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火箭高达120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生产的最大最重的运载火箭,重达1700万磅(约合771万公斤),体积与重量都大大超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过去用于登月的火箭或美国目前所拥有以及未来规划的所有火箭。SpaceX希望未来制造1000艘星舰,用于往来于地球与火星、月球,运送人员和物资,开展“移民火星”计划。

北京时间4月20日(周四)晚间,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德州布朗斯维尔(Brownsville)首次发射“星舰”超重型运载火箭,但是火箭从发射架上点火升空后数分钟后发生爆炸解体,未能达成其余的实验里程碑目标,火箭残骸随即坠落在墨西哥湾水域。

SpaceX在社交媒体上也确认了这一结果,表示在火箭分离阶段前出现了快速且计划外的解体。公司团队将审阅相关数据,为下一次实验做准备。

(截图自:SpaceX官方推特)

有史以来最大最重的运载火箭

资料显示,“星舰”官方全称为“星舰深空火箭系统(Starship Deep-Space Rocket System)”,火箭高达120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生产的最大最重的运载火箭,重达1700万磅(约合771万公斤),体积与重量都大大超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过去用于登月的火箭或美国目前所拥有以及未来规划的所有火箭。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希望未来制造1000艘星舰,用于往来于地球与火星、月球,运送人员和物资,开展“移民火星”计划。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经预订了一枚“星舰”火箭来执行下一次的登月任务。而世界上一些亿万富翁也已经预订了座位,要搭乘“星舰”做一次环月旅行。

“星舰”运载火箭技术非常先进,被称为未来型火箭。箭体用不锈钢制造,因此可以重复使用,不仅可以大幅节省成本,而且可以在一次发射后很快用于下一次发射任务。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较为小型的猎鹰系列运载火箭就早已实现重复使用的目标。

“星舰”火箭几年前曾经进行过一次局部发射试验,火箭升空好几英里,而且成功对箭体进行了着陆回收。不过这次进行的是首次全箭体综合发射试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原计划将其发射升空,然后进行环球飞行。由于这是该款运载火箭的首次发射试验,因此火箭上没有搭载人员或卫星。

星舰分为两个部分,星舰载客飞船和超重型火箭,未来两者皆可重复使用。火箭系统第一级助推器被称为“超重型(Super Heavy)推进器”,第二级被称为“星舰”飞船,其中“超重型推进器”高达70米,直径9米,使用液态甲烷/液氧推进剂。火星大气中的甲烷令SpaceX有朝一日可以在火星上为星舰补充燃料。

按照之前公开的信息,在最佳的预设情境中,火箭发射升空3分钟后助推器应该从箭体剥离,达到轨道速度。在首次飞行测试中并不会进入近地轨道,而是在地表上空约150英里(约240公里)处向东飞行,独自飞越大西洋、非洲南端和印度洋,整个飞行预计仅持续90分钟后重返大气层,最后在夏威夷考艾岛(Kauai)附近的太平洋上降落。虽然助推器和飞船仓都可以回收重复利用,但这一次SpaceX不会进行回收。

这项发射试验原本定于美东时间本周一上午进行,但是在点火发射前夕,工程师发现在燃料加注的过程中出现“压力阀门冻住”, 导致火箭助推器的增压出现问题,被迫推迟至周四。

从发射到爆炸全程

根据美联社的报道,当“星舰”火箭满载着超过4500公吨推进剂,从德州新建的博卡奇卡海滩发射场点火升空时。许多民众在与被封控的发射场隔海相距几公里的南帕德里岛上观看发射实况,而且在火箭点火升空之时,很多人大喊,“起来,宝贝,起来!”从发射现场升腾起的烟雾,也能感受到火箭推力的威压。

(截图自:视频直播)

密密麻麻的火箭助推器特写。

(截图自:视频直播)

火箭的姿态开始有些不对劲,在空中出现翻滚。

(截图自:视频直播)

发射后约4分钟,星舰整体在空中解体爆炸。

(截图自:视频直播)

据悉这是因为故障,助推器没有从箭体剥离导致的。

马斯克和工作人员并未沮丧

值得一提的是,在火箭爆炸之后,现场的SpaceX员工并没有表现出沮丧的情绪,纷纷鼓掌庆贺,因为这次发射已经达到了“火箭升空,不损伤发射台”的最低目标。他们在Twitter表示,“好像首飞还不够精彩,团队将继续审查数据,并努力进行下一次试飞。”

现场督战的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面对镜头挤出了一个微笑,至少他“火箭别炸发射架”的预期还是达成了。

在财联社之前的报道中也提到,马斯克在星舰首飞前一直试图降低外界的期望,特别强调担忧推力超强的火箭发动机可能把发射台炸了。星舰由33台“猛禽”( Raptor)发动机提供动力,其推力将超过1600万磅(约合7257吨左右),大约是目前纪录保持者土星5号火箭的两倍。

马斯克曾自泼冷水,预测“星舰”首飞成功率50%,暗示“星舰”可能在第一次轨道级试飞尝试时爆炸。

对于这次发射最终能否成功,SpaceX在发射前也曾表示,通过这样的测试,成功取决于我们能学到多少,随着SpaceX迅速推进“星舰”的开发,这将为未来提供信息并提高成功的可能性。SpaceX还说,“星舰”是有史以来最大、最具能力的火箭,将使我们能够实现人类外出探索星际的共同愿景。

在发射后,马斯克也抽空更新了社交媒体,对SpaceX团队表达祝贺之余,强调此次为“数月之后的下一次测试”学到了不少知识。

(截图自:马斯克推特)

为什么马斯克对于“学到很多”如此执着?星舰的发射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但关系到马斯克的火星梦,还会影响美国的重返月球计划。

时隔50年,美国宇航局(NASA)越来越接近于重返月球,而SpaceX在这项任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重返大气层将考验飞船的空气动力学操纵的能力,以及隔热能力,以承受它在垂直穿过大气层时产生的强烈摩擦。马斯克说:“飞船将像流星一样驶来。这也是它未来多次飞行的漫长旅程的第一步。更多的助推器已经在发射场待命,用于未来的试飞。”

星舰的下一步还有哪些目标? 

