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晚间,紫光国微(002049.SZ)如期发布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65亿元,同比增长6.26%;归母净利润25.31亿元,同比略降3.84%;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17.72亿元,同比增长2.63%;净资产116.54亿元,同比增长20.11%。主营业务方面,智能安全芯片业务营收28.42亿元,同比增长36.67%,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超200%。
出色的年报“成绩单”表明,2023年,尽管受到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全球贸易摩擦、行业需求复苏不及预期、下游客户需求下滑明显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紫光国微仍然凭借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前瞻性的产业布局和一系列企业管理措施的调整,在生产经营、资金管理、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企业经营韧性和综合实力得到不断增强。
承压发展,稳健前行
2023年全球半导体产业持续低迷是不争的事实。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总计5268亿美元,相对2022年的历史高点下滑8.2%。
但从国内来看,在庞大的内需市场带动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继续保持了稳定发展态势。综合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来看,2023年全国集成电路产量3514亿块,同比增长6.9%;从IC设计产业销售情况来看,2023年中国全行业销售为5774亿元,相比2022年增长8%。
面对复杂的外部形势和严峻的市场环境,作为聚焦特种集成电路、智能安全芯片,并涵盖石英晶体频率器件等业务的国内综合性半导体领军企业,紫光国微一方面保持战略定力、稳中求进,多措并举应对市场挑战,实现了经营业绩的总体稳定。另一方面,持续加大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投入,不断提升运营效率、管理效能,综合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为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年报显示,报告期内,紫光国微全年研发投入16.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68%,占营业收入比例21.58%,全年共授权各类专利149项。目前,公司研发人员占比60%,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48%,拥有科学的管理体制和人才激励机制,是以持续的科研创新促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
得益于此,紫光国微不但在研发能力、核心技术、供应链锻造和客户资源等方面积累形成了先发性、体系化的竞争优势,还在多个细分领域实现了身位领先。比如,公司是国内特种集成电路的重要供应商之一,用户遍及各相关领域。在智能安全芯片和高可靠集成电路领域,紫光国微是国内最早从事相关设计研发的企业之一,SIM卡芯片业务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在金融IC卡芯片、新一代交通卡芯片、以及身份证读头、POS机SE芯片等品类,也做到了国内领先。
在新紫光的加持下,紫光国微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更是得到显著增强。2023年,紫光国微除了再次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考评A级评价,并揽获“第五届新财富最佳上市公司”、“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天马奖”、“全景投资者关系金奖-杰出IR团队”等多个上市公司奖项外,旗下产业亦捷报频传,包括再获中国芯“优秀技术创新产品”奖,并在汽车电子、5G等应用领域收获诸多荣誉。近期,在AspenCore发布的“2024中国IC设计Fabless100排行榜”中,紫光国微位列第一。
核心业务发展动能澎湃
了解紫光国微的人士应该都比较清楚,二十多年的深耕细作,已经让公司的芯片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金融、汽车、工业、政务、物联网等领域。在新紫光集团大研发、大制造、大市场“三大”战略引领下,紫光国微正聚焦战略性、前沿性领域,持续强化技术研发创新,不断取得突破。
牢牢抓住核心主业“牛鼻子”
特种集成电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及稳定性的特点,对产品工作温度、电路设计功能、工艺要求等都有更高标准,是现代特种装备智能化、小型化的关键部件。同时在系统控制、信息化等需要更高技术、高精密的装备领域,特种集成电路也是制约产品更迭的短板,因此市场准入具有很高的壁垒,产品价格也更高。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测算,到2025年我国特种电子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0亿元。
而相比其他公司单独向客户提供产品,紫光国微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身份更具优势,其特种集成电路产品种类相当丰富,包括微处理器、可编程器件、存储器、网络及接口、模拟器件、ASIC/SoPC等多个系列,品类超过600余个,可同时为用户提供ASIC/SOC设计开发服务以及国产化系统芯片级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系统控制以及信息化等高端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出台相关产业政策积极支持特种集成电路的国产化进程,特种集成电路正迎来黄金发展期,身在其中的紫光国微,也将收获红利。
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FPGA产品继续在行业市场内保持领先地位,用户范围不断扩大,新一代更高性能产品得到部分核心客户认可,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在特种存储器方面,公司继续保持着国内系列最全、技术最先进的领先地位,新开发的特种Nand Flash已推向市场,特种新型存储器已完成研制。网络及接口产品紧跟客户需求,持续升级现有系列产品,推出三类新产品,成为行业内门类覆盖最广的公司之一。
以特种SoPC平台产品为代表的系统级芯片得到用户广泛认可,第四代产品已完成前期方案推广,在多个领域得以应用。新拓展的RF-SOC产品也已通过核心客户验证,可满足特定领域应用需求。通用MCU、图像AI智能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专用处理器系列产品已完成研发并在推广中获得用户选用,中高端MCU、视频处理芯片等产品研制进展顺利,将很快进入该产品系列。
