激光雷达正在迅速获得人们的关注,并被广泛用于ADAS和自动驾驶汽车传感系统,但该技术有多种实现方法。本文介绍了这些方法以及相干激光雷达检测的相对优势。

光探测和测距(激光雷达)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与无线电探测和测距(雷达)几乎同时出现。然而,直到20世纪60年代激光器出现后,该技术才得以展示,后来,光通信的发展推动了激光器和光调制技术的重大进步。

2008年,第一个商用激光雷达系统(最初称为“光学雷达”)在沃尔沃的乘用车上首次亮相。这项开创性的技术为首批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之一提供动力,使车辆能够自动采取制动措施,防止或减轻追尾事故。

高分辨率激光雷达早在15年前就已问世(随后被雷达取代,成为AEB的廉价替代品),此后迅速发展成为自动驾驶汽车计划的关键高分辨率传感器,并催生了多家资金雄厚的创新型初创公司。这项技术提供了更远的距离、出色的分辨率和车辆周围环境的实时3D可视化,如今已日趋成熟,不仅成为了一种用于自动驾驶的重要的传感器模式,还可用于补充乘用车和商用车队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激光雷达传感器发射红外光谱中的光子来检测和创建周围环境的3D图像。事实证明,它们在汽车应用中非常受欢迎。与雷达相比,激光雷达的主要优势在于其所使用的光波长非常短,因此可以进行精确的测量。此外,与摄像头相比,激光雷达可以在任何光照条件下工作,并且检测范围更大。激光雷达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数据可视为一种“点云”(见1)。

图1:激光雷达“点云”示例。

在开发激光雷达系统时,有很多事情需要考虑,例如使用什么波长、扫描方法以及如何处理干扰。然而,最大的系统决策是如何以最佳方式检测返回的光子。主要有两种方法,即直接检测和相干检测。

直接检测

在直接检测系统中,发射的激光脉冲会有效地启动计时器。当接收到激光脉冲的回波时,计时器停止,并根据经过的时间计算距离。见2

图2:由于光速(c)恒定,因此到目标的距离为Δtc/2,其中Δt是光子发射开始到光子接收前沿之间的时间。

对于最远约50m的距离,不需要使用高质量的可调谐单模激光器(因为它只是一种在短时间内压缩大量光子的光源)或调制,从而简化了驱动电路。也不需要精密光学器件来补偿波前畸变。

为什么距离短?随着照射面积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大,返回功率也会减小(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注意,计算公式为:返回功率约等于发射功率×(目标面积/照射面积)×(接收面积/(π×距离2))。损失是无法避免的,因此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是发射更大的功率或提高接收器的灵敏度。

但是,可用的激光功率是有限的。强烈的近红外(IR)光(800至1400ηm)会损害人的视力。在ADAS或自动驾驶汽车应用中,单纯提高近红外光的发射功率会对其他道路使用者和行人造成危险。

至于提高接收器灵敏度,可以使用面积更大的接收透镜来增加光子收集量。此外,还可以使用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具有本征增益的光电二极管),不过它们往往价格昂贵、易碎、体积小(使系统光学更加复杂),并且只能提供高达约15倍的增益,否则自生噪声将成为问题。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如盖革模式雪崩光电探测器(GMAPD)​​和单光子雪崩探测器(SPAD)在直接检测激光雷达系统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但在多雪、多尘或多雾的环境中效果不佳。

此外,所有检测系统都需要某种形式的抗干扰措施。无论是雷达还是激光雷达,系统都需要知道其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无论是脉冲无线电波还是光子)来自其发射器。干扰问题在脉冲汽车雷达的早期就已出现。一旦许多汽车都配备雷达,相互干扰就成了问题。最流行的解决方案是改用相干检测技术,对于雷达系统来说,主要是调频连续波(FMCW,见下文)。

