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长城汽车发布公告称,2023 年4月11日,长城汽车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 PLUSDM-i (产品型号:BYD7152WT6HEVC2) 、宋 PLUS DM-i (产品型号 BYD6470ST6HEV2) 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随后比亚迪进行了回应……

经济大环境不好的光景下,似乎所有行业都那么“卷”。芯片行业、手机行业、汽车行业……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在2016 年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18352.6—2016)标准于2020年7月1日生效后,中国电动汽车正在大幅增长——大约100个品牌提供了300多个车型,因此中国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也很“卷”且微妙。

最近两大国内汽车巨头,竟然在网上隔空打起了“嘴仗”。

长城汽车开炮:比亚迪多款车型污染物排放不达标

5月25日10点40分,长城汽车发布公告称,2023 年4月11日,长城汽车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 PLUSDM-i (产品型号:BYD7152WT6HEVC2) 、宋 PLUS DM-i (产品型号 BYD6470ST6HEV2) 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目前,长城汽车正在密切关注该案的立案及处理进展。

今年3月11日,长城汽车在长达52分钟的“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上,特别拿出10多分钟时间向行业发起倡议,呼吁携手净化网络传播环境,并开启“1000 万悬赏计划”。

长城汽车副总裁傅小康表示,本应该是报团取暖的阶段,却有人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侵蚀着来之不易的沃土。特别是在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上,长期存在着一些不良之风。因此,他呼吁,汽车行业经营主体、汽车行业从业者,以及更多同行团结起来,抵御网络不正之风。

比亚迪回应:多做实事,少搞不正当竞争

5月25日中午12时许,比亚迪针对长城汽车的举报做出官方回应。“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保留法务诉讼的权力!”

比亚迪方面表示,“经了解,长城所说的情况,测试车辆由长城购买、保管并安排送检,中汽中心(天津)按长城的要求进行了相关项目的检测。测试车辆严格来说,不符合国标要求的送检状态,即应由第三方抽样、保管及送检,并要求完成3000公里磨合后测试,而长城送检的车辆在检测时,里程仅为450-670公里。鉴于以上,我们认为其检测报告无效,长城不能以此作为依据!我们的产品及相关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在国家权威机构通过认证。我们欢迎有关部门随时过来调查、取证和检测。”

比亚迪还表示,比亚迪作为全球第一家提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的企业,在插混技术上有二十多年的积累和迭代,不像有的同行想得那么简单。比亚迪呼吁,希望大家多做有益于行业,有益于中国品牌的事情。

人红是非多,车红呢

值得关注的是,长城汽车对外发布举报信息当天,即5月25日,正是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规划的上市时间,并重点强调发布会的主题为“油电同价,颠覆燃油”。

燃油车时代的国产龙头长城汽车,选择这个时间向电动汽车时代的龙头比亚迪开炮,意味深长。原本对比亚迪来说是个喜庆的好日子,结果被当头浇了一盆凉水,新车发布的风头,也被这份声明抢去了。

被投诉的比亚迪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均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前者官方售价9.98万元到17.98万元,后者官方售价15.48万元到21.99万元。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今年1-4月,比亚迪秦销量达130602辆,比亚迪宋销量达174422辆,分别是轿车和SUV的销量冠军。

凭借多个畅销车型,比亚迪牢牢占据今年前4个月汽车厂商销量榜榜首。其中全品类销量榜前四名,全部被比亚迪垄断,其中比亚迪秦家族以42647辆的销量,首次夺得全品类汽车单月销量冠军。

此次被举报排放标准不达标的秦PLUS DM-i正是比亚迪的热销车型之一。据悉,今年4月,比亚迪秦PLUS DM-i车型销量为31734辆,占据秦家族当月总销量的四分之三。

同样,比亚迪宋家族也是4月SUV零售销量排行榜中的冠军,当月销量33007辆,其中宋PLUS DM-i的销量为20645辆。

业内人士分析称,“油电同价”是比亚迪秦、宋两款混动车型热销的重要原因。通常情况下,同级别的车型中,纯电或混动版本较燃油车的价格普遍较高,比亚迪把混动车的价格“打下来”,可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据了解,长城汽车没有出现在今年1-4月的厂商销量榜前10。4月22日, 长城汽车发布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其中,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89.34%。

科普一下“常压油箱”和“高压油箱”

关于这次举报内容中提到的常压油箱,我们觉得有必要给大家说一下。

油箱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常压油箱,另一种是高压油箱。汽油在常温常压下会挥发,从液态油变为气态油,导致油箱内压力过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常压油箱有个专门装置,用碳罐来吸附这些气态油,这样不仅能控制油箱压力,还能减少浪费。因为下次启动发动机时,这些汽油会在空气进入的作用下,参与燃烧,这样既能节约能源,也可减少污染。

但对于类似插电混动这样的新能源车,由于发动机启动较少,常压油箱这样的设计,难以在较长时间内“控制”住挥发的汽油,也就很难控制油箱压力,汽油最终就会挥发出去。

长城汽车声明中提到的“蒸发污染物排放”,指的就是这部分气态汽油。

那么,插电混动汽车该如何解决这个排放问题呢?这就要谈到高压油箱。

高压油箱比常压油箱多一个类似阀门的装置,直接“关住”汽油,这样油箱内压力动态维持在相对较高状态,所以也叫高压油箱。

从理论上看,插电混动车型使用常压油箱达不到排放标准,用高压油箱更加合理,这在逻辑上是成立的。

但在实际应用方面到底如何,这需要具体的数据,需要检测。因为虽然混动系统中要解决气压的问题普遍都采用的是高压油箱,但并不代表高压油箱是唯一解。实际上比亚迪早在2011年就已经公布过相关的专利。

