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余承东疑似在朋友圈针对AEB技术发文:“一些车企业一把手根本就没有搞懂AEB为何物!跟有人说智能驾驶就是忽悠,几乎如出一辙!”恰好在几天前,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友商讲了AEB,我认为99%是假的,它就是造假。”

大环境不好,万物皆可卷,就连曾经被看好称为智能手机之后下一个杀手级应用的汽车电子,也因为在今年第三季度出现疲态,也开始卷了。以至于智能驾驶第一梯队的两位掌门人,居然隔空互怼起来了!

11月3日晚间,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余承东疑似在朋友圈针对AEB技术(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发文。

他直言,“一些车企业一把手根本就没有搞懂AEB为何物!跟有人说智能驾驶就是忽悠,几乎如出一辙!”恰好在几天前,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对此发表了相左的观点。

不指名道姓的隔空互怼,最为致命

11月3日,AITO问界公众号发布推文称,全国都能开的HUAWEI ADS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首搭问界新M7智驾版,NCA智驾领航辅助不再依赖高精地图,让全国的高速、高架、快速路等都能使用。

据了解,华为ADS2.0高阶智能驾驶,带来AEB增强、主动安全的能力,在测试过程中,正车尾静止车+行人混合场景与侧翻车场景下,HUAWEI ADS 2.0最高成绩达到了90km/h刹停时速。

之后社交媒体出现了很多新问界M7遭遇类似于鬼探头场景的紧急刹停场景视频。‍‍可以确认的是,众多AEB视频确是问界团队官方发布的。

在过去多年做过AEB测试的众多车型中,超过70公里时速基本上AEB即会失效,并会撞坏测试设备。‍‍‍‍‍‍‍‍‍‍‍‍‍在90公里时速下,在前方有静态和动态障碍物的情况下都能做到紧急刹停,可以说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余承东在转发的同时直言,“连AEB是什么,居然有车企的一把手还根本没有搞懂。”

他进一步称,“一些人根本就没有搞懂AEB是何物!跟有人说智能驾驶就是扯淡/忽悠,几乎如出一辙!对行业技术进展与未来发展,缺乏基本认知!

不仅如此,他还直言,“有的车企整天忙着做智能驾驶,AEB主动安全测试结果非常差,一问才知道他们却连AEB基本功能居然都没有做,”、“这让我十分吃惊!要么让手下忽悠了,要么是对汽车行业的发展缺乏最基本的认知!”

余承东此番“开炮”,似乎意有所指。此前在今年9月,华为新款问界M7发布会上,余承东表示,新款M7搭载了业内首发的全向防碰撞系统,具有全向防碰撞能力,AEB技术最高刹停时速提升至90千米每小时,能够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 

据悉,在余承东发文前的11月1日,何小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了AEB。 

在被问及问界新M7的大定用户很多人都愿意为AEB主动安全系统买单时,何小鹏表示,“第一,大部分人可能从来没有碰过AEB。第二,友商讲了AEB,我认为99%是假的,它就是造假,那些宣传都不是公司官方发布的,全是来自小视频。我们的人也去问了,它的AEB根本不能开,路上误刹车的情况太多了。”

何小鹏认为,目前汽车行业里谈AEB,主要是纵向AEB,它在触发时,大部分情况下的速度是在60公里每小时以内。如果速度过高,一旦误刹车,对用户来说将会是巨大的惊吓。

“我们现在XNGP(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 NGP=Navigation Guided Pilot)技术,后面会把AEB作为其中一个方向做好。比如说,我们一直在提的一个名词叫做静态AEB,一旦周围有障碍物,车辆会主动避开,想撞都撞不上去。我觉得把客户当小白鼠是不对的。有一些企业敢于这样做,但也会有反噬。我在汽车行业里干了几年,是不太愿意这样的。但是我们一定会把AEB干得更好。”何小鹏说。

而在余承东上述言论发表之后,11月4日晚间,何小鹏在朋友圈发文,似乎再一次回应此事:“我最近评价了一个行业乱象,结果行业没急,非行业的倒急了,不知道他急什么。”

