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AutoForecast Solutions统计,2022年全球汽车产业因芯片短缺问题,减产了450万辆新车。而2023年芯片短缺依旧将影响汽车产量,预计减产将达300万辆。由于需求旺盛,预计2023全年,汽车芯片仍将是芯片行业中为数不多的严重短缺的细分领域之一。

从2020年末就开始的汽车芯片短缺现象,到2023年似乎还未有减缓的趋势。近日,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最新数据,截至1月15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已累计减产约21.91万辆汽车,其中亚洲其他地区的减产量为17.01万辆,约占全球减产量的78%。

当前,汽车已进入了电动化+智能网联的时代,新能源、智能化、自动驾驶等领域趋势带来了庞大的半导体需求。同时,汽车智能+电动化带动了整体产业链构的升级,汽车芯片含量和重要性都在成倍提升,预计汽车半导体占比汽车总成本在2030年会达到50%,将成为汽车新的利润增长点。

实际上,除了需求大幅增长之外,芯片产能的增长没有完全匹配汽车需求的增长也是汽车芯片短缺的重要原因。

从设计目标、工作环境、设计寿命以及生产制造等方面来看,车规级芯片具体应用面临更多的限制。比如,消费类芯片主要考虑性能、功耗和成本,车规芯片还会综合考虑可靠性、安全性、一致性和长效性。消费类芯片一般满足0-70℃环境温度,而车规芯片要满足-40-105℃的使用温度要求。消费类产品一般不超过5年;汽车设计寿命是10-15年,汽车芯片寿命也要按此设计。汽车芯片在制造和封装测试上比消费电子要求相对高。

真正的车规级芯片一般需要通过可靠性测试认证+功能安全流程认证+功能安全产品认证 ,才能算完全满足车规认证中的所有要求,才算是“车规级芯片”。 因此,需求大幅上涨和芯片供给不足导致出现了持续近三年的汽车芯片短缺现象。

汽车芯片持续短缺也从供应链厂商方面得到了印证。芯片架构提供厂商Arm最近表示,自2020年以来,Arm的汽车业务营收增长了一倍多,并且Arm在刚过去的2022年总营收增长35%至27亿英镑。目前,市场支持电动汽车、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内娱乐等功能的车用电子,成长速度比智能手机、数据中心等其他部门还要快。

英飞凌CEO汉贝克最近也表示,完全的自给自足绝对无法实现。汉贝克还表明了将启动大规模投资的想法,且表示车载半导体和用于电气控制的功率半导体等非尖端产品持续供不应求。

据德州仪器、英飞凌、瑞萨等汽车芯片大厂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各大公司的汽车业务营收增长均有较为不错的数据,并且各大厂商均认为汽车内部的长期增长趋势非常显著,能够提供强劲的结构性增长机会。

相对供应链厂商显著的业绩增长表现,汽车厂商则是另一番景象。近期,日本汽车大厂本田因芯片短缺,已于2022年12月宣布,位于日本的一座工厂将在2023年1月上旬持续进行减产、产量将缩减20%。

据AutoForecast Solutions统计,2022年全球汽车产业因芯片短缺问题,减产了450万辆新车。而2023年芯片短缺依旧将影响汽车产量,预计减产将达300万辆。由于需求旺盛,预计2023全年,汽车芯片仍将是芯片行业中为数不多的严重短缺的细分领域之一。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曾在在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GIV2022)上表示,预计在2030年,中国汽车芯片市场的规模将突破290亿美元,且数量也将达到1000亿-2000亿颗/年,需求呈现出爆发性增长。

目前,汽车电子被视为继手机之后的半导体产业新风口,增长潜力较大。这导致半导体产业链均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了汽车芯片,国际汽车半导体龙头企业都在大幅地扩充产能,士兰微、国芯科技等多家国内公司车规级芯片已经出货,多家汽车芯片概念股也披露了车“芯”新进展。

台积电首席执行官魏志刚近日在电话会议上表示:“汽车需求持续增长,目前我们可能仍无法100%供应他们所需的晶圆,但情况正在改善。我们预计短缺将很快得到缓解,预计今年汽车发货量将再次增长。”

整体来看,虽然芯片供应在逐步恢复,但短缺情况在短期内不会缓解。恩智浦全球销售执行副总裁RonMartino最近就表示,车用、工控等市场需求仍相当强劲,预计车用MCU芯片会持续吃紧,且会是全面性的吃紧。 