直接检测激光雷达的另一个局限是它不能直接测量每个点的速度,而必须通过确定距离随时间的变化来计算(即比较多个后续帧),这可能会影响系统的响应速度。

相干检测和FMCW

这涉及将入射光与透射光样本混合,这样做有两个主要好处。首先,可以通过建设性干涉(即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相乘)实现光子增益的无噪声放大,从而使系统能够使用极低功率的激光器实现出色的灵敏度。其次,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混合使激光雷达系统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因为波长不完全相同的光(如阳光或来自相邻激光雷达系统的光)会被忽略。

有多种方法可实现相干检测激光雷达系统,但最流行的是调频连续波(FMCW)调制。3显示了一个简化示例。

图3:激光器的工作波长在1550ηm左右,调制频率为几百兆赫(例如从1550.002到1550ηm)。发射信号(和反射信号)约为200THz。当光混合后,光电二极管得到两个信号的和与差。光电二极管的带宽有限,不会对约400THz的和做出响应,只能检测几百兆赫的差信号。

实际上,激光器在频率上下扫频,以产生锯齿状轮廓(频率与时间的关系),由此即可推导出距离和速度;关于后者,可以参考多普勒效应。4显示了光学元件的更详细概览。

图4:FMCW激光雷达系统的主要光学元件。

尽管FMCW激光雷达比直接检测系统复杂,但其优点也很多。例如,如前所述,返回信号乘以从发射源(4中的本地振荡器LO)采集的样本。由于激光雷达的路径损耗很高,即使只有LO的百分之几,也会比返回信号大得多。信号的放大量非常大,但仅限于波长完全相同的信号,因此光子效率很高。

例如,用小于200mW的激光功率就能实现约300m范围的FMCW激光雷达系统。而类似的直接检测系统需要1000倍的峰值功率才能达到相同的范围。值得注意的是,FMCW是其他领域激光雷达的核心;例如,范围可达数千米的光学测高仪,以及范围超过500m的用于风特性测量的激光多普勒激光雷达。

相干激光雷达的另一个优点是信号链的带宽相当低。如果我们考虑3中的波长(激光从1550.002扫描到1550ηm),光电二极管的带宽可限制在几百兆赫。直接检测系统需要尽可能宽的带宽(通常超过2GHz),以便分辨接收脉冲的前沿。

可以理解的是,较窄的带宽允许在光电二极管上使用噪声较低的跨阻抗放大器,并使用速度较慢的模数转换器(ADC)。

最后,相干检测可提供每点速度信息。每点速度的好处是,它是一个额外的上下文指标,后续感知系统在解释激光雷达(和其他传感器)数据时可以使用它,从而有可能实现更明智的决策。

因此,相干检测的各种好处都很重要,但相干激光雷达并非没有挑战。

激光器必须能够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保持相位完整性,使其光线能够到达最远的目标并从那里返回。如果激光器的相位在传输时间内发生很大变化,相干性就会丧失,从而导致测距模糊。此外,还必须对它进行频率调制(在FMCW的情况下)。大多数二极管激光器都无法胜任这项任务,但商业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许多可以胜任的半导体可调谐激光器。

此外,并非每种扫描装置都与相干检测兼容。接收器需要观察每个光点足够长的时间,以便使光线到达最远的目标并从那里返回,因为需要将返回信号与发射信号混合。例如,在300m的范围内,扫描装置需要保持静止至少2µs的时间,但许多连续移动的扫描装置无法做到这一点。

最后,必须注意的是,相干激光雷达的信号处理任务比直接检测要大得多。幸运的是,半导体制造商已经推出了功能强大的片上系统(SoC),这些产品将数据转换器、微控制器和带有FFT加速器的DSP集成在一起,可以满足这些信号处理需求:indie Semiconductor公司的iND83301 Surya激光雷达SoC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总结

不同的激光雷达应用受益于不同的设计方法。如前所述,在航空地面勘测等需要极远距离、激光雷达系统相互干扰风险小或不会伤害人眼的应用中,大功率脉冲直接检测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

