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过去一年来,SK海力士、三星和美光科技三大巨头不断扩产,但HBM供给仍然不足,英伟达甚至在HBM产能不足的情况下,还向HBM制造经验尚短的美光科技下订单。

2023年,受全球宏观经济、地缘政治冲突、市场供需等综合因素的深刻影响,同时在各大存储大厂减产量、控库存等多种措施下,以及生成式AI爆发式发展推动下,全球存储行业整体进入了触底缓升的发展阶段。其中,HBM成为整个半导体市场为数不多的重要增长动力。

进入2024年,从ChatGPT到Sora,生成式AI掀起的算力竞争,仍在推动着存力技术不断演进和迭代,使得存储芯片市场迎来了整体复苏的现象。根据WSTS(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预测,2024年存储芯片市场同比将增长44.8%,而高端存储芯片HBM和DDR5的市场需求增长则更为迅猛。

作为AI芯片最强辅助,HBM凭借其高带宽、高容量、低功耗、可扩展容量等特性,已吸引SK海力士、三星、美光科技三大存储巨头重点布局。与此同时,HBM在“连接”与“堆叠”工艺上的技术创新与演进,正为半导体设备材料端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AI仍是半导体市场重要增长动力

2024开年以来,尽管在宏观经济、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下,终端消费仍然偏弱,致使2024年的需求规模仅呈现出温和向好的趋势,但以存储芯片为代表的细分市场的增长态势,提振了业界对今年半导体市场发展的信心。

在AI芯片需求强劲推动下,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更是上调了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预测,预期同比增长率将达13.1%,总规模将攀升至创纪录的5883.6亿美元。

受ChatGPT带动的AIGC浪潮,以及PC、智能手机需求改善的驱动,WSTS预测,存储市场预计将引领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销售额较2023年激增44.8%;逻辑芯片市场则预计增长9.6%,图像传感器市场预计增长1.7%。

2023年是半导体公司调整战略和管理库存的一年。在过去一年里,AI已经成为各大半导体巨头重点布局的方向。也因此,2024年还被定义为端侧AI的元年。

从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大存储原厂的公开信息来看,三大存储巨头实际上对2024年存储市场复苏有着一致的预期。虽然三大厂商仍然对传统存储产品的投产仍然保持谨慎,但对HBM和DDR5的需求信心十足,且已将投资和产能主要转向HBM和DDR5的生产。

毫无疑问,在AI技术与应用的不断推动下,盈利性更强的HBM和DDR5,将有助于提升存储原厂的增长业绩。

其中,SK海力士凭借其占据全球HBM最大份额,打了一场翻身仗。2023年Q4财报显示,SK海力士时隔四个季度首次扭亏为盈,HBM的销量同比增长了五倍。不仅仅是业绩,最近一年,SK海力士股价同比上涨了85%,其甚至把自身未来发展定位为“全面的AI存储供应商”。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芯片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台积电的财报中也显示了AI的强劲拉动。台积电更是表示,2024年的营收增长将超过20%,并且强调AI相关营收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50%。

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AI服务器出货量86万台,预计2026年AI服务器出货量将超过200万台,年复合增速29%。AI服务器出货量增长催化HBM需求爆发,预期到2025年,全球HBM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50亿美元,增速超过50%。

Counterpoint资深分析师William Li也表示:“总体而言,我们认为人工智能(AI 服务器、AI PC、AI智能手机等)仍将是2024年半导体行业有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次是存储行业的反弹,这得益于供过于求局面的改善和需求恢复。”

HBM仍然供应紧俏

过去几年,AI技术的科技竞争,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比如,美国两度加大高端AI芯片对华出口管制。而韩国为了保障其半导体市场竞争力,近期还直接把HBM定为国家战略技术,最多可以给三星、SK海力士这两家本土厂商40%的税收减免。

