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国外科技媒体Tom's Hardware报道,AI芯片厂商 Groq 指控英伟达(Nvidia)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称其会延缓向同时使用其他厂商数据中心 AI 处理器的客户发货。换句话说就是让客户选择站队,如果你只用N家芯片,那我优先给你发货;如果你即用N家又用A家的芯片,那我就拖延发货。
该言论引发业界关注,前 AMD 图形业务部门副总裁 Scott Herkelman 也加入指控,称英伟达在多个领域都存在类似行为,并将其称为“GPU 卡特尔”,意指其垄断市场并操控供给。
Herkelman 在社交媒体上回应 Tom's Hardware 的推文时写道:“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比你想象的要多,英伟达对数据中心客户、原始设备制造商、AIC 合作伙伴、媒体和经销商都这样做。他们从之前的 GeForce 合作伙伴计划中学到教训,不会将这种行为写在合同里,而是直接在客户下单后停止发货。他们是 GPU 卡特尔,控制着所有供给。”
值得注意的是,Herkelman 曾于 2016 年至 2023 年间领导 AMD 的显卡业务部门,与英伟达在消费级和数据中心领域均有竞争。更重要的是,他曾在 2012 年至 2015 年担任英伟达 GeForce 业务的总经理,对两家公司的运作模式都有着深入了解。
《华尔街日报》最近的一篇报道称,英伟达被指会延迟向考虑使用 Groq 等竞争对手的 AI 处理器的客户交付数据中心 GPU。Groq CEO Jonathan Ross 表示,这种做法导致客户噤若寒蝉,一些客户甚至会隐瞒与英伟达竞争对手接触的事实。
英伟达 CEO 黄仁勋此前曾否认优先对待特定客户,并表示公司会公平分配供给,同时为等待交货的客户提供云服务商的 GPU 租用等替代方案。
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科技巨头一边继续大量采购英伟达芯片,一边也在研发自己的 AI 加速器,但他们表示无意与英伟达直接竞争。这些公司也是英伟达最大的客户之一,因此他们可能会继续下单。
Herkelman 将英伟达的行为与 2018 年引发争议的 GeForce 合作伙伴计划进行了比较,该计划最终被迫取消。同时,该事件也让人联想到上世纪 90 年代和 2000 年代,英特尔为了阻止合作伙伴使用 AMD 产品而采取的类似做法。
目前,针对英伟达的指控尚缺乏确凿证据,但整个事件仍在发酵。有趣的是,黄仁勋之前还预警,由于新产品供不应求,下一代GPU会非常难买,现在来看来如果客户选择备胎方案,就更难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