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本土元器件分销龙头中电港发布上市招股说明书 。招股书信息显示,中电港本次拟将募集资金15亿元,其中9.06亿元投入电子元器件新领域应用创新及产品线扩充项目,2.05亿元投入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和3.88亿元投入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项目。
3月16日,证监会同意中电港等10家主板企业IPO注册,沪深主板各5家。10家公司均在3月14日提交注册,计划募资合计174.39亿元。
4月10日,中电港在深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 001287),成为全面注册制下首批主板上市企业之一。其发行价格为11.88元 / 股,开盘股价为 31.00 元,截至发稿前最新股价为40.30元。
开启主板注册制后的首批上市公司
据央视财经报道,4月10日也是开启主板注册制以后的首个开盘日,首批10家企业上市仪式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连线举行。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注册制改革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根本性的,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发行上市制度,经受住了市场检验、交易退市等关键制度创新成效显著。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服务功能大幅提升,市场结构和市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市场活力和市场韧性明显增强,给市场参与各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此前,A股市场已在科创板和创业板试点了新股发行注册制,而今天包括中电港在内,上市的10家公司将是第一批在主板注册的公司。未来的新股上市,不论沪市还是深市,都将在注册制的框架下完成。这也标志着,A股市场的注册制已从此前的试点,平稳过渡到了全面推进的阶段。
与此同时,主板的部分交易规则也将发生变化,需要引起投资者的高度重视。今日起,主板股票部分交易规则有所变化,券商也对APP的交易功能进行了优化。
截至发稿,主板注册制首批10只新股上市首日集体高开,其中中电港开涨超160%。
本土元器件分销商龙头的新“起点”
中电港董事长 周继国表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落地,是我国证券市场迈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将能够更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资源分配功能,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使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中电港有幸成为全面注册制首批主板上市企业,深感荣幸。”
根据《国际电子商情》统计,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1-6月的报告期内,中电港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71.83亿元、260.26亿元、383.91亿元和250.95亿元,最近三年公司营业收入连续破百亿且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9.47%;实现净利润分别为8590.48万元、31931.75万元、33675.42万元和18536.46万元,公司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保持持续增长,连续多年位居本土元器件分销行业前列。
“中电港既是产业老将,又是资本市场新兵。上市是中电港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起点’,我们将继续传承有激情、敢担当的拼搏精神,坚持‘为客户服务,与伙伴共享’的经营理念,持续做大做优做强,努力打造元器件供应链生态圈;保链护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周继国说到。
根据财报显示,2022年中电港营收为43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83.9亿元增长12.79%;净利为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37亿元增长18.96%。
技术和客户资源的优势
中电港是行业领先的元器件应用创新与现代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始终专注于消费电子、通讯系统、计算机、工业电子、汽车电子等多个下游应用领域。依托三十余年产业上下游资源积累、技术沉淀、应用创新,以及高素质人才队伍和专业技术知识的储备,已发展成为涵盖电子元器件分销、设计链服务、供应链协同配套和产业数据服务的综合服务提供商。
一方面,中电港通过“FAE+AE”的模式,为客户配备完善的工程师队伍,在客户进行产品开发面临难点时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以帮助客户显著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时间,对客户产品设计开发形成推动性支持。
另一方面,当上游原厂推出新产品时,中电港研发团队能迅速理解产品技术并加以运用,以最快的速度为客户供应适当的创新产品解决方案,最大化地发挥产品线组合的最佳性价比,在满足客户对研发时效性要求的同时,帮助原厂进行产品的快速推广,实现上、中、下游三方共赢的局面。
同时,中电港通过定制开发ERP、EDI系统,自主开发或二次开发OA、BI、WMS等经营管理系统,以及“艾矽易”电商平台、“芯查查”产业数据引擎,完善公司内部信息化管理水平,并着手数字化转型升级规划。
