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印度政府多次违规打压中国手机厂商,更是一次次提出不合理要求,追缴税款、扣押资产、冻结银行账户等各种肆意处罚不一而足。然而,近日印度政府又再次提出“三个”基本条件,以此作为中国智能手机产品在印销售的前提。
根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印度政府要求vivo、OPPO等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做出三项“重要改变”,以促使其在印度的分销结构本地化:一是需要聘用印度人作为当地公司的管理层;二是需要由当地人主导的经销商作为主要销售渠道;三是需要与印度本地公司合作生产。
图源:小米印度官网
从最近几年印度政府的各种动作来看,其无非是希望在架空中国手机厂商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手机产业链在印度本土化转移,最终将完全抛弃、踢开中资企业。可以说,竹篮打水一场空,就是中资企业在印度投资最真实的写照。那么,中国企业应该放弃印度市场吗?
为印度手机产业“做嫁衣裳”
2014年,中国手机进入印度市场,正好十年之期。而此前,印度的手机制造业相当薄弱,其本土手机品牌甚至交给深圳的手机代工厂生产,然后成品打包运往印度销售,可以说没有任何产业链基础。
2015年小米在印度开设第一家工厂,ViVO随后在印度租用工厂实现本地化生产,2016年OPPO在印度投资约15亿元建厂。随着多家中国手机厂商陆续进入印度投资建厂,逐渐把产业链带至印度。
中国手机厂商原本以为印度是“第二个中国市场”,不仅可以作为中国手机产业的下沉市场,而且还可以印度为基地,将印度制造的手机销售至非洲、中东等地。
也是这短短数年时间,印度受益匪浅,不仅为印度的消费者提供了质优价廉的智能手机,繁荣了印度手机市场,而且还为印度培育了一批技术工人,构建了相对完整的手机产业链,更将印度制造推上一个台阶。
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在2023年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从2014年开始,不到十年的时间,印度从中国的手机进口量已经从1.8亿部骤降到219万部,并且印度手机自产自销的比例,也从一开始的19%增长到了现在的98%,甚至有消息称,已不需从中国进口手机了。根据Canalys最新公布的数据, 2023年印度全年总出货量为1.486亿部,略微下降2%。
除了实现本土自给之外,印度还开始对外出口手机。有数据显示,2014-2022年印度向外出口了超过20亿部的整机。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国务部长拉吉夫·钱德拉塞卡还曾放出豪言表示,2024年手机就会成为印度出口的十大类别之一。
与此同时,印度已经实现了100%的主板本土化制造,约70%的充电器和耳机通过当地合作伙伴采购,95%的电池是本地采购。
正是在中国企业帮助印度搭建起完整的手机产业链之后,苹果才于2019年推动富士康进入印度设厂,进一步加快了产业链向印度转移。印度政府消息人士曾透露,iPhone制造商苹果公司计划在未来4-5年内将印度的生产规模扩大五倍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曾有消息称,印度制造的iPhone15返销中国市场。如果消息属实,这又间接推动了印度制造开始与中国制造直接竞争了。
可以预见,在中美贸易争端的大背景下,印度在国际上左右逢源,不仅承接了由中国手机厂商带来的产业链,未来还将与中国竞争海外市场。
对中国手机厂商刁难不断
尽管中国手机厂商在推动印度手机制造上付出良多,但并未获得相应回报。特别自2020年中印发生边境冲突后,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度的整体发展形势急转而下,各种不合理的要求、肆意打压接踵而来。
2020年3月,印度推出所谓的“对华产业替代”,直接明了地表达了其希望能够取代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的雄心。但这个雄心是从对中国手机厂商“卸磨杀驴”开始的。
2020年4月,印度工业和国内贸易促进部发布了对来自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的新政策。其中,中国手机厂商成为“主要目标”,被持续打压。
2022年1月,印度财政部在印度政府新闻局发表声明称,印度税收情报局已向小米科技印度有限公司发出通知,要求小米印度公司补缴2017年4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之间遗漏65.3亿印度卢比(约合5.60亿元人民币)税款。