然而,对于ADAS和自动驾驶地面车辆等应用来说,如果需要小于1km的检测距离,并且很有可能部署了其他潜在干扰的激光雷达系统,那么相干检测(尤其是FMCW)就具有多种优势。这些优势包括抗干扰(包括太阳光干扰)、高信噪比(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非常重要)、本地高精度速度检测(为感知系统提供额外信息)和易于系统改装。出于这些原因,相干激光雷达检测正逐渐被考虑用于多种用途,尤其是下一代汽车传感。

Chet Babla是indie Semiconductor公司的战略营销高级副总裁,负责扩大公司的Tier 1和汽车OEM客户群,并支持产品路线图开发。他拥有超过25年的行业经验,职业生涯始于模拟芯片设计师,最近担任Arm汽车业务副总裁,领导团队专注于提供汽车应用所需的处理技术,包括动力总成、数字驾驶舱、ADAS和自动驾驶。在加入Arm之前,Chet Babla在半导体行业担任过多个高级职位,还曾就ICT贸易和投资战略为英国政府提供建议。他拥有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电气电子工程一等学位,并完成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高管领导力课程。

(原文刊登于EE Times姊妹网站Embedded,参考链接:Why coherent lidar is gaining traction in ADAS and automotive sensing,由Franklin Zhao编译。)

本文为《电子工程专辑》2024年7月刊杂志文章,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免费杂志订阅申请点击这里

责编:Franklin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
前空翻对人类而言已属高难度动作,对机器人更是挑战重重。前空翻动作比奔跑更能展现这款机器人的本体硬件潜力和算法团队的实力;相比后空翻,前空翻需要更高的动态平衡能力、瞬间加速度控制以及精准的落地姿态调整……
该芯片的诞生,标志着在理解和绘制复杂神经网络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有望为神经科学研究、人工智能发展以及心理健康研究等多个领域带来深远影响。
龚诚表示,“该技术体现了光电融合的巨大优势,是微波光子学领域的新尝试。利用该技术,未来我们可以用光来实现对任意电磁波(微波、太赫兹、红外等)的高速探测、调制甚至计算。”
无创血糖检测的难点在于无创葡萄糖传感器的研发,通过无创葡萄糖传感器来进行非侵入式的人体血糖检测。目前来说,按检测方式划分,无创葡萄糖传感器主要有光学传感器和电化学传感器两种……
苹果的这项专利展示了其在屏下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尤其是在iPhone和MacBook设备上。对于iPhone而言,这项技术有望彻底消除刘海设计,使得设备拥有更加简洁和一体化的外观。
该款机器人其实是深圳创业公司众擎机器人推出的人形机器人SE01,被网友称为“走路最像人的机器人”。为什么许多人形机器人走路时总是微微弯着膝盖,看起来有些别扭?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形机器人的膝盖是用电机来控制的……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图1 采用自上而下方法实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编者荐语特征提取是计算机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01摘要近年来,电子控制单元(ECU)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便利功能,而是将多种功能整合为一体。因此,ECU 拥有比以往更多的功能和外部接口,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也
DeepSeek的崛起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一场从“机器语言”到“人类语言”的范式革命,推动了AGI时代到来。各个行业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为企业数字化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不同企业在落地
市值一夜蒸发2900亿”作者|王磊编辑|秦章勇特斯拉陷入一个怪圈。马斯克的权力越来越大,但特斯拉的股价却跌得越来越惨。就在昨天,特斯拉股价又下跌了4.43%,一天之内蒸发4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5
回顾2024年,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并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展望2025年,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解读产业格局,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行家说三代半与行家极光奖联合策划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得到有效抑制,而只对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差分电路的电路构型    上图是差分电路。    目标处理电压:是采集处理电压,比如在系统中像母线电压的采集处理,
从上表可知,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40强PCB企业总营收约416.7亿美元,同比增长7.6%。其中,营收排名第一位的是臻鼎科技(36.05亿美元),排名第2~5位的分别是欣兴电子(26.85亿美元)、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来源: 逍遥设计自动化申
如果说华为代表了国产手机芯片的最高水平,那么紫光展锐无疑就是国产中低端芯片最大的依持了。3月3日,巴塞罗那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紫光展锐正式发布手机芯片T8300。据了解,T8300采用的是6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