此外,中电港还通过建设“大平台”,不断拓展与产业上下游及高校院所、投资机构等资源合作,助力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的建设和产业创新创效;并通过建设产业社群、举办创新设计大赛、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沙龙等方式,与高校、创客、初创企业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持续积累产业链资源库、知识库、人才库,为公司创新提供动力源泉。
截至2022年6月末,中电港共拥有15项专利权、1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均系公司在开展分销业务过程中,加强应用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在上游原厂资源方面,截至2022年6月末,中电港已获得126条国内外优质的授权产品线,其中有7家授权厂商来自全球排名前列的20家IC设计制造企业,授权分销产品线数量位居行业前列。公司授权原厂资源不仅包括 Qualcomm(高通)、AMD(超威)、NXP(恩智浦)、Micron(美光)、ADI(亚德诺)、Renesas(瑞萨)、Nvidia(英伟达)等国际品牌,还包括紫光展锐、长江存储、华大半导体、澜起、豪威科技、兆易创新、长鑫存储、圣邦微、矽力杰、思瑞浦等国内品牌,覆盖从CPU、GPU、MCU 等处理器到存储器、射频器件、模拟器件、分立器件、传感器件、可编程逻辑器件等完备的产品类别。
在下游电子产品制造商方面,中电港也拥有超过5000家交易客户,深度覆盖消费电子、通讯系统、工业电子、计算机、汽车电子、安防监控、人工智能等众多领域,为包括消费电子领域的小米、传音、创维、美的、海尔、海信,通讯系统领域的中兴、移远通信,工业电子领域的浙江中控、雷赛智能,计算机领域的华硕,汽车电子领域的比亚迪、华阳集团,电子制造领域的富士康等全球知名电子信息产业客户提供多维度、高附加值的电子元器件应用创新与现代供应链综合服务。
模式创新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从而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新型经济形态。“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3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0%。未来,数字经济还将继续加深与三大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为电子信息产业带来广阔市场需求。
近年来,中电港积极创新业务模式,拟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公司通过构建电子元器件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以电子元器件应用创新为驱动,聚焦网信系统、人工智能、智慧视觉、智慧音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精专业”应用领域,提出了平台服务与专业驱动相结合的新分销模式。
来源:中电港最新招股书
具体来看,中电港以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为核心,辅以非授权分销业务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并积极探索电商模式;通过“亿安仓”开展非授权分销业务和供应链协同配套服务,为上中下游企业提供安全、敏捷、高效的仓储物流、报关通关等综合性协同配套服务;通过“萤火工场”开展硬件设计支持与技术方案开发等设计链服务,以技术服务和应用创新为依托,聚焦重点行业与产品线,为分销业务增长和上下游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通过“芯查查”开展产业数据服务,以海量的电子元器件、设计方案和市场信息,为行业用户提供电子元器件信息查询、选型替代、技术方案、产业资讯等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至2021年,中电港“设计链、协同配套及产业数据服务等”毛利率分别为49.09%、44.54%、43.68%。这些高附加值业务,为公司未来业绩成长带来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在中电港最新招股书中显示,本次募投项目主要为“电子元器件新领域应用创新及产品线扩充项目”、“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电子元器件新领域应用创新及产品线扩充项目”主要针对网信系统、智慧视觉、智慧音频、智慧网关等领域的电子元器件产品进行应用创新研发,以及加大对 AMD(超威)、Nvidia(英伟达)、Maxlinear(迈凌)、Renesas(瑞萨)等核心产品线的资金投入。通过项目的实施,一方面中电港产品将更加贴合市场的需求,提升产品所附带的附加价值,另一方面下游需求缺口将被有效填补,进一步扩大公司的市场份额。
“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则是以中电港现有的信息化系统为基础,结合公司运营管理的需求以及行业形态变化的需要,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主要通过招募信息技术人员,改善现有运营管理系统,在完善公司内部数字化运营体系的同时,打造产业数据引擎,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项目建成后,公司数字化战略布局将得以实现,市场影响力将显著增强,高效的智能信息化系统将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奠定稳固基础。
未来,中电港将继续以“大平台+精专业”为核心,全力打造以电子元器件为核心的电子元器件应用创新与现代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持续推动网信系统、人工智能、智慧视觉、智慧音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业务领域的应用创新成熟落地;连接产业上下游,探索产业生态运营模式,全面提升对产业链的覆盖能力以及对下游行业的应用技术实力,加快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进程,助力电子信息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