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RISC-V指令集的高性能CPU似乎正在变多,比如现如今Jim Keller所在的这家公司造的CPU就是基于RISC-V,本文就来谈谈RISC-V的高性能CPU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

虽然我们此前就多番探讨过现阶段RISC-V尝试入侵高性能计算市场的可能性,但起码现在提到RISC-V,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仍然是嵌入式应用。

其实RISC-V在高性能市场的探索,能够列举的例证还是比较多样的,不仅是这个市场前一阵比较热的Veteran。这次我们来看看另外一家准备在RISC-V高性能计算领域一展拳脚、而且算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企业Tenstorrent。

这家公司现在的CEO是鼎鼎大名的Jim Keller;另外很多人应该知道,前一阵Raja Koduri从Intel离职后准备搞自己的初创公司,但与此同时他也是Tenstorrent的董事会成员之一;是不是感觉这公司还挺有花头的?借着Tenstorrent的芯片路线图及技术规划,我们也能更进一步搞清楚RISC-V未来在HPC市场的可能性,以及AI芯片的发展趋势。

 

RISC-V核的超宽微架构

最早听说Tenstorrent,我们普遍说这是个做AI芯片的公司,但在去年的RISC-V Summit峰会上,Tenstorrent的CPU首席架构师Wei-han Lien特别谈到了自家在做的CPU产品,核心代号Ascalon。这是个基于RISC-V指令集、乱序执行超标量CPU,着力于AI与服务器的高性能市场。

其实能看到这家公司出现包括Wei-han Lien和Jim Keller在内的名字,应该就很容易想见,CPU甚至已经是Tenstorrent的重头戏了。Jim Keller暂且不提,Wei-han Lien曾经在AMD、PA-Semi、苹果都扮演芯片设计的重要角色。Tom's Hardware在报道文章中说,此人参与了苹果A6、A7,甚至是M1 CPU微架构设计工作。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油管看一看Wei-han Lien在去年RISC-V Summit峰会上的主题演讲。他谈到两个点给我们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其一是推出CPU的出发点应当在于辅助AI芯片(所谓companion CPU)。所以Tenstorrent的自研架构CPU最重要职能就是“CPU for AI Computation”。

原因也很简单,“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在AI计算中,CPU扮演着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训练(training)方面。”Lien说,“有人知道数据中心AI训练过程中,CPU功耗多少吗?不是10%,也不是20%,时间和功耗都超过了50%,包括CPU对数据的预处理和后处理。”后文会谈到,Tenstorrent将Ascalon CPU核心集成到AI芯片上的方案。

其二是Lien谈了为什么在指令集上选了RISC-V,而不是Arm。他说在2021年加入公司时,对ML处理器的companion CPU做评估,他去找了Arm询问能否支持某种特定的数据类型,Arm的答复是不行。据说Arm对于这种程度的支持需要2年时间的内部讨论和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磋商。所以RISC-V很快成为新选择——Tenstorrent的AI芯片选择的companion CPU IP就来自SiFive。

后续Tenstorrent又需要性能更高的CPU,于是就决定自己设计,也就有了Ascalon。HWcooling前不久发布的评论文章认为,Ascalon的超宽架构设计和苹果芯片很像。我们来看看Ascalon的一些设计大方向。

Tenstorrent的Ascalon核心具体为64bit的RV64ACDHFMV指令集架构,也就是说支持矢量指令集扩展——这在RISC-V世界来得算是比较迟的。

整体微架构前端8-wide解码(之前在谈Veteran的RISC-V超宽微架构时我们就提到了,其RISC-V核前端选配了8-wide取指),每周期能处理8个RISC-V指令——这个宽度和苹果Firestorm的设计就类似了。

另外Ascalon架构有6个整数ALU,2个分支执行单元;而load/store三条管线还是比苹果现行方案少了1个的(load/store分配情况未知),load/store队列深度比较深,但具体是多少未知;

核心有2条FPU管线,用于浮点运算,并同时用作SIMD矢量单元——位宽256bit。其实就这个数字来看,SIMD吞吐仍未达到x86服务器平台竞品的程度——虽然光看纸面位宽和管线数字并不可靠。

国外媒体还提到Tenstorrent采用了“先进的TAGE分支预测器”;cache容量情况未知,但“L1显然会和苹果的128KB, 8-way associativity类似”;“从指令cache取指应当为32bytes/cycle”;还有一些关键信息未知,例如ROB深度,有一定概率与苹果芯片的思路相似,即比较高的乱序度。则核心的IPC理论上就会很理想,不需要太高的频率。

演讲中,Lien提到目前工程师已经在搞RTL和物理设计,右下角那张图就是die photo。下面两张图给出了核心设计的难度、模块化方案、如何做性能建模等等...本文不再做展开,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演讲视频。

 