虽然SpaceX公开强调“今天测试的成功之处在于我们学到了什么”,但留给科学家们实现稳定星际投送的时间表依然紧张。

在此之前,星舰经历了多代技术迭代,原型机一边爆炸一边“出炉”,一路试错一路更新,将马斯克用互联网思维造火箭的想法发挥到极致。目前,星舰系统拥有多个版本,包括测试版、登月版、环月旅行版、货运版、加油版等等。

2021年,SpaceX获得NASA授予的一份价值29亿美元的合同,将使用星舰帮助NASA重返月球,这将是NASA自1972年以来的首次登月。此外,去年11月,星舰还获得了另一份合同,成为“阿耳忒弥斯”4号任务的一部分。

NASA曾选定星舰执行阿耳忒弥斯3号(Artemis III)的载人登月任务,如果这个项目没有被取消的话,理论上的最早发射时间就在2025年初。在此之前,SpaceX首先需要证明星舰具备稳定投送地球轨道的能力。更具有挑战性的是,如何证明星舰有稳定飞向月球的能力。

星舰系统设计用于送宇航员和货物到地球轨道、月球、火星和更远的地方,它可以携带100人进行长时间星际飞行,也可以发射卫星和太空望远镜,帮助建立月球基地。“星舰”飞船未来还可以在地球上实现一小时内点对点运输,最大时速27000千米/时。

NASA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使用了上世纪70年代为航天飞机所设计的硬件,如果说SLS代表了政府传统的火箭设计方法,那么“星舰”则象征着太空飞行的现代化、商业化。在前往火星的飞行途中,“星舰”飞船可在近地轨道利用“燃料飞船”(本质上是没有窗户的“星舰”飞船)补充燃料,使得100吨的运输可以一路到火星。SpaceX还建了146米高的火箭发射塔,支持火箭集成、发射和捕获“超重”火箭助推器。由于“星舰”未来将可重复使用,预计运行成本将远低于SLS。

2022年2月,在德州博卡奇卡召开的“星舰”发布会上,马斯克说,“星舰”飞船6-8小时就可以重复使用,这样一天就可以发射3次,“超重”火箭助推器发射6分钟后就能返回,大约每小时就能发射一次。快速重复使用也意味着降低成本,“每次飞行可能只需几百万美元,甚至最少可能只要100万美元。”马斯克说,按照太空标准来衡量,这个价格低得离谱。

不过受制于该飞船的重量,SpaceX需要在飞船围绕地球轨道飞行时就为其配送燃料——可能需要十几次发射,才能满足一艘星舰飞船跨越地月38万公里距离的需求。

顺便一提,星舰的发射结果对特斯拉的股价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周四开盘大跌近8%的主要原因是早些时候发布的Q1财报。经历多轮降价后,特斯拉的Q1利润率出现收窄,但公司暗示接下来还会继续降价。

责编:Luffy
您可能感兴趣
这不仅验证了国产自研高压抗辐射SiC功率器件的空间适应性及其在航天电源中的应用,还对SiC功率器件综合辐射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
从运算放大器、逻辑功能芯片到高端处理器等基本抗辐射器件已经存在多年,并提供多种辐射耐受等级。尽管抗辐射是必要条件之一,仅靠器件本身并不足以保证整个电路的抗辐射性能。
低空司的具体职责包括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协调有关重大问题等。
长征十二号火箭的成功首飞不仅填补了我国没有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空白,也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发射场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开启了中国商业火箭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新篇章。
美国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对F-35战斗机项目发出强烈批评,称在无人机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继续制造有人驾驶的战斗机是“傻子”的行为。
这六个试点城市初步确定为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航空产业和无人机技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综合实力。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3 月 5 日,据中国经济网报道,近日有传言毛京波即将卸任莲花中国总裁,调整至海外市场。莲花汽车内部人士证实了此事:“毛总(毛京波)已经有几天没有出现在办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图1 采用自上而下方法实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01摘要近年来,电子控制单元(ECU)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便利功能,而是将多种功能整合为一体。因此,ECU 拥有比以往更多的功能和外部接口,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也
国际电子商情讯,昨日(3月3日)晚间,TCL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以115.62亿元收购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A股市场又一起百亿并购2025年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即可报名参会!往期精选《2024年度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即将发布!2024年,36家移动机器人企业融了超60亿元2024移动机器人市场:新玩家批量入场,搅局还是破局
前不久,“行家说三代半”报道了长安汽车采用氮化镓OBC车载电源(点击查看)。近期,比亚迪、广汽埃安两家车企又相继公布了氮化镓应用进展:比亚迪&大疆:车载无人机采用氮化镓技术3月2日,比亚迪、大疆共同发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来源: 逍遥设计自动化申
高通又放大招了!3月3日,也就是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第一天,高通正式宣布,推出自家的最新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解决方案——高通X85。高通X85对于高通X85的发布,行业早有关注。因为高通的手机So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 来源:时光沉淀申明:感
 点击上方蓝字➞右上「· · ·」设为星标➞更新不错过★2025 年 3 月 12 日至 14 日  连续 3 晚 19:00 - 20:30德州仪器电力全开 为您带来 “高效 DC-DC 转换器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