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智能的BEST TECH Day 4月7日在武汉举行,参与者比预想的多了很多,据称有上百家合作伙伴代表参与,包括东风、一汽、长安、江淮、三一重工、合创汽车等。下图为部分合作伙伴。
《电子工程专辑》记者全程参与了此次科技日,分享几大科技日看点。
看点一:7nm智能汽车芯片武当C1200,全新产品线瞄准智能跨域计算
这款7nm的全新产品线“武当”系列必须成为第一大看点,和之前的华山系列面向不同的场景:
- 华山系列,面向自动驾驶场景,华山系列A1000芯片能够很好地支持最新的BEV算法,满足L3及以下自动驾驶场景的需求。
- 武当系列,面向跨域计算场景,武当系列作为业内首个智能汽车跨域计算芯片平台,能够完美覆盖座舱、智驾等智能汽车内部多个不同域的需求,具有多域融合的能力。
C1200是武当系列的第一款芯片,预计将在今年内提供样片,有望推动电子电气架构进一步发展。点击这里查看具体参数及应用场景。
C1200能够灵活支持行业现在和未来的各种架构组合,单颗芯片满足包括CMS(电子后视镜)系统、行泊一体、整车计算、信息娱乐系统、智能大灯、舱内感知系统等跨域计算场景。单记章透露,武当系列得到了众多主机厂和Tier1专业的需求输入和指点,所以能更好地完善芯片定义,目前与黑芝麻战略级别合作的车厂及Tier1已经提前锁定了项目的合作。
黑芝麻产品副总裁丁丁指出,C1200带给车厂的意义不是节流而是开源,例如能够把软件的价值更快的带给客户。
一方面边际成本降低、供应链不再短缺;另一方面A1000在工具链和软件方面的开发可以复用,使得开发成本摊薄。这些都有望给C1200带来从质变到量变的成本降低,黑芝麻智能CMO杨宇欣指出。
看点二:黑芝麻定位的变化——从“自动驾驶芯片的引领者”升级为“智能汽车计算芯片的引领者”
黑芝麻智能这两个定位仔细品还是变了很多。
单记章提到,2023年高性价比芯片已成为市场主流。在这一趋势下,他把黑芝麻的发展战略定位分为三步:
- 第一步聚焦自动驾驶芯片和解决方案,实现产品的商业化落地,形成完整的技术闭环;
- 第二步根据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趋势,拓展产品线覆盖到车内更多计算场景,形成多产品线的组合;
- 第三步将不断扩充产品线覆盖更多汽车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基于黑芝麻智能芯片的多种汽车软硬件解决方案和服务。
基于此,黑芝麻智能的公司定位将从“自动驾驶芯片的引领者”升级为“智能汽车计算芯片的引领者”,公司发展正式迈入第二阶段战略目标。
在单记章看来,核心计算芯片是电子电气架构发展的引擎。
看点三:性价比带来发展新技术底气,行泊一体全面量产
未来3-5年L2,L2+,L2++高阶辅助驾驶将作为智能车辆标配持续占领市场,黑芝麻智能目前能够实现支持10V(摄像头)NOA功能的行泊一体域控制器BOM成本控制在3000元人民币以内,支持100T以上的物理算力。
而且,黑芝麻表示今年内成本还有机会进一步下探。
在技术日现场,《电子工程专辑》看到了不少公司发布的基于A1000的行泊一体方案。
支持行泊一体能交付量产的很难,单SoC支持行泊一体的华山二号A1000芯片已经开启全面量产,杨宇欣对今年的预期是出货量几十万片。
看点四:华山SOM核心板开发者计划
黑芝麻开发了基于华山二号A1000芯片的边缘计算AI模组华山SOM,并推出核心板开发者计划,点击这里查看详细计划。
整体而言,华山开发者计划除核心SOC外,还包括内存、电源管理和高速接口等,可以配合不同规格的底板,满足不同高要求应用场景的需求,安全性能稳定。
对于所有开发者套件客户或基于华山SOM开展项目合作的客户,黑芝麻智能均会提供完整的核心板及参考底板的硬件设计方案。在基础软件层面,黑芝麻智能可提供完整的内核代码和SOC级别的技术支持,全力协助客户进行全程的产品开发和调试。
华山SOM上已成功移植了目标检测、点云、语义分割、双目、人体姿态、人脸识别等多类算法模型,实现了包括ADAS、BSD、DMS、环视等在内的车载应用。
对于暂时不支持的算子,黑芝麻智能可进行定制化开发,并提供第三方算法移植的技术支持,黑芝麻智能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刘卫红表示,“华山SOM产品本身的成熟度已经可以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有多家客户基于华山SOM 开发者套件完成了样件开发,正在快速实现量产。”
看点五:L2到L3级别自动驾驶的渗透率迅速上升
单记章谈道,如今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开始走向成熟,2023年以前L3级别的自动驾驶将会开始量产和批量落地。
在现场,《电子工程专辑》也看到了不少采用A1000+英飞凌TC397,或者A1000+S32G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平台的成熟的demo。英飞凌科技智驾底盘市场总监郗蕴侠表示,下一代英飞凌TC4系列,可以完美搭配给下一代武当芯片。
从技术角度看,自动驾驶需要综合各种技术,而包括视觉、雷达和导航地图等技术,能够实现L3及以上的自动驾驶功能落地。
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格局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在乘用车领域,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市占率首次达到50%,到2025年,L2到L3级别自动驾驶的渗透率将会超过70%。
目前黑芝麻智能已经获得了多个头部车企量产定点,包括东风汽车、江淮汽车、吉利汽车等,但具体车型还要看车场的考量。杨宇欣表示,国内自动驾驶行业的量产经验都不成熟,这是一个和车企相互成长的过程。但今年,将会有搭载A1000芯片的车型陆续亮相。
现在,行业已从一味追求高指标或者高性能的自动驾驶的功能模块,转向兼顾性能与性价比。性价比一定是未来推动智能汽车规模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