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3年的集成电路(IC)进口数量和金额均呈两位数下滑,原因包括全球芯片市场整体低迷和美国出口管制的影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正在不断提高本地芯片产量以应对未来长期发展。
中国海关总署官网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累计进口集成电路4795亿颗,较2022年下降10.8%;进口金额3494亿美元(4661亿新元),同比下降15.4%。彭博社报道称,这创下2004年有中国海关数据以来的最大降幅。
图片来源:海关总署
海关总署数据也显示,2023年中国二极管和类似半导体组件(普通商品芯片的代表)进口量也下降23.8%。
第一财经引述业内人士分析,中国集成电路和半导体设备进口疲软,反映2023年全球经济逆风,特别是中国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销售疲软等因素影响。同时,中国企业在努力提高本土芯片产量,以减少对进口芯片的依赖。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度中国大陆芯片产量出现了增长。1-10月份,国内累计生产集成电路2765.3亿块,同比增长0.9%。其中10月份集成电路产量为312.8亿块,同比大增34.5%,创下近几年新高。
一名中国芯片企业管理人士说:“一方面是低端消费电子芯片需求的疲软,另一方面是需求更大的高端人工智能(AI)芯片的禁售,两个主要因素导致去年中国芯片进口量急剧下滑。”
去年,美国政府加强限制中国从英伟达等美国供应商获取能训练AI模型的尖端半导体。
在出口数据方面,2023年中国累计出口集成电路2678亿颗,较2022年下降1.8%;出口金额13.60万美元,下降10.1%。
图片来源:海关总署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7家已暂停搁置的晶圆厂,目前大陆建有44座晶圆厂(12寸晶圆厂25座,6英寸厂4座,8英寸晶圆厂/产线15座)。此外,还有正在建设晶圆厂22座(12英寸厂15座,8英寸厂8座)。未来包括中芯国际、晶合集成、士兰微等在内的厂商还计划建设10座晶圆厂(12英寸厂9座,1座8英寸晶圆厂)。总体来看,大陆预计至2024年底,将建立32座大型晶圆厂,且全部专注于成熟工艺。《电子工程专辑》此前报道,中国在成熟工艺芯片上的进展,已经让美国“眼红”,美国一些议员表示,中国制造的基础芯片即将大量涌入美国及全球市场,他们呼吁美国立刻采取行动,运用关税等所有手段,降低对中国大陆成熟芯片的依赖度。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统计,2023~2027年全球晶圆代工成熟工艺(28nm及以上)及先进工艺(16nm及以下)产能比重大约维持在7:3。中国大陆由于致力推动本土化生产等政策与补贴,扩产进度最为积极,预估中国大陆成熟工艺产能占比将从今年的29%,成长至2027年的33%,其中以中芯国际(SMIC)、华虹集团(HuaHong Group)、合肥晶合集成(Nexchip)扩产最为积极。到2027年,中国成熟制程产能在全球的份额将从2023年的31%增至39%。若设备采购顺利,还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数据显示,中国本土半导体厂商2023年产能年比增长12%,达到每月760万片晶圆的产能,预计2024年产能将再成长13%,达到每月860万片晶圆。分析师认为,中国国内大部分的成熟工艺芯片需求可以通过本地生产来满足,在ICCAD上,多家企业也表示通过成熟工艺也可以做出先进功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