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工信部发布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工信部率先在全球将6425-7125MHz全部或部分频段划分用于IMT(国际移动通信,含5G/6G)系统。
6GHz频段是中频段仅有的大带宽优质资源,兼顾覆盖和容量优势,特别适合5G或未来6G系统部署,同时可以发挥现有中频段5G全球产业的优势。此次以法规形式确定其规则地位,有利于稳定5G/6G产业预期,推动5G/6G频谱资源全球或区域划分一致,为5G/6G发展提供所必需的中频段频率资源,促进移动通信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图源:工信部官网
6GHz是最佳候选频段
毫无疑问,综合技术实现难度、网络部署成本、产业链成熟度等多个维度,6GHz是当前的最佳选择。
从频谱资源角度来看,低频频谱具有很强的穿透性,适合低成本广域覆盖,虽然运营商都在进行频谱重耕,释放更多频谱资源给5G,但低频频谱依然是稀缺的,而且缺乏连续性的大带宽;高频频谱,也就是业界所说的毫米波,具有连续性大带宽,可支持超高速率,但网络建设与运维成本太高,产业链成熟度也不够。而中频段的6GHz频段(5925~7125MHz),既有着低频段的覆盖优势,也拥有高频段的容量优势。
对于IMT来说,6GHz频段是5G网络带宽的补充和扩展,事关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慎重规划。工信部此次对6GHz频段立法规划,就是希望尽早部署核心资源,保证国5G/6G相关产业的高效优化和合理发展。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有更多的优质频谱资源用于5G/6G的移动通信,5G/6G不急于在30Ghz及更高频率这种“毫米波”频段上部署网络(由于毫米波频率太高,其单站覆盖范围较小,且穿墙能力非常弱),在6Ghz频段部署公众移动网络的效率会高于在30Ghz及以上频率的毫米波频段部署。如今,国家的大方向(6GHz高频段用于IMT系统,即国际移动通信系统)确定下来,接下来大踏步的创新推进就可以稳扎稳打进行。
另外,这个政策风向的落地,也有助于利用现有5G网络进行平滑迭代,节约建设成本,毕竟5G网络建设确实是很花钱。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另一层面,即6Ghz频率已属较高频段,穿墙能力较弱,预计室外宏站上部署的6Ghz基站很难在室内使用,也不宜用来作为室分系统的频率(穿墙能力弱),预计将用于室外的覆盖以及体育场这种大空间(无隔墙)的室内覆盖场景,能够很好地提高移动网络效率。
全球6GHz频段博弈加剧
除了创新应用层面的优势,此次对6GHz频段立法规划对中国6G技术竞争也有重要意义。实际上,除了矿、粮、水等自然能源之外,无线电频谱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近几年来,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规划6GHz频段方案,但方向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主张:一是RLAN,即用于无线局域网系统;二是IMT系统。简单来说,RLAN系统对应WiFi;IMT系统对应手机移动业务。而把6GHz频段资源规划给哪个系统使用,也会相应地促进该国在这个方向上的部署进度。
由于涉及到重要的无线电频谱资源分配,世界各国的规划也不同。目前而言,美国、韩国、加拿大、巴西等国家将6GHz用于RLAN;欧盟的一些国家考虑分段部署——以6425MHz作为分隔点,即可将6GHz分为低段(5945-6425MHz频段)和高段(6425-7125MHz频段),可以考虑将两个频段分别用于制定IMT和RLAN的规划,即把6GHz的低频段用于RLAN,把高频段用于IMT。
而工信部将6425-7125MHz全部或部分频段划分用于IMT(含5G/6G)系统。这一政策风向不但决定了我国6G的研发进程,也会深刻地影响全球各国的部署“站队”,也算是给国内、国际的通信行业相关参与方做了一个技术指引。直接地说,在5G建设的同时,各个国家或地区都在抢占未来6G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