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PCB产业的衰退与全球产业转移和技术发展紧密相关。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集中,目前欧洲的PCB制造工厂数量已不足180家,而对中国制造的PCB依赖却在不断增加。

根据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IPC)一份关于欧盟工业政策的的最新研究显示,欧洲印刷电路板(PCB)行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正经历显著下滑。这一趋势在过去20年间尤为明显,与20世纪90年代欧洲PCB产业的辉煌时期相比,当前欧盟的PCB产值约为20亿美元,产量仅占全球的2%,远低于此前20-30%的全球占比。

高度依赖中国

PCB行业是全球电子元件细分产业中产值占比最大的产业,美洲、欧洲、日本三大地区起步早,2000年以前占据全球PCB生产70%以上的产值。但近20年来,凭借亚洲尤其是中国在劳动力、资源、政策、产业聚集等方面的优势,全球电子制造业产能向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等亚洲地区转移,中国大陆自2006年开始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

欧洲PCB产业的衰退与全球产业转移和技术发展紧密相关。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集中,目前欧洲的PCB制造工厂数量已不足180家,而对中国制造的PCB依赖却在不断增加。

中国大陆PCB产值占全球PCB总产值的比例,已由2000年的8.10%上升至2021年的54.60%,PCB的产量和产值均居世界第一。根据Prismark此前的预测,未来亚洲将继续主导全球PCB市场的发展,而中国的核心地位更加稳固,中国大陆PCB行业预计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30%,至2026年总产值将达到546.05亿美元。

事实上,欧洲所有进口的PCB中有高达65%来自中国。这一比例不仅凸显了中国在全球电子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也反映了欧洲在该领域的外包趋势。中国PCB制造商在产量上占据优势,并在专业化、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方面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欧洲PCB产业的挑战与未来

 “欧盟仅占全球PCB产量的2.3%和电子组装的11.5%。振兴和发展这些领域对于建立强大的欧洲电子制造生态系统至关重要,以推进双重转型,促进欧洲创新。”IPC在报告中写道。

IPC的报告强调,为了保持竞争力,欧洲需要专注于高价值、高复杂性、高要求的PCB产品,这些产品对交付速度、可靠性和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

面对挑战,欧洲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大本土PCB产业的投资力度,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也在积极寻求多元化的供应链战略,以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这些努力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弹性的电子产业链,既能保障欧洲电子产业的健康发展,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和多样化的产品选择。

结语

虽然欧洲所有进口PCB中有65%来自中国,体现了中欧在该领域内的深度合作,但同时也提醒着欧洲需要关注供应链的多元化与本土产业的发展。

未来,随着全球电子产业的不断演进和技术革新的加速,中欧之间的PCB贸易合作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如何在合作与自主之间找到平衡,将是欧洲乃至全球电子产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责编:Luffy
  • PCB生产时污染还是大,所以进口才是上策。
您可能感兴趣
电流检测电阻通常被称为电流分流器,可以用来准确检测负载中的电流。这些分流电阻与负载串联,电阻上产生的电压与流过它的电流成正比。但在大电流应用中,检测电阻的体积通常将会很大,并以发热的形式耗散大量功率。在这些设计场景中,利用印刷电路板上现成的覆铜迹线来检测电流,可能是一种不错的解决方案。
对于任何批量生产的产品来说,原型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产品开发过程中创建和使用原型时,设计团队往往面临诸多选择和权衡。借助完善的仿真工具,可准确预测原型设计及PCB布设和装配后的性能状况,包括信号完整性、电磁兼容性或I/O布线的任何可能性变化;再借助专业公司的设计经验,即可顺利地将产品创意变成现实。
随着PCB设计向着高速度和高密度的发展,工程师面临的挑战也不断增加。设计人员必须对电路板上的信号和电源有更深的理解才能使PCB在布局布线以及层叠结构等核心设计上达到要求。虽然公司可能有专门的信号完整性(SI)和电源完整性(PI)部门做相关的分析,但是SI/PI专家常用mV、Ω和Amps等专业术语,而设计工程师则用mils、长度和间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产生了沟通不顺畅而导致的低效率问题。
芯片行业图像处理炙手可热,边缘检测或许的唯一解决方案,权衡效率和成本,将成为最优解。
Altair近日发布最新的仿真解决方案Simulation 2022,该解决方案侧重于新一代通信互连、电路板和电子设计以及建筑、工程和营建(AEC) 等功能;此次发布还涵盖对 Altair 传统解决方案的大量更新,旨在扩展、增强和进一步专业化 Altair 的综合仿真工具。
​​​​​​​散热一直是数码电子产品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特别是手机处理器频率越来越高,处理速度越来越快,使得设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各处理器的散热问题。这方面,小米进行了创新,推出了环形冷泵散热技术,把电池、相机模组或其他可变形设计的组件做成圆形或者凹凸型,把散热系统设计成环形,围绕这些元器件进行循环散热,实验效果很好。有望在2022年的MIX4机型上首发。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小米宣布全球首发光学预研技术——小米模块光学系统,同时发布官方宣传视频。简单来说,该系统是一个磁吸式可拆卸镜头,采用定制M4/3传感器+全非球面镜组,带来完整一亿像素,等效35mm焦段,配备f/1.4
2025年,智能驾驶技术迎来了全民普及的曙光。昨晚,吉利汽车在一场盛大的AI智能科技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加入比亚迪和长安汽车行列,成为自主车企中第三个普及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企业。发布会的核心亮点在于吉利
倒计时1天,『2025年行家说开年盛会(第8届)取势行远·LED显示屏及MLED产业链2025年蓝图峰会』明天正式启幕。本届开年盛会特设「2025年产品/技术/市场蓝图计划」、「COB」、「MiP及玻
‍‍据“龙岩发布”3月5日消息,蓝天LED显示屏产业链生产项目一期装修已完成50%,预计3月底可完工,4月初试投产。加入LED显示行业群,请加VX:hangjia188图源:龙岩发布据介绍,蓝天LED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图1 采用自上而下方法实
数据民主化终极拷问:借助大模型问数,究竟能不能实现灵活、准确、深入的数据洞察?“华东区会员复购率是多少?”——业务提需求3天,IT排期2周,口径对齐5轮。“为什么A产品毛利异常?”——指标定义模糊,数
市值一夜蒸发2900亿”作者|王磊编辑|秦章勇特斯拉陷入一个怪圈。马斯克的权力越来越大,但特斯拉的股价却跌得越来越惨。就在昨天,特斯拉股价又下跌了4.43%,一天之内蒸发4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5
回顾2024年,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并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展望2025年,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解读产业格局,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行家说三代半与行家极光奖联合策划
据报道,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西班牙巴塞隆纳的全球发表会上表示,小米汽车计划于2027年进军海外市场。小米的立足之本在于深耕本土市场,作为一家中国车企,唯有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方能谈及海外扩张。因此,小
 点击上方蓝字➞右上「· · ·」设为星标➞更新不错过★2025 年 3 月 12 日至 14 日  连续 3 晚 19:00 - 20:30德州仪器电力全开 为您带来 “高效 DC-DC 转换器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