这种一来一往,硬碰硬,脸贴脸的互怼,在以往的汽车行业内极为罕见。

更多汽车界大佬加入论战

目前有关AEB的讨论目前已不再局限于余承东和何小鹏,多家车企大佬也正在加入其中。

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11月4日在微博上表示,AEB是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是辅助刹车的电子系统,通过雷达检测与前方车辆或障碍物的距离,并通过电子控制单元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距离和速度判断是否有碰撞的危险,最大限度地进行自动紧急刹车制定或使车辆减速,从而降低与前方车辆或行人发生碰撞的概率,避免事故发生。赵长江称,“腾势N7 现在可以做到60km/h的状态下可以启动AEB,以后高阶智驾版可以实现80km/h及以上。另外做到行业领先的误启动能力。”

11月5日,哪吒汽车CEO张勇也在其个人微博针对AEB发表观点,“我们现在ADC、J3、ME三个平台的AEB已经交付,启动速度已经能做到100公里/小时,稳定刹停50+,场地测试有数据的是80公里/小时,得分98%左右。”

不过,张勇在该微博的评论区中也坦承AEB难度很高:“AEB场景的复杂性太高,各种场景下的功能表现会不一致,比如天气、雨量、阳光、速度、障碍物的大小,要做好确实是难度很高,需要极大里程和样本量的测试。”

在日前举办的第30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 2023)上,AEB功能其实也被不少车企负责人提及。

吉利汽车集团中央研究院智能驾驶中心主任陈聪在演讲中强调了“误触发率”,他表示,吉利重兵投入在AEB上,包括如何大量降低误触发率,因为误触发率往往对驾驶员和车上乘客的伤害最大,同时急刹车对后方车辆也有很大影响。

长安汽车的工程师李锐阳则分享说,主动安全始终无法回答一个问题,AEB是否真的能够避免事故?事故在碰撞之前,不是0和1的结果,而是一个风险的问题、是一个0-1的概率。这是智能安全算法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AEB之所以被拿出来反复探讨,也是因为其重要性已成共识。有业内技术人士表示,“AEB是很成熟的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碰撞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成本也不是很高,这都是业内公认的。”

近年来,包括理想汽车CEO李想在内的多位业内人士,都呼吁车企对AEB功能进行标配。也有网友怂恿理想参与华为小鹏之间的论战,李想回应:“不和华为吵架,实在吵不过呀。”

AEB已不是新鲜事

实际上,AEB并非新生事物,早已进入汽车产业链,在传统燃油车上就被大量搭载,大多通过毫米波雷达进行探测。它最早可以追溯到60多年前,通用凯迪拉克车型使用毫米波雷达来实现避撞功能。美国及日本等传统汽车工业国家早已将AEB纳入评估体系,而欧洲早于2015年11月便强制新生产的重型商用车强制安装AEB系统。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AEB系统是辅助刹车的电子系统,通过雷达检测与前方车辆或障碍物的距离,并通过电子控制单元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距离和速度判断是否有碰撞的危险,向驾驶员发出警报,最大限度地进行自动紧急刹车或使车辆减速,从而降低与前方车辆或行人发生碰撞的概率,避免事故发生。

根据Euro NCAP此前分析,在即将发生追尾事故时,20%的驾驶者可以采取全力制动,但有可能因为制动时机较晚导致无法避免碰撞;49%的驾驶者因为制动力不足导致碰撞;还有31%的驾驶者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AEB技术能在现实世界中减少38%的追尾碰撞,将显著提升驾驶的安全性。

事实上,不仅是问界,在目前的新车中AEB的装配率越来越高。

乘联会&科瑞咨询发布的《2023年5月汽车智能网联洞察报告》显示,目前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普及情况非常好,32万元以上的乘用车基本上已经完成了AEB的普及,装车占比超过了九成。在新能源领域,AEB的普及价格甚至下移到了24万价位。在16万-32万元区间,AEB的普及趋势也非常明显,装车占比达到了六成以上,是市场非常欢迎的配置。在8万-16万元区间,由于新能源乘用车成本的压力,AEB的装车占比要落后于整体乘用车装车占比,仅有乘用车整体水平的2/3。在8万元以下的市场区间,AEB的占比出现显著下降,2023一季度已经降至不足1%。

不过,虽然AEB功能已经十分成熟,但是相应的国家标准尚有待完善。中国国家标准委其实也发布过相关的标准,在被动安全上的标准是比较完备的,但像AEB这种主动安全的标准,和欧美、日本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9901-2021)