2022年2月,印度税务部门以涉嫌偷税漏税为由,对华为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古尔冈及第三大城市班加罗尔的多处办公室进行突击搜查。搜查人员不仅查看了公司的财务文件、账簿、公司记录、华为的印度业务和海外交易资料,还带走了部分文件。
2022年4月,印度政府通过了《特许会计师、成本和工程会计师及公司秘书(修订)法案》。这被视为进一步打击中国在印度的投资。在该法案通过之后,中国手机厂商遭到了印度的多次调查。其中,vivo因被指涉嫌“洗钱”被冻结119个银行账户,总金额达46.5亿卢比(约合人民币3.86亿元),要解封还得向银行提供95亿卢比(约合8.01亿元人民币)的担保。OPPO也被指存在逃避关税439亿卢比(约合人民币37.18亿元)。
2023年6月,印度执法局发布文件称,因小米涉嫌违反该国《外汇管理法》(FEMA),“向外国实体非法转移资金”,扣押小米共555.1亿卢比资金(约6.8亿美元),近50亿元人民币。
同月,印度政府还被曝对小米、OPPO、Realme和Vivo等提出多项要求,包括任命印度籍人士担任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首席财务官和首席技术官等关键职位。
《经济时报》3月8日报道还提到,由于印度政府拒绝签发新签证,许多疫情期间回国的中企员工迟迟未能入境印度,这也影响了中国经销商的业务运营。
近日,印度政府再次提出三大要求,包括希望中国手机企业让印度人出任当地分公司的管理层、中国手机品牌逐渐用印度分销商取代中国分销商、必须找印度本地代工厂合作生产。
可以说,从此前立法要求提高印度生产零部件占比,到用签证和政府施压成功实现印度人掌握销售渠道,再到由印度人担任高管,印度政府略施阴谋正让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实现。
是否应该放弃印度市场?
是否放弃印度市场,在中国业界应该有不少争论。此前,在印度打压刚开始时,很多人还抱有期待,毕竟印度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手机市场,但随着打压和限制政策不断加码,或许要重新权衡一下了。
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小米(印度)已聘请了印度籍经理,但有业内高管表示,“中国管理层仍然说了算”。OPPO、vivo尚无相关动作,OPPO旗下Realme仍由中国籍高层管理。在印度政府不断施压下,不排除这些中国手机厂商继续让步,其后果是丧失对印投资企业的管理权,拱手让给印度人。可以说,这样的要求在国际上绝无仅有,但印度却真真实实地去胁迫操作了。
据悉,在分销商问题上,vivo和OPPO在印度各邦合作的分销公司都由中国人拥有和管理,但从4月起,vivo将在新德里、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改与印度企业进行代理合作,OPPO也已在德里设立类似的经销网络。这将直接导致中国企业丧失对渠道的掌控权,未来在手机销售上话语权更低。
在与印度代工厂合作生产上,如果中国企业再次让步,那么这些企业曾在印度投建的工厂还有什么意义,最终结局是低价转售印度人?同时,合作生产势必将进一步对印度代工厂开放更多的专利技术,部分关键产业链配套也有进一步转移的可能。
那么,在这三大要求满足之后,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度还剩下什么?还能得到什么?——未来连骨头渣都不剩!
可以预见,中国手机企业不断退步,必将让印度变本加厉,其图谋不仅露骨,而且无底线。毕竟,印度打压外资可谓臭名昭著,而且其国内似乎还不以为意。在这样的国家做生意,还有多少安全感而言。可以说,中国手机厂商出海印度的战略目的已经失败。
未来,在中印政治地缘角逐的影响下,印度对中资企业在其本土的发展只会抱有更大的恶意。同时,在产业发展与就业问题上,印度的人口已经超过中国,其需要的是更强大的工业来吸纳本土劳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将加剧在一些关键产业上与中国同生态竞争,比如手机产业,而中资企业只是印度的完成这一目标的“棋子”。十年之期,也或将是被彻底抛弃之时。
未来,印度这片被中国手机企业曾认为的“梦想之地”,或将是一场噩梦。
- 吃相越来越难看了。。。
- 中国什么作法?
- 學習中國的作法
- 青出于蓝且胜于蓝!跟着学,再超过。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总有人不长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