在企业层面,HBM的主要供应商SK海力士、三星和美光科技均在积极扩产。

其中,作为HBM领域的头部企业,SK海力士已在3月量产了第五代高带宽内存HBM3e,产能也预计比2023年增加一倍以上,而且量产节点比三星早了一季度。同时,SK海力士不仅计划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建造一座最先进的制造工厂,还计划与闪存制造商铠侠在日本共同生产HBM。此外,SK海力士还计划在2024年保持10万亿韩元的新增资本支出(比2023年增长了近七成),以支持HBM产能增长,计划在2024年实现HBM产能翻倍。

三星则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具有8层堆栈的下一代HBM3e产品。根据计划,三星的HBM芯片产量将比2023年增长2.5倍,2025年将再次翻倍。同样,在资本开支上,三星甚至不惜把持有的ASML股票变卖,用来投入全新的HBM产线,包括斥资105亿韩元收购了韩国天安市的工厂和设备,以及计划投资1万亿韩元建设新的包装线。

美光科技今年资本开支约75亿美元至80亿美元,主要用于HBM量产。而且,美光科技还加快了HBM3E产品的研发和量产计划,以此来与SK海力士、三星同台竞争。

不过,尽管过去一年来,SK海力士、三星和美光科技三大巨头不断扩产,但HBM供给仍然不足,英伟达甚至在HBM产能不足的情况下,还向HBM制造经验尚短的美光科技下订单。

除了产能不足之外,良率也是HBM供应不足的另一大障碍。近日,有韩国媒体报道,英伟达的质量测试对存储厂商提出挑战,因为相比传统DRAM产品,HBM的良率明显较低。

据报道,美光、SK海力士等存储厂商,在英伟达下一代AI GPU的资格测试中将进行竞争,似乎差距不大,而良率将是厂商们的阻碍。消息人士称,目前HBM存储芯片的整体良率在65%左右,其中美光、SK海力士似乎在这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据悉,美光已开始为英伟达当前最新的H200 AI GPU生产HBM3e存储芯片,因为其已通过Team Green设定的认证阶段。

2024年,AI技术和产业仍然保持高速发展,使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处理以及深度学习等领域对存储技术的需求不断上涨。在此背景下,HBM作为一种新兴的存储解决方案,不仅成为高端AI服务器的标配技术,而且在AI产业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3月28-29日,由Aspencore举办的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Shanghai)将在上海召开。作为IIC的重要论坛之一,2024中国IC领袖峰会将邀请国内外行业企业,重点探讨与分析生成式AI与高性能计算应用为产业链带来的新发展机遇。欢迎参会!

HBM带来产业发展机遇

从HBM供给侧趋势来看,HBM3及以上版本逐渐成为主流;24GB/32GB逐渐替代16GB成为主流配置;HBM4预计于2026年开始量产。从工艺节点看,三星和海力士HBM3e的制程节点为1 alpha,美光为1 beta。目前,海力士与三星占据HBM主要市场份额。可以说,在产能不断提升的同时,HBM技术创新也在不断迭代升级。

当前,HBM制造核心技术是TSV“连接”和封装“堆叠”,其中3D混合键合成为发展趋势。目前,HBM采用“TSV+Bumping”+TCB键合方式堆叠(TSV一般由晶圆厂完成,封测厂可在堆叠环节进行配套),但随着堆叠层数的增加散热效率很差,TCB不再满足需求。

图1:HBM堆叠技术升级趋势

资料来源:SK海力士

对此,SK海力士率先引入MR-MUF回归大规模回流焊工艺,芯片之间用液态环氧模塑料作为填充材料,导热率比TC-NCF中的非导电薄膜高很多。但海力士也预HBM4会引入混合键合Hybrid Bonding方案,取消互连凸块。

