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寸OLED并非在性能上“无敌”,不仅要面临不断迭代升级的LCD在性价比上的竞争,未来还要面对Micro LED的降维式的技术打击。因此,京东方都可以选择任何技术路线,但不必急于做选择,静待哪种技术路线更可能“开花结果”即可。这或许也适用于包括TCL华星在内的其他中国液晶面板厂商。

一直以来,大尺寸OLED技术路线因上游材料、设备等问题仍未真正落地。

12月1日,在2022世界显示产业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演讲时表示,成渝(成都和重庆)可以继续建设第8代OLED面板生产线。从产线布局来看,成渝地区是京东方重点布局的区域,且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链配套体系。这是否意味着京东方将在该地区布局大尺寸OLED产线?

今年4月,就有消息称,京东方计划在成都建设用于IT的第8.6代OLED生产线,预计2024年底开始量产。对此,京东方在投资者平台回应称,正在进行战略、市场、技术等方面的评估。

图片来源:京东方官网

从技术路线来看,大尺寸OLED主要有W-OLED、QD-OLED、印刷OLED三种技术路线。但目前来看,三种技术路线均非“最佳路线”,即使目前相对最成熟的LG Display的W-OLED技术路线也因成本过高,未能真正盈利,而且其他面板厂商还需规避LG Display众多W-OLED技术专利。

实际上,相对三星显示、LG Display、TCL华星,京东方似乎没有明确的技术路线,尽管其曾表示,一直在WOLED和印刷OLED持续投入,且在合肥的实验线上进行技术、工艺、量产效率、成本对比评估,但我们仍然无法判断其会优选哪一种技术路线。那么,如果京东方投建大尺寸OLED产线,会更倾向于选择哪种技术路线?

多种技术路线之争

相对其他显示面板市场,LG Display几乎垄断了大尺寸OLED市场。

LG Display主要技术路线是“白光+CF”的折中技术路线,虽能生产出的大尺寸蒸镀W-OLED具有轻薄、画质、柔性等优势,但是材料利用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与同尺寸液晶面板价差过大。目前,LG Display投入量产的广州8.5代OLED面板工厂,主要生产超高清48英寸、55英寸、65英寸、77英寸等大尺寸OLED面板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解决大尺寸OLED存在的“色偏”和寿命期等问题,2021年12月,LG Display发布了画质升级的次世代OLED电视面板“OLED.EX”。据悉,“OLED.EX”面板搭载自发光有机发光元件上结合重氢技术(Deuterium)和个性化算法(Personalized Algorithm)的EX技术。这种创新产品比目前OLED面板的画面亮度高出30%,且可生动地呈现自然色彩。不过,三星却通过一纸专利诉讼,直接“废”了LG Display的“OLED.EX”面板技术。

而三星显示因中小尺寸OLED带来的丰厚利润,一直未将大尺寸OLED作为发展重点,直到近几年才推出与LG Display类似的大尺寸OLED折中方案——QD-OLED。目前QD-OLED仍处于技术爬坡阶段,尽管具有色域优势,但仍有技术和量产性的问题,比如要克服蓝光寿命和量子点材料问题,成本也仍然很高。

除了提升QD-OLED良率之外,三星显示还在探索其他技术路线,比如今年5月,三星显示从德国Cynora购买了81项美国专利,并在6月购买了57项韩国专利、81项美国专利,主要涉及OLED材料相关专利;11月初,又从日本富士胶片购买了42项专利,主要涉及Oxide TFT(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将对其Oxide TFT技术进行补充与强化,用于大尺寸OLED技术开发。

TCL华星则把印刷OLED技术作为未来大尺寸OLED量产技术的主要开发方向。2018年,TCL科技就在广州牵头组建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旗下广东聚华投建广州4.5代印刷OLED试验线,研发出31英寸QD-OLED、31英寸电致发光二极管(QLED)、31英寸可卷曲印刷OLED、65英寸8K印刷OLED等。

从技术路线来看,印刷OLED是一种低成本方案,而且结合量子点技术,可以制成QD-OLED的器件,进一步提高色域。不过,印刷OLED也有诸多技术挑战,需要从背板、材料、工艺、设备、设计、系统等进行系列技术攻关,即需喷墨印刷设备、可溶性OLED材料及墨水、喷墨印刷技术、薄膜封装技术、氧化物TFT背板技术以及驱动补偿技术等方面的全方位配套。今年6月,TCL科技回复投资者关于t8项目进展问题时表示,“目前t8项目处于技术论证阶段。”

