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或将投入约60亿元人民币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上汽、卫蓝新能源和吉利共六家企业或获得政府基础研发支持。

全固态电池与液态锂电池相比,具有潜在的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低成本等优势,被国际普遍认为是下一代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发展大势,目前各国均加大投入攻关该颠覆性技术。

(来源:Murata)

据国盛证券预测,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量为17.3GWh,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量有望超200GWh的市场规模,2025年至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达65.8%。

6家企业获得政府基础研发支持

5月29日,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或将投入约60亿元人民币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上汽、卫蓝新能源和吉利共六家企业或获得政府基础研发支持。

《中国日报》引述多名知情人士说,此项行业内史无前例的项目由政府相关部委牵头实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开展研发。据报道,该项目经过严格筛选后,最后具体分为七大项目,聚焦聚合物和硫化物等不同技术路线。

《中国日报》引述未具名的行业学者分析,比起数十亿元的基础研发投资本身,该项目将促进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加码投入全固态电池研发,引发“鲶鱼”效应,或带动万亿元级别的市场,为全球绿色转型和世界范围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针对这则报道,有前述六家获支持的主机厂内部人士表示,其所在的公司在上述项目“答辩环节排名第一”。另有一家“入围”的产业链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我们之前确实听说过这一项目,但并不掌握具体信息。” 

产业化还需要5年

固态电池可分为半固态、准固态、全固态三种类型,区别在于所包含的液体电解质质量。其中,半固态电池的液体电解质质量百分比小于10%,准固态电池液体电解质质量百分比小于5%,而全固态不含有任何液体电解质,其电解质材料为固态。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全固态电池主要处于研发和试制阶段。从液态电池到固态电池,首先会面临电解质材料的变更,进而带来工艺上的转变。

目前固态电池有三大主流技术路线,包括聚合物固态电池、氧化物固态电池和硫化物固态电池。

(来源:Murata)

材料技术、制备技术不够成熟、生产成本过高,成为制约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主要因素。行业普遍认为,全固态电池距离大规模产业化至少还需5年时间。正因如此,半固态电池成为公认的更利于产业化的技术路线。

据介绍,目前日韩和欧美等海外企业更倾向于硫化物技术路线,致力于全固态电池的开发,产业化进程相对缓慢;而国内企业多数选择氧化物技术路线,研发的产品多为半固态电池。

东方证券研报指出,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全面优化,产业链存在较多潜在机会。电解质为固态电池关键创新点;正负极材料向高性能方向迭代,打开高镍三元、硅基负极乃至锂金属负极的应用空间;封装多采用软包路线,铝塑膜需求有望提升。

海内外企业不断实现技术突破

今年以来,中国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宁德时代|蔚来、长安、比亚迪、吉利、上汽、广汽、长城、岚图、赛力斯等多家企业竞相宣布全固态电池研发动态和量产时间表。

广汽埃安电池研发部负责人李进在发布会上介绍,广汽集团凭借第三代海绵硅负极技术和高面容量固态正极技术,实现了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以上,较当前量产的液态锂离子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52%以上,质量能量密度提升50%以上,实现超1000公里续航,此外,全固态电池的单体容量已经突破30Ah。广汽埃安目标在2026年完成全固态电池开发,并首先搭载于昊铂车型。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在4月28日的CIBF2024先进电池前沿技术研讨会上表示,公司的全固态电池研发目前处于技术和制造成熟度评分为4的水平。此外宁德时代计划到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的小批量生产。

欣旺达表示,已经完成了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以上的全固态电池研发,计划2026年实现量产,预计产能达1Gwh。这也是该企业首次对外公布全固态电池进展。

国轩高科也在本月发布全固态电池技术,并透露保守预计2027年将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上车实验,2030年实现量产。

上汽集团上周宣布,将于2026年量产全固态电池。

海外方面,各国也都在积极布局固态电池产业,并推出相应的鼓励政策。

美国由能源部出资,初创公司主导研发,并与众多车企达成合作,目标在2030年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

日本打造传统车企和电池企业共同研发体系,代表厂商包括丰田、松下、日产等企业,力争2030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能量密度目标500Wh/kg。

韩国政府提供税收抵免支持固态电池研发,叠加动力电池巨头联合推进,领先厂商包括三星SDI、LG、SKI等企业,目标于2025-2028年开发出能量密度400Wh/kg的商用技术,2030年完成装车。

欧洲中,德国研发力度最大,奔驰和宝马正在积极联合企业或自研固态电池,奔驰计划在2025年后将固态电池技术整合到奔驰旗下的多款纯电动车型中,同时在未来5年内实现批量生产。宝马计划在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突破性进展并随后实现量产。

南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先前表示,固态电池是目前各国竞相研发的重点,一旦产业化,就会改变现有的电动汽车产业格局,开辟电动航空等新兴市场

责编:Luffy
您可能感兴趣
太倒霉了,把儿童手表的充电线,接到了骨传导耳机上,当下耳机就被烧了!是手表充电线电流过大导致的损坏?还是正负极反接造成的?
新标准的实施将产生五大方面积极效果:一是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二是减少交通事故风险;三是有效防范非法改装;四是提升车辆整体安全性能;五是更好满足消费者日常使用需求。
尽管2024年韩国展现出了强劲的出口表现,但2025年其出口形势可能会有所逆转。这主要受限于韩国政治形势对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影响,以及美国对华提升关税和中国同业者的竞争。
今年第三季度韩国三大动力电池制造商在全球市场的市占率环比下降了2.7个百分点,降至23.4%。这一数据表明韩系动力电池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有所下降。
本文整理分析了30家本土上市半导体公司2024三季度财报数据,结合第三季部分企业的重点新闻,让读者了解目前本土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现状及企业布局。
听说北通阿修罗2 Pro+星闪版手柄玩《黑神话:悟空》很流畅。它能够实现如此高的回报率是用的哪颗芯片?它的体感操控技术又是靠哪颗芯片实现的?小编好奇地把它拆开来看了看……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3 月 5 日,据中国经济网报道,近日有传言毛京波即将卸任莲花中国总裁,调整至海外市场。莲花汽车内部人士证实了此事:“毛总(毛京波)已经有几天没有出现在办
插播:历时数月深度调研,9大系统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决策到产品方向、项目资源的全维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又一地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图1 采用自上而下方法实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01摘要近年来,电子控制单元(ECU)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便利功能,而是将多种功能整合为一体。因此,ECU 拥有比以往更多的功能和外部接口,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也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得到有效抑制,而只对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差分电路的电路构型    上图是差分电路。    目标处理电压:是采集处理电压,比如在系统中像母线电压的采集处理,
国际电子商情讯,昨日(3月3日)晚间,TCL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以115.62亿元收购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A股市场又一起百亿并购2025年
从上表可知,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40强PCB企业总营收约416.7亿美元,同比增长7.6%。其中,营收排名第一位的是臻鼎科技(36.05亿美元),排名第2~5位的分别是欣兴电子(26.85亿美元)、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来源: 逍遥设计自动化申
2025年3月11-13日,亚洲激光、光学、光电行业年度盛会的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3号入口厅N1-N5,E7-E4馆盛大召开。本次瑞淀光学展示方案有:■ MicroOLED/Min
在3月4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发布消息称,将于4月13日举行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赛,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将同期举行。会上表示,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