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将工艺节点从5nm推向3nm,今年下半年更预计推出升级版3nm工艺的N3E。业界预期,在苹果采用3nm工艺生产其智能手机芯片,将刺激安卓手机跟进,改变智能手机的竞争局面。

宣言要在去年下半年启动3nm节点的台积电,罕见于去年12月29日举行台南科学园区3nm量产暨扩厂典礼。在三星基于Gate-All-Around(GAA)架构启动3nm芯片制造的六个月后,台积电已成功运用相对成熟的FinFET晶体管架构,成功将工艺节点从5nm推进到3nm。

据多间媒体报导,苹果已经包下台积电第一代3nm N3工艺的首批量产芯片。报导指出N3工艺的良率预期将在2023年下半年推升到80%。届时如AMD、英特尔(Intel)及高通等台积电其他客户,也计划采用其3nm工艺生产芯片。

N3使用非常复杂24层、多重图案(multi-pattern)的极紫外光(EUV)显影工艺,密度更高而可提供更高的逻辑电路密度。另一方面,升级版的N3E则使用相对简单、19层单一图案(Single-pattern)的显影工艺,更容易投入生产,成本也更低;与N3相比,其功率消耗更少,频率也更快。

台积电总裁魏哲家预期3nm在量产的五年后,将有机会创造超过1.5兆美元的生意。不过就现在来说,相较台积电N5、也就是其5nm晶圆代工价格16,000美元,N3得付出的成本为20,000美元。这也是为何除了苹果之外,其他芯片开发商仍在等待更具成本效益的N3E的部分原因。

相较在2020年推出的5nm节点工艺,台积电表示其N3工艺的逻辑电路密度将提升60~70%,在节省30~35%功率消耗的同时还能提升15%的效能。这边需要注意的是,台积电升级版的N5,苹果称之为4nm,本质上生产的仍为5nm的芯片。从增强的5nm前进到3nm,将带来显著的益处,包括更低的功耗极更高的电路密度,并能在相同面积下,增加60%甚至更多的芯片逻辑和快取。

3nm将跃升智能手机的主战场

苹果用于预期在今年下半年发表的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手机的系统单芯片(SoC)A17,将使用台积电的3nm技术。苹果前一代iPhone 14 Pro及Pro Max的A16芯片,是使用台积电的4nm工艺,而这个3nm技术相较于4nm,预期带来35%的功耗改善。

据多间媒体的报导,苹果也预计今年上市的MacBook Air,内部使用的M3芯片也会采用台积电的3nm工艺制造。同样的,预计2024年上市的MacBook Pros内部M3 Pro及M3 Max芯片,也预计会使用台积电的3nm工艺。

苹果是台积电最大客户,其占台积电整体营收25%,传出有意包下台积电所有N3产能。另一方面,苹果在先进智能手机芯片的主要竞争者,包括高通及联发科技,选择要等待台积电预计于今年下半年发表的N3E工艺。值得一提的是,苹果投入自制SoC是被整合到自己的终端产品,高通跟联发科技则只能靠芯片获利,这也可能是为何像这类智能手机处理器的供应商,会希望等待更具经济效益的N3E推出。

图1:台积电第一个3nm N3工艺相较5nm工艺,同样的功率消耗下可提升15%的效能,相同速度下亦可提升30%的效率。 (来源:台积电)

这样的趋势下,无疑会将安卓(Android)手机在2024年及之后,同样采用3nm的芯片,并更进一步扩大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先地位。与此趋势不同,传出采用三星3nm工艺的三星Exynos 2300芯片,很可能尚未用于其最新上市的Galaxy S23或其他Galaxy系列的高阶手机。

图2:N3E工艺节点被预期将在2023年下半年投入商用。 (来源:台积电)

在智能手机之外,像是AMD、NVIDIA等为电竞等应用提供图像处理器(GPU)的供应商,也在关注台积电的N3E工艺。

亚利桑那厂启动

从技术的角度,台积电在迅速发展的3nm工艺工艺上进展顺利,目前为止在N3工艺的升级上也稳健前行。一名台积电高层称N3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魏哲家也说,3nm工艺将比5nm工艺带来更高的获利。然而,3nm的问世却刚好同时遭遇台积电在新地区的扩产,以及其供应链在国际贸易限制及制裁下的困境。

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宣布“全球化已死”的言论时,道尽台积电新晶圆厂订单背后紧张的局势。魏哲家更是对地缘政治冲突吐露不满,据他的说法,这导致台积电无法在全球销售晶圆。