在模拟产品领域,紫光国微在模数转换器、隔离器件、高性能时钟、开关电源、线性电源、监控电路、防护器件等七个方向均完成大量新产品研发工作,多项产品指标国内领先。同时,紫光国微还新布局了多个模拟产品方向,待形成完备的模拟产品体系后,即可提供特种行业最全面的整体解决方案。
积极打造业绩增长第二曲线
大力推进汽车电子等高可靠芯片业务,积极打造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是紫光国微智能安全芯片业务在报告期内的新亮点。众所周知,以SIM卡芯片、金融IC卡芯片、电子证照芯片等为代表的智能卡安全芯片和以POS机安全芯片、非接触读写器芯片等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安全芯片,是紫光国微智能安全芯片业务的两大支柱。
2023年度,除了持续深耕电信SIM卡市场,积极推进金融支付产品项目落地外,紫光国微车规级SE在数字钥匙、T-BOX等领域的应用获得了市场认可,导入了数十家主机厂和Tier1,并实现量产装车;加入WPC(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成为MCSP服务商,为车载无线充电设备提供可信鉴权。此外,公司还完成了国内首个基于R52+内核MCU的权威功能安全认证,并建立起符合汽车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级别的车规级产品开发和管理流程体系。
持续加强小型化、高频化、高精度产品及产业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则是2023年紫光国微晶体业务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尤其是伴随着TSX Crystal、SMD1612 OSC超小尺寸振荡器等产品的研发成功,基于Q-MEMS的OSC差分超高基频产品实现量产,以及“5G通信模块用高基频石英晶体振荡器”产业化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旗下开展该业务的国芯晶源也被成功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河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并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河北省科学技术合作奖、河北省首届专利奖、河北省政府质量奖等荣誉。
提质增效,深度优化经营管理
为了进一步聚焦核心主业、清理低效资产、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管理效率,为今后的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紫光国微还在报告期内对公司业务体系、管理体系进行了梳理调整,四大具体措施包括:
- 对紫光青藤、紫光芯能、紫光安芯三家业务公司股权进行调整,聚焦重点业务方向,支撑长期发展;
- 对无锡紫光微电子等非核心业务进行清理,转让唐山晶源电子闲置土地、厂房等,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产,降低管理成本;
- 明确管理总部的职责定位,强化其战略规划、服务赋能、风险管控等职能,公司整体运营能力与专业水准进一步提升。
- 新设无锡紫光集电、成都国微物业,支持核心业务、重要资产的发展和管理需求。
据年报披露的发展规划,2024年,紫光国微将不断优化业务及管理体系,推动全年经营目标达成。一方面做好产品、做强技术、做大市场、做优服务,协调资源推动核心业务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围绕“战略运营、资本市场、财务赋能、合规治理”等重点工作,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保障高质量持续发展。
做以终为始的长期主义者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新技术、新应用爆发的一年。以大语言模型、人机接口、AI芯片为代表的多项智能技术催生了大量新机遇、新挑战,吹响了产业革新的号角,驱动着数字经济迈入智能发展的新纪元,给半导体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刚刚过去的2023年也是我国全面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一年。面对庞大的市场和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只有抓住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从开始的个位数企业,寥寥数千万元销售收入,以简单的跟随模仿为主,成长为今天拥有3000多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5000亿元的企业群体,自主研发创新硕果累累,就是最好的例证。
刚刚过去的2023年还是“新质生产力”迸发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和数字经济的基石,集成电路毫无疑问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但另一方面,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又面临着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行业竞争愈加激烈、高端芯片突破尚待时日等众多突出问题。如何能够顺利穿越半导体行业周期?如何围绕应用创新?如何构建全产业链能力?是包括紫光国微在内的中国集成电路从业者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为此,紫光国微也在报告中分析指出,为实现各项经营目标实现,在战略运营方面,公司将做好研究分析工作,聚焦经营目标,加强市场、财务等内外数据分析,提升经营决策能力;在此基础上,聚焦战略市场,进一步加强行业、领域的规划能力,支撑上市公司长期发展。
在资本市场方面,继续推动股权激励为核心的综合激励体系建设;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探索外延式发展的机会;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不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及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和获得感。
结语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紫光战略规划的支持下,通过与“新紫光体系”内外相关企业开展业务协作、资源整合,紫光国微不但能够在技术创新突破、产业链协作和人才成熟度方面继续加速,也能够在产品持续性、流程完整性和质量可靠性方面继续沉淀积累,助力客户提升差异化竞争力的同时,也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不断书写“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