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专辑讯 近日,有消息传出,紫光集团有可能会接手格芯位于四川成都的烂尾晶圆厂,而交换条件是,成都同意出资投资紫光集团。
成都政府找上紫光集团的原因,除了是中国本土企业外,还因紫光集团丰富的相关晶圆厂的运作经验。根据当时格芯成都工厂的员工透露,该晶圆厂内根本没有设备,相当于是一个闲置的烂尾建筑。
格芯成都自2018年10月被取消项目投资后,占地1000多亩地的“格芯成都”项目就一直在寻找接盘者。不过晶圆厂的设备价值都是百亿元以上,基础管理设施、地基、厂房等要求标准要求级别非常高。据悉,该厂房的大部分基础设施都有问题,需要做全面、系统的评估,因此闲置如今,也没有消息称有人要接盘的。
2016年,在格芯CEO Sanjay Jha的支持下,格芯计划在中国建厂,先后与南京、重庆、成都等地接洽。在2016年5月与重庆市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欲与重庆市政府成立合资企业,在中国新建一座12英寸的晶圆厂。不过后来,该项目最终落地到成都,当时计划投资规模拟超过100亿美元。
2017年5月,格芯宣布在成都建造12英寸晶圆厂,成为大陆西南部首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成都晶圆厂分为二期建设,一期为成熟制程(180nm/130nm),预计2018年底投产,2期建设则是22FDX FD-SOI制程,预计2019年第4季投产,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物联网、智能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
针对成都格芯的停摆,业内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格芯要把自己新加坡厂内老旧甚至已经淘汰的8英寸二手设备拿到成都格芯,用设备折价入股,但没和成都市政府谈妥。另一种是格芯8英寸二手设备在海关被拦下了,原因是与申报的12英寸设备不符,没有通关。当时厂房都已经建好了,员工们都等着设备运进来大干一场,无奈合作断裂,生产线一直停滞。
2020年5月,成都格芯接连下发3份通知,宣布公司因经营情况彻底停工停业,遣散了仅剩的74名员工后,占地千亩的厂房也彻底空置。
紫光集团在2022年7月经历过一场破产重组,两家原股东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及北京健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部退出,战略投资人“智路建广联合体”设立的控股平台北京智广芯控股有限公司承接紫光集团的100%股权。
根据紫光集团重组方案,战略投资人采用“存续式”重整模式,紫光集团多年积累的产业布局和核心技术得以完整保留;智路建广联合体作为本次重整的战略投资者,600亿元资金将全部用于向债权人清偿,还拿出紫光集团下属三家上市公司市值230亿元的流通股票按市价抵债,最后安排剩余部分留债延期清偿;债权人按需求选择三种清偿方案,获得了95%-100%的超高清偿率,实现利益最大化。
紫光集团距重组还不到一年的时间,至于是否接盘格芯成都,还有待后续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