责编:Jimmy.zhang

  • 我认为,智能网联及单车智能信息感知,应标配万向碰撞传感芯片。
    除自身遇险被动应对外,其网联信息交互,可防止大规模连环相撞( 近期,郑州黄河大桥就撞了300多辆 )。
    显然,事故车况态势感知,很重要。当标配传感器后,乘客的辅助安全更有保障( 有时你不撞人,人撞你 )。而传感器的本能响应,对内,包括触发一系列辅助安全动作( 比如:中控解锁,打开天窗,四窗同降,高压电跳闸等,防止漏电触电起火等,泛指司机失去意识乘客之绝望… )。其系统性响应补救,充分调动资源,把险情降到最轻,把事态引向利我的方向发展,那怕仅仅是打开双闪灯,也能防止再追撞被挤压,你好我好都好。
    对外,遇险智能网联信息交互,云动态发布,公开险情( 精确到秒、座标、地段、相撞数量,实质是点对点、点对线或点对面,利用科技手段,支持动态导航、地图显示及语音诱导等综合电子设备介入 ) 。对事前预警,事中补救,事后驰援等,带来积极的技术效果。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此次是 C-IASI 2024 年测评车型第一次结果发布,共涉及 8 款车型,包括理想 MEGA、宝马 i5、埃安昊铂 HT、小米 SU7、丰田卡罗拉锐放、极氪 007、理想 L6、江淮瑞风 RF8。这 8 款车型包括 3 款 SUV、3 款轿车、2 款 MPV,其中 6 款为新能源汽车。
东芝的IEGT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一种增强型的IGBT。因为1993年东芝基于注入增强(Injection Enhanced)结构IGBT注册了IEGT这个专利名称,所以此后东芝此类型的IGBT产品都称为IEGT……
按照芯联集成的说法,这次并购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芯联集成对芯联越州的控制力,并利用上市公司的技术、客户和资金优势,重点支持碳化硅、高压模拟IC等新兴业务的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三项智能网联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大众汽车集团首次考量关闭位于德国的工厂,是一家大型汽车厂和一家零部件厂。大众汽车工会表示,将“强烈抵制”大众汽车董事会的计划。据悉,大众集团拥有约680,000 名员工,此次裁员将被迫终止自1994年以来实施的就业保障计划,就是截至2029年不裁员。
根据第三方机构Yole Group报告,电动汽车中牵引逆变器对功率的要求最高,其中用到的碳化硅、IGBT晶圆数也最大,如果对电动车的功率器件进行细分,可以看到全碳化硅模块占比高达90%以上……
• 得益于西欧、关键亚洲市场和拉丁美洲市场的增长,以及中国品牌的持续领先,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在2024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了48%。 • 荣耀凭借其在西欧特别强劲的表现,成为最大的贡献者,成为该地区排名第一的品牌。 • 摩托罗拉的Razr 40系列在北美和拉丁美洲表现良好,为其手机厂商的出货量贡献了三位数的同比增长。 • 我们预计,头部中国手机品牌厂商的不断增加将至少在短期内抑制三星Z6系列在第三季度的发布。
AI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对先进封装技术的需求,在高密度,高速度,高带宽这“三高”方面提出了严苛的要求。
奕斯伟计算2024首届开发者伙伴大会以“绿色、开放、融合”为主题,从技术创新、产品应用、生态建设等方面,向开发者、行业伙伴等相关方发出开放合作倡议,加速RISC-V在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和应用落地,共同推动RISC-V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生态创新和产业发展。
2024年 Canalys 中国云计算渠道领导力矩阵冠军厂商分别是:阿里云、华为云和亚马逊云科技(AWS)
在全球智能手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谁能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谁就占据了主动权。一直以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都是,苹果专吃高端,其他各大厂商分食全球中低端市场。但现在市场正在其变化。根据Canalys最
文|萝吉今年下半年开始,国内新能源市场正式跨过50%历史性节点,且份额依然在快速增长——7月渗透率破50%,8月份破55%……在这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下,新能源市场占比最高的纯电车型,却在下半年
‍‍近期,IC 设计大厂联发科宣布了2024年上半年度的员工分红计划,与8月份薪资一起发放。据外界估算,按照上半年税前盈余约648.66亿新台币(约 144.42 亿元人民币)进行估算,此次分红总额接
近日,又一国产SiC企业宣布实现了主驱突破,并将出口海外。据“行家说三代半”的追踪统计,自2022年起,国内主驱级SiC器件/模块开始在多款车型中得到应用,尤其是2024年,本土供应商的市场份额显著上
8月28-30日,PCIM Asia 2024展在深圳举行。“行家说”进行了为期2天的探馆,合计报道了200+碳化硅相关参展企业(.点这里.)。其中,“行家说”还重点采访了骄成超声等十余家企业,深入了
今日碎碎念由于所租的共享办公空间政策的调整,上周我和我队友又搬到开放共享空间了。所以,也就有了新同桌。从我的观察来看,新同桌们应该基于AI应用的创业型公司。之所以想起来叨叨这个,是因为两位新同桌正在工
近日,3个电驱动项目迎来最新进展,包括项目量产下线、投产、完成试验等,详情请看:[关注“行家说动力总成”,快速掌握产业最新动态]青山工业:大功率电驱项目下线9月5日,据“把动力传递到每一处”消息,重庆
随着汽车智能化升级进入深水区,车载ECU(域)以及软件复杂度呈现指数级上升趋势。尤其是多域、跨域和未来的中央电子架构的普及,以及5G/V2X等车云通信的增强,如何保障整车的信息与网络安全,以及防范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