另外,日本JOLED也是印刷OLED技术路线的坚定践行者,其在印刷OLED领域具有全球领先地位,与TCL华星也签订了联合开发协议。

不过,除了LG Display之外,其他面板厂商还未有大规模出货,大尺寸OLED产线投资计划也一再推迟,主要原因在于各大技术路线仍不理想。

“多方押注”未明确技术方向

在大尺寸OLED技术路线上,京东方似乎没有明确的技术方向,而是“多方押注”,对W-OLED、印刷OLED均有相关技术布局。

据悉,京东方早在2017年就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油墨、油墨印刷的OLED边框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这项印刷OLED专利,通过增加一定比例的消光剂以及增稠剂,并对混合液进行加热处理,解决了现有的油墨印刷边框与偏光片的贴附效果不佳、固化温度高的问题。

今年5月,京东方在2022年显示周展出的OLED面板具有800尼特峰值亮度、150尼特全屏亮度、120Hz刷新率和99% DCI-P3覆盖率等显示特性,与LG Display的WOLED 面板一致。该面板则基于W-OLED工艺制造。

今年6月,市场研究机构DSCC在一份报道中宣布,京东方正准备将用于电视的大型OLED面板商业化,准备商业化的OLED电视尺寸共有五种,从55英寸到95 英寸不等。同时,该机构还指出,京东方决定在中国合肥的第8代(2200mm×2500mm)B5 研发生产线上试产电视用OLED面板,还预计今年的出货量约为30万台。但试产技术路线没有明确的信息。

此前也有消息称,京东方将选择半切水平沉积方式作为第8.6代OLED沉积技术,即也是W-OLED技术路线。

目前,京东方在合肥搭建了蒸镀W-OLED、印刷OLED试验线,研发出全球首款55英寸8K印刷式OLED、95英寸8K W-OLED、55英寸8K印刷式AMQLED等。

相对而言,蒸镀W-OLED相比于印刷OLED或QD-OLED方式更为成熟,不过京东方内部一直在探讨大尺寸OLED产线投资事宜,但评估之后发现不赚钱,风险高,一直没有敲定。

DSCC还曾在报告中指出,预计2023年将不会产生电视和监视器用大尺寸OLED面板相关的设备投资。虽然预计2023年相关设备投资为0,但企业将在2024年支出20.11亿美元,其中喷墨打印OLED设备的投资占比将为76%。

如果以该机构预测作为参考,那么就可能代表2023年大尺寸OLED产线投资仍不会出现。这也很大程度上代表各大面板厂商包括京东方对大尺寸OLED技术路线仍“举棋不定”,还需时间来验证各自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京东方技术路线猜测

尽管LG Display、三星显示、TCL华星都有明确的技术路线,但均非全力押注到各自的技术路线上,仍对其他技术作了相关技术布局,比如LG Display、TCL华星都对QD-OLED技术做了相应的技术探索。不过,在京东方身上,我们似乎难以看到其主要技术路线,从上文表述的京东方相关动态就可以发现。

然而,如果跳出纯技术层面的挑战,从供应链、知识产权以及相关政策,或许能得出一些确定的结论(仅个人观点)。

从未来可能的竞争合作关系来看,三星显示和TCL华星更容易形成联盟关系。据悉,三星是TCL华星11代面板线项目的合资股东,其以10亿美元的价格将在苏州的LCD工厂,出售给TCL科技旗下的TCL华星,也是希望可以让TCL进一步在液晶面板上建立规模化竞争优势,同时也让三星拥有更加稳定的液晶面板供应,以配合其OLED战略转移计划。

实际上,除了液晶面板之外,三星显示和TCL华星还在OLED领域进行相关合作,比如TCL华星COO赵军就曾在媒体访问中称,三星今年3月份发行的GalaxyA73所用柔性OLED屏都是由TCL华星提供。同时,QD-OLED和印刷OLED均需用到印刷工艺,在技术路线具有一定共通性,比如喷墨打印设备、量子点材料。

从三星通过专利诉讼废除LG Display的“OLED.EX”面板技术来看,两者是没有合作的可能。而LG Display则有可能与京东方合作,通过W-OLED技术专利许可获得一定的资金的支持,加快W-OLED技术路线的开发,进一步壮大W-OLED技术阵营。如果这一联盟关系确立,那么将改变大尺寸OLED竞争格局。

正如Omida显示研究高级总监David Hsieh所说,“三星显示可能不希望LG Display和京东方合作紧密,而京东方可能不乐见三星显示和TCL华星光电联盟过于紧密。从现在开始,这四大集团之间将随时发生合作和竞争关系,任何一方的策略调整都将对面板产业生态与面板供应链产生质变。”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韩国近期已将半导体、显示器等技术指定为“12大国家尖端战略技术”。那么,中韩面板厂的合作深度则可能面临政策层面的挑战。

另外,如果京东方选择W-OLED技术路线,还需OLED蒸镀设备的