128核心的集群组成chiplet

实际上,根据decode解码宽度,Tenstorrent准备了5个不同的CPU IP,面向不同的应用:是同一方案的不同规模实施。按照解码宽度和性能,做了如下切分:

从2-wide解码,到8-wide解码,达成不同的PPA目标,也就面向不同的应用:涵盖了边缘设备、客户端PC、HPC高性能计算等,似乎还有一些更基础的应用。其实就核心层面就做这么多种设计,多少就有点IP公司的意思了——授权IP的确也是这家公司的盈利模式之一,后文会谈到。

当Ascalon核心组成集群(cluster),多核方案形如上图所示——一个集群可以配8个Ascalon核心(也就是最大8-wide的那个核心);集群内12MB共享集群cache;此外走向集群外部fabric的CHI coherency bus带宽230GB/s;也有non-coherency bus,230GB/s,面向加速单元。

Lien特别提到,共享集群cache和scratchpad memory相关的存储一致性方案,“不仅让Ascalon核心非常适用于常规服务器的高性能核心,而且很适合用于AI计算”。

基于核心集群可以构成128个核心的设计(AEGIS Chiplet系统架构),作为AI的companion CPU集群。整个系统切分成了4块,每一块都是cc-NUMA(cache coherency non-uniform memory access)结构,Lien的原话是“fully coherency system”。

整颗chiplet本身配有die-to-die接口,ppt上只提到了针对可扩展性达成“充足的带宽”。后面Lien在介绍Black Hole系统的时候,似乎有提到双芯(dual-chip)的2TB/s die-to-die带宽。

上述方案以IP的方式对外提供授权(包括RTL、hard macro,甚至GDS(Graphic Data Stream));另外从国外媒体的报道来看,Tenstorrent也出售chiplet、机器学习加速卡,或者包含CPU和ML加速单元的解决方案,而且还卖服务器系统。

就说这个业务模式还真是多样化,作为IP供应商,又自己卖chiplet、卖芯片,还做系统,那是和不同层级的客户达成了竞争关系的。不过这也不是咱要讨论的重点。

实际上,就Tenstorrent出售的芯片和系统,上述CPU核心主要还是为AI服务的。

 

用作AI芯片的companion CPU

所以接下来我们谈谈Tenstorrent的AI芯片。过去2年,这家公司分别推出过Grayskull和Wormhole,详细配置情况如下图所示。这两款AI处理器很自然地需要搭配主CPU,系统层面产品形态是作为板卡插在Tenstorrent自己的服务器里面的。在Wormhole这代产品上,4U的Nebula服务器内有32块Wormhole板卡,6KW功率达成Int8的12 PFLOP算力。

不过这两颗芯片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上图中的Black Hole是这家公司的首款“CPU+ML解决方案”。注意看图中,除了标记“T”的加速单元(名为Tensix),右边还有标记为绿色“C”的CPU核心——这部分就是companion CPU。

不过Black Hole所用的14个CPU核心,用的是SiFive的X280——外围的8通道GDDR6、1200Gb/s以太网连接、32 lane PCIe Gen 5就不多谈了。今年Tenstorrent最新的PPT似乎更新了时间线,即上述所有产品均延后一年,所以Black Hole对应于2023年,Grendel对应于2024年。

规划中的Grendel就会用上前文提到的来自Tenstorrent自己的Ascalon核心,也就是自研RISC-V CPU,前端8-wide解码那个。这颗芯片的AICPU chiplet都会选择3nm工艺——这可能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应用尖端制造工艺RISC-V芯片

这张示意图画得还是挺有趣,AI加速单元是基于2D torus NoC互联,连接DDR内存(不支持HBM),连接RISC-V CPU,以太网用于扩展,当然还有PCIe连接。值得一提的是,因为Tenstorrent的角色定位,可能最终产品选择不同IP是存在灵活性的,比如说DRAM控制器、PHY之类的选配,据说Tenstorrent未来准备开发自己的内存控制器,现在用的还是三方的方案。

从今年Tenstorrent公布的框图来看,多chiplet方案的确让Grendel看起来就是个大规模芯片。Tom's Hardware在文章中说,实则基于业务需求以及经济性考量,这颗芯片的AI chiplet部分(也就是那一堆Tensix单元)可以用3nm工艺,或者也可以用Black Hole的chiplet,甚至也可能CPU部分就继续用SiFive X280。chiplet之间通讯如前所述可达成2TB/s的带宽。

最后来谈一下Ascalon或者其他RISC-V CPU用在这样的AI芯片里,具体要干什么。实际上,Tenstorrent的CPU并不是单纯用于AI流程控制的,而是可以替代x86的主CPU。其职能涵盖了虚拟化、安全、系统管理、计算内核调度设置。