据悉,中国现行的《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从2021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规定,配备AEB的车辆需做到速度在30±2km/h时不碰撞静止物体;速度在50±2km/h不碰撞速度为20±2km/h的移动物体;以及不碰撞同速的、正在减速(减速度为-4+0.25m/s²)的制动物体即视为合格。

不难看出,国标只限制了城市工况(最高时速50km/h左右),不涉及高速情形。我们可以判断,国内上市的、配有AEB系统的车辆,应该符合国标,在城市工况、有危险时能刹住,否则就是不合格的系统。

而更直观的性能表现有两个测试可以说明,一个是中汽研的C-NCAP,另一个是欧洲标准E-NCAP,AEB系统测试得分越高,性能越好。不过C-NCAP(2021版)中规定,AEB系统的测试最高速度在50km/h;E-NCAP,最大速度则为80km/h,主要还是城市工况。而高速情况下怎么保障车辆安全,就要看各家技术会怎么处理了。

高速应用、平衡性方面还不成熟

而余承东之所以如此关注AEB,或是因为这是今年AITO问界新M7重要卖点之一。

据悉,华为ADS高阶智能驾驶带来AEB增强。此前,AEB主动安全技术成为不少用户选择问界M7的重要因素。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AITO问界新M7系列上市以来50天累计大定突破80000辆。

和其他辅助系统一样,AEB由感知、决策、执行三大部分组成,包括控制模块(ECU),测距模块,和制动模块。其中,常见感知方案有三种,其一是视觉摄像头,其二是毫米波雷达,其三是视觉摄像头融合雷达。而其执行设备为线控制动。

进入智能化时代后,AEB功能开始普及,传感器也扩大到摄像头、激光雷达等,它和ACC(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LKA(车道保持辅助,Lane Keeping Assist)等一起,构成了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基础,可以提供前方道路安全、准确、实时的图像和路况信息。

AEB自身带有感知算法,不同物体对探测的反应是不是一样的,它的准确运作聚焦于四个方面:识别的准确率、感知延时、控制精度和控制的延时。AEB表现的好坏即依赖于传感器、算法等智驾技术能力,也依赖于车辆刹车等硬件的物理能力。‍‍‍‍

在传统认知中,一款车只要可以开启自适应巡航功能,即是配备了AEB功能。在实际驾车过程中,AEB在自适应巡航功能启用后,为控制车距而起到减速乃至刹停作用,也就是以一个子功能的形式集成在自适应巡航功能之中。

国家智能网联测试基地(亦庄)测试标准部经理党利冈表示,“事实上AEB确是各大自动驾驶团队最难攻克的技术,原因是太难平衡。” 太敏感,会造成不断刹停,严重干扰驾驶者的正常行驶;降低敏感度,又起不到自动驾驶的安全程度,而当前无论摄像头还是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都无法做到对障碍物的百分百识别。

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来,我们看到了众多高速道路上的自动驾驶事故都会问一句:“为什么AEB没有起作用?” 特斯拉、理想、蔚来都有过类似的案例,不乏伤亡等悲剧,正是过去几年的一系列事故,让车企增加了敬畏感,不敢再称“自动驾驶”而是回归更谨慎的表述“自动驾驶辅助技术”。‍‍‍‍‍‍‍‍‍‍‍‍‍‍

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卷自动驾驶了

实际上,余承东与何小鹏之间的“隔空互怼”,也反映出新能源汽车日趋内卷的背景下,各厂商对智能驾驶方案重视程度。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销售达700万辆,同比增长45.6%,市场占比提升至34.9%。今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42.4%,较去年同期增加接近10%。

本月9日,奇瑞和华为合作首款车型智界S7将正式发布,该车型在业内受到广泛关注。据悉,该车辆搭载HarmonyOS 4鸿蒙系统和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而小鹏近日也宣布了XNGP将在年底支持25到50个城市的领航驾驶辅助驾驶。小鹏方面称,XNGP系统已在全国范围内具备城区智驾的技术能力,并将摆脱高精地图昂贵的成本和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但作为首发CNGP(城市导航辅助驾驶)的P5 P版车型却未支持该功能