台积电亚利桑那州新厂在2020年宣布将于2024年开始生产4nm芯片,随后将建立第二座晶圆厂预计2026年投入3nm芯片生产。这意味着美国将紧跟中国台湾,在三年多后拥有3nm的制造工艺,两年多后拥有台积电4nm工艺技术。值得一提的是,台积电正在美国及其他地区扩大其制造厂区时,仍承诺将最好的芯片制造技术留在中国台湾。

兆元产业

台积电计划今年投入320~36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满足日益增长的晶圆代工需求,其中七成预算用于7nm以下的先进工艺。虽然台积电的2nm技术将以GAA架构为基础,并将在2025年左右推出,不过在可预见的未来,3nm工艺看起来更像是其主要的先进工艺节点。

媒体报告称,台积电已逐步扩大3nm工艺的月产能,预计今年3月将可望达45,000片。根据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的说法,3nm工艺的良率与前几世代相同的制造周期相比,已可相提并论。由此来看,加上苹果成为第一间采用此先进工艺的芯片开发商,意味台积电3nm的工艺技术正走在对的路径上。

尽管只有苹果作为唯一的消费者,使这间半导体巨头来自N3节点的营收仅占整体的个位数,不过仍达数十亿美元。一旦升级版的N3E于今年下半年问世,其他瞄准高效能运算(HPC)及智能手机应用的大型芯片开发商加入3nm竞争行列,当所有资金到位,它很可能在几年内摇身为价值上兆美元的生意。

(参考原文:TSMCs 3-nm progress report: Better than expectedby Majeed Ahmad)

责编:Luffy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
随着先进芯片设计格局的迅速演变,新的验证和确认方法变得至关重要。众多前沿设计由系统公司在先进的工艺节点下完成,具有大量的逻辑门,并依赖于复杂的片上网络、SRAM池以及精密的电源、时钟和测试架构。
业界正从“引线框架”设计转向在具有复杂布线图案的多层电路衬底上安装IC,这一转变推动了对先进IC衬底的需求,并催生了对新型绝缘材料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电源管理芯片(PMIC)的集成化和小型化程度不断提高。从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供应商的角度来看,加快PMIC设计需要在三个主要领域进行创新:效率、可靠性和上市时间(TTM)。
人工智能的兴起和数据中心日益增长的需求极大地吸引了人们对光子集成电路和硅光子技术的关注。
芯片设计作为一种独立的、与外界隔绝的活动已不再可行。随着复杂性不断提高,几何尺寸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高,功耗越来越低,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扔到墙外”的传统心态必须改变。
2.5D和3D集成研究旨在突破内存与处理单元间的数据传输瓶颈。为解决这一瓶颈,研究人员将内存堆栈放置得更靠近芯片,并在硅中介层上实现不同裸片和内存单元的异构集成。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3 月 5 日,据中国经济网报道,近日有传言毛京波即将卸任莲花中国总裁,调整至海外市场。莲花汽车内部人士证实了此事:“毛总(毛京波)已经有几天没有出现在办
小米宣布全球首发光学预研技术——小米模块光学系统,同时发布官方宣传视频。简单来说,该系统是一个磁吸式可拆卸镜头,采用定制M4/3传感器+全非球面镜组,带来完整一亿像素,等效35mm焦段,配备f/1.4
千万级中标项目5个,百万级中标项目12个。文|新战略根据公开信息,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5年2月,国内发布35项中标公告,披露总金额超15527.01万元。(由新战略移动机器人全
回顾2024年,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并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展望2025年,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解读产业格局,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行家说三代半与行家极光奖联合策划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编者荐语特征提取是计算机
回顾2024年,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并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展望2025年,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解读产业格局,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行家说三代半与行家极光奖联合策划
从上表可知,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40强PCB企业总营收约416.7亿美元,同比增长7.6%。其中,营收排名第一位的是臻鼎科技(36.05亿美元),排名第2~5位的分别是欣兴电子(26.85亿美元)、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即可报名参会!往期精选《2024年度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即将发布!2024年,36家移动机器人企业融了超60亿元2024移动机器人市场:新玩家批量入场,搅局还是破局
‍‍近几年,随着Mini/Micro LED技术的高速发展,LED产业呈现几大发展趋势,如LED显示间距持续缩小、LED芯片持续微缩化、产品、工艺制造环节更为集成,以及RGB 封装与COB 降本需求迫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 来源:时光沉淀申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