在用作辅助AI计算时,价值自然就包括了数据预处理,预防训练数据overfeeding之类的问题;还有当CPU的矢量单元比较强悍时,对于整个处理器适配未来的算法会很有价值,或者说CPU是整颗芯片弹性化的体现方式之一。另外两者之间的协同,也体现在了包括互连通讯与存储等的CPU微架构设计里,那么compiler要在加速器和CPU之间做计算迁移也会很容易。这都是Tenstorrent自己要做CPU,且基于RISC-V的原因所在。

软件栈,以及系统搭建为服务器产品的部分这里就不谈了,毕竟我们这篇文章其实就是看一看当RISC-V指令集用于HPC时,CPU架构大概会长什么样的。不过其实在系统层面,Tenstorrent还考虑到大规模集群计算,需要做数据迁移势必要用到DPU的问题——毕竟这已经是个共识了;Tenstorrent就说RISC-V在此也成为相当棒的选择...

整体上,看一遍Tenstorrent的RISC-V CPU设计,仍有种对于具体应用而言,技术层面究竟选择何种“指令集”都不是什么重点,而在于设计和实施方案的感觉。而阻断x86和Arm成为其选择的原因并不在于指令集本身,而在于RISC-V开源体现出的灵活性。这大概也更便于Jim Keller这类人去施展拳脚。虽然就外围存储、互联的堆料看来,可能还是不能直接与英伟达硬碰硬,但灵活性和成本可能会是重要优势项。

当然Grendel这颗3nm AI芯片毕竟也还没有做出来,目前也还不清楚CPU的IP授权业务开展情况如何——其实就像前文提到的Tenstorrent的业务模式比较奇特,他们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又同时是竞争对手。比如SiFive既为其CPU提供IP,同时后代产品又直接形成了竞争对手关系。所以业务开展如何还有待观察。

不过那么多大佬入局,还是让Tenstorrent这家公司在开局成为了惹人注目的焦点。起码RISC-V未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角色之一已经不会再有疑问,而且绝对不光是低功耗和嵌入市场。

责编:Illumi
您可能感兴趣
最近收到一款Jetson Orin Nano Super开发套装,我打算拿它来做个简单的AI应用开发...在没有任何AI应用和嵌入式应用开发经验的基础上...主打传说中的零代码开发~
这一新指导政策不仅反映了中国在芯片产业中减少对外依赖的战略意图,也体现了RISC-V架构在中国芯片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潜力。
“祖冲之三号” 具备105个可读取比特和182个耦合比特,处理量子随机线路采样问题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5个数量级,超过谷歌2024年10月公开发表的最新成果6个数量级。
目前英特尔采取了“产能匹配”策略,即需确保“投资节奏与市场需求一致”,避免过度投入导致产能闲置。这番说辞或意味着英特尔面对巨大财务压力作出了不得已的战略调整。
微软还强调,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限制了美国向许多快速增长且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出口关键AI组件,破坏了特朗普政府的两项优先事项:加强美国的AI领导地位以及减少美国近万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Ocelot是AWS与加州理工学院合作开发的,集成了两个堆叠在一起的小型硅微芯片。 AWS表示,该芯片的设计可将与纠错相关的成本降低多达90%。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3 月 5 日,据中国经济网报道,近日有传言毛京波即将卸任莲花中国总裁,调整至海外市场。莲花汽车内部人士证实了此事:“毛总(毛京波)已经有几天没有出现在办
倒计时1天,『2025年行家说开年盛会(第8届)取势行远·LED显示屏及MLED产业链2025年蓝图峰会』明天正式启幕。本届开年盛会特设「2025年产品/技术/市场蓝图计划」、「COB」、「MiP及玻
插播:历时数月深度调研,9大系统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决策到产品方向、项目资源的全维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又一地
‍‍据“龙岩发布”3月5日消息,蓝天LED显示屏产业链生产项目一期装修已完成50%,预计3月底可完工,4月初试投产。加入LED显示行业群,请加VX:hangjia188图源:龙岩发布据介绍,蓝天LED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01摘要近年来,电子控制单元(ECU)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便利功能,而是将多种功能整合为一体。因此,ECU 拥有比以往更多的功能和外部接口,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也
DeepSeek的崛起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一场从“机器语言”到“人类语言”的范式革命,推动了AGI时代到来。各个行业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为企业数字化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不同企业在落地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得到有效抑制,而只对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差分电路的电路构型    上图是差分电路。    目标处理电压:是采集处理电压,比如在系统中像母线电压的采集处理,
高通又放大招了!3月3日,也就是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第一天,高通正式宣布,推出自家的最新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解决方案——高通X85。高通X85对于高通X85的发布,行业早有关注。因为高通的手机So
 点击上方蓝字➞右上「· · ·」设为星标➞更新不错过★2025 年 3 月 12 日至 14 日  连续 3 晚 19:00 - 20:30德州仪器电力全开 为您带来 “高效 DC-DC 转换器的设
在3月4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发布消息称,将于4月13日举行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赛,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将同期举行。会上表示,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