根据比亚迪公布的专利来看,比亚迪研制出了一种供液装置以及储液袋加入到汽油系统中,当油箱内的压强达到阈值之后,供液装置将会将冷却介质流向储物袋,从而冷却燃油蒸汽,使其液化后掉落回燃油箱,从而避免由于燃油蒸汽造成的压力升高,这种情况下高压油箱自然是多余的累赘。

那么为何比亚迪的两款车还是被检测出了排放不合格呢?有两种可能,其一是比亚迪为了节约成本,既没有采用高压油箱方案,也没采用自己的冷却液方案;其二就是如比亚迪所说,在车辆没度过磨合期时,油箱的气压感知装置还没办法敏锐的工作,导致冷却系统不能及时帮助气体液化,一旦超过三千公里,该系统就能正常工作保证排放了。

新能源汽车一哥未来会受到更多“关注”

截至5月25日午盘,长城汽车与比亚迪股价双双下挫,其中长城汽车(601633)报收25.91元/股,下跌1.97%;比亚迪(002594)报收259.80元/股,下跌0.81%。

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副总经理杜国忠和腾势汽车总经理兼首席共创官赵长江都在比亚迪汽车的回应声明下发布评论——“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比亚迪依托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快速崛起并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一哥”,未来必定会受到同行及相关机构更多的关注和监督,类似的举报事件不会少。

尤其是在车辆排放问题上,国外企业已有前车之鉴。2015年,大众集团就因被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查获,其在美国销售的车辆,都在发动机控制器中植入可规避官方检验的软件,在官方检验时自动调整相关参数,在排放数据上造假以通过排放测试,深陷“柴油门”危机。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召回数百万辆汽车,损失超过2300亿人民币。

这次长城举报比亚迪事件,无论结果如何,都能从侧面让自主品牌车企往后更认真地对待国家强制性标准,杜绝有害于中国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行为。

责编:Luffy
  • 直接回答问题,言左顾右,不是有鬼就是心虚
  • 我不懂技術,我只懂哪個品牌車型便宜又好用.
    多做一些便宜又好用的車給消費者吧,別一天到晚扯伍拉六瞎扒拉.
  • 比亚迪做大做强,别人肯定眼红,借打击比亚迪汽车说事,做红自己,太不道德。
您可能感兴趣
若交易达成,安森美将获得Allegro在磁传感器领域的技术与客户资源,显著增强其在汽车和工业市场的垂直整合能力。
“物理智能(Physical AI)”,黄仁勋在CES 2025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提出的新概念。他指出,即将全面到来的“Physical AI”时代,将是在1000万工厂、20万仓库、15亿汽车和卡车及海量人形机器人之上应用的下一波万亿规模市场驱动力。
这一里程碑标志着意法半导体和三安正朝着于2025年年底前实现在中国本地生产8英寸碳化硅这一目标稳步迈进,届时将更好地满足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源及能源等市场对碳化硅日益增长的需求。
预计到2030年,随着ADAS、智能座舱等技术的普及,高端芯片市场将迎来新的增长点。然而,短期内,产能过剩问题仍将是行业的主要挑战。
日本罗姆半导体公司更换了其首席执行官(CEO),这一决定是由于公司面临财务困难和经济挑战。罗姆半导体预计在2024财年将出现60亿日元的净亏损,这是自2012年以来公司首次遭遇全年亏损......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认为该新规难以实现,并质疑其技术可行性。现有技术条件下,要求车辆在时速高达62英里/小时(约10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自动刹停并避免碰撞几乎是不可能的。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2025年,智能驾驶技术迎来了全民普及的曙光。昨晚,吉利汽车在一场盛大的AI智能科技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加入比亚迪和长安汽车行列,成为自主车企中第三个普及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企业。发布会的核心亮点在于吉利
小米宣布全球首发光学预研技术——小米模块光学系统,同时发布官方宣传视频。简单来说,该系统是一个磁吸式可拆卸镜头,采用定制M4/3传感器+全非球面镜组,带来完整一亿像素,等效35mm焦段,配备f/1.4
插播:历时数月深度调研,9大系统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决策到产品方向、项目资源的全维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又一地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图1 采用自上而下方法实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编者荐语特征提取是计算机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01摘要近年来,电子控制单元(ECU)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便利功能,而是将多种功能整合为一体。因此,ECU 拥有比以往更多的功能和外部接口,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也
国际电子商情讯,昨日(3月3日)晚间,TCL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以115.62亿元收购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A股市场又一起百亿并购2025年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得到有效抑制,而只对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差分电路的电路构型    上图是差分电路。    目标处理电压:是采集处理电压,比如在系统中像母线电压的采集处理,
前不久,“行家说三代半”报道了长安汽车采用氮化镓OBC车载电源(点击查看)。近期,比亚迪、广汽埃安两家车企又相继公布了氮化镓应用进展:比亚迪&大疆:车载无人机采用氮化镓技术3月2日,比亚迪、大疆共同发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 来源:时光沉淀申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