预计,当前HBM主流依然是TCB压合,MR-MUF方案为过渡方案,未来混合键合是大趋势。液态塑封料LMC依然是晶圆级封装至关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HBM“连接”与“堆叠”将带来设备材料端发展新机遇。混合键合分为晶圆对晶圆W2W和芯片对晶圆D2W,3D NAND使用W2W,CMOS层+存储层采用W2W混合键合方案,预计HBM未来亦会采用W2W方案,W2W与D2W方案相比一般应用于良率非常高的晶圆,避免损失。

华金证券研究认为,混合键合将充分带动永久键合设备与减薄+CMP需求。根据BESI官方数据,预计存储领域未来贡献混合键合设备增量明显,保守预计2026年需求量超过200台,减薄+CMP亦成为重要一环。当前HBM方案主要带动固晶机、临时键合与解键合、塑封装备以及TSV所需的PECVD、电镀、CMP等设备;材料端则是TSV电镀液、塑封料等。

华泰证券也表示,在AI芯片及终端需求复苏的趋势下,2024年封测企业资本开支恢复增长,特别是台积电、Intel等加大先进封装投入,将共同拉动主要后道设备企业业绩修复。

责编:Jimmy.zhang
您可能感兴趣
2024 年,中国人工智能专业在校生约 4 万多人,而整个领域的人才缺口却高达 500 万……
从品牌战略的角度来看,华为本次选择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作为商标,可能是为了借助这些神话角色的知名度和文化内涵,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形象……
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市场蓬勃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全球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来到了持续发展阶段,这也促使了企业不断加大其在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其中 AI、机器视觉和 RFID 等先进技术在实现高效生产物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物理智能(Physical AI)”,黄仁勋在CES 2025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提出的新概念。他指出,即将全面到来的“Physical AI”时代,将是在1000万工厂、20万仓库、15亿汽车和卡车及海量人形机器人之上应用的下一波万亿规模市场驱动力。
该标准旨在为养老机器人的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提供统一规范,推动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明确养老机器人的功能与性能分类,确保其在互联家居环境中的有效应用。
2月以来,一些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高薪案例值得关注。其中,宇树科技招聘机器人感知算法工程师、机器人控制算法专家等岗位,月薪可达7万元至10万元。智元机器人SLAM算法专家月薪4-7万元,年薪超百万(15薪制)。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千万级中标项目5个,百万级中标项目12个。文|新战略根据公开信息,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5年2月,国内发布35项中标公告,披露总金额超15527.01万元。(由新战略移动机器人全
倒计时1天,『2025年行家说开年盛会(第8届)取势行远·LED显示屏及MLED产业链2025年蓝图峰会』明天正式启幕。本届开年盛会特设「2025年产品/技术/市场蓝图计划」、「COB」、「MiP及玻
DeepSeek的崛起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一场从“机器语言”到“人类语言”的范式革命,推动了AGI时代到来。各个行业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为企业数字化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不同企业在落地
国际电子商情讯,昨日(3月3日)晚间,TCL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以115.62亿元收购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A股市场又一起百亿并购2025年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即可报名参会!往期精选《2024年度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即将发布!2024年,36家移动机器人企业融了超60亿元2024移动机器人市场:新玩家批量入场,搅局还是破局
前不久,“行家说三代半”报道了长安汽车采用氮化镓OBC车载电源(点击查看)。近期,比亚迪、广汽埃安两家车企又相继公布了氮化镓应用进展:比亚迪&大疆:车载无人机采用氮化镓技术3月2日,比亚迪、大疆共同发
插播:历时数月深度调研,9大系统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决策到产品方向、项目资源的全维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刚开年
高通又放大招了!3月3日,也就是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第一天,高通正式宣布,推出自家的最新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解决方案——高通X85。高通X85对于高通X85的发布,行业早有关注。因为高通的手机So
据报道,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西班牙巴塞隆纳的全球发表会上表示,小米汽车计划于2027年进军海外市场。小米的立足之本在于深耕本土市场,作为一家中国车企,唯有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方能谈及海外扩张。因此,小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 来源:时光沉淀申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