在3月华为的发布会上时,余承东表示华为的质量“遥遥领先”,“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华为都遥遥领先”,何小鹏则在4月的发布会上表示小鹏汽车是“遥遥领先,没有对手”

这也引发了部分车主不满,随后数百名小鹏P5车主发出了联名信,称在提车近两年时间内,并未体验到此前官方宣传的CNGP服务。有车主直言,小鹏的各项功能都优先提供给G6、G9,P5车主感到“被抛弃了”。

据了解,G6、G9等车型的XNGP系统是“重感知,轻地图”,高精地图不会成为拓展系统适用范围的掣肘,能够快速实现应用城市拓展,但需要较大的算力支持。但P5受到了芯片算力的影响,仍旧需要依赖于高精地图。

据悉,小鹏P5采用的英伟达Xavier芯片发布于2020年,算力为30 TOPS。而小鹏G9、G6等车型采用的英伟达Orin芯片发布于2022年,上述车型上的总算力为508 TOPS。

如今的新能源赛道越来越卷,智能驾驶卷高阶城市NOA,卷了城市NOA还要比开城速度、开城数量,同为智能驾驶第一梯队玩家的华为和小鹏汽车,迟早必有一战。这次在L2级功能AEB上开始拌嘴,就是华为ADS2.0和小鹏XNGP正面较量的预演。

责编:Luffy
您可能感兴趣
从品牌战略的角度来看,华为本次选择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作为商标,可能是为了借助这些神话角色的知名度和文化内涵,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形象……
不过,特斯拉官方客服明确表示,当前功能仍为L2级别辅助驾驶,需驾驶员全程监控,与美国市场的FSD存在显著差异。
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技术,实现了从7万元到20万元区间的全面覆盖,其中售价仅6.98万元的海鸥成为全球最便宜的智驾车型。2月12日,比亚迪以单日4.59%的涨幅收盘,股价达到345.05元,总市值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大关......
这家昔日的独角兽企业,在创始人失联、账户冻结、全员欠薪及社保断缴的漩涡中,正式进入 “死亡” 倒计时。
自Cruise宣布退出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后,正在裁员近50%的员工,裁员范围包括首席执行官和几位其他高级管理人员。Cruise公司对于此次裁员给出了相关补偿措施......
不久前,特斯拉发布了最新FSD(全自动驾驶)V13.2.2版本,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信心满满地表示,此次更新将能实现前所未有的智能驾驶能力提升,效能有望提升5到10倍,号称“迄今为止最强FSD,不需人干预,上车到下车全程自动驾驶”。但据网友实测发现……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小米宣布全球首发光学预研技术——小米模块光学系统,同时发布官方宣传视频。简单来说,该系统是一个磁吸式可拆卸镜头,采用定制M4/3传感器+全非球面镜组,带来完整一亿像素,等效35mm焦段,配备f/1.4
插播:历时数月深度调研,9大系统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决策到产品方向、项目资源的全维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又一地
DeepSeek的崛起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一场从“机器语言”到“人类语言”的范式革命,推动了AGI时代到来。各个行业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为企业数字化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不同企业在落地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得到有效抑制,而只对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差分电路的电路构型    上图是差分电路。    目标处理电压:是采集处理电压,比如在系统中像母线电压的采集处理,
从上表可知,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40强PCB企业总营收约416.7亿美元,同比增长7.6%。其中,营收排名第一位的是臻鼎科技(36.05亿美元),排名第2~5位的分别是欣兴电子(26.85亿美元)、
据报道,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西班牙巴塞隆纳的全球发表会上表示,小米汽车计划于2027年进军海外市场。小米的立足之本在于深耕本土市场,作为一家中国车企,唯有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方能谈及海外扩张。因此,小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来源: 逍遥设计自动化申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 来源:时光沉淀申明:感
2025年3月11-13日,亚洲激光、光学、光电行业年度盛会的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3号入口厅N1-N5,E7-E4馆盛大召开。本次瑞淀光学展示方案有:■ MicroOLED/Min
 点击上方蓝字➞右上「· · ·」设为星标➞更新不错过★2025 年 3 月 12 日至 14 日  连续 3 晚 19:00 - 20:30德州仪器电力全开 为您带来 “高效 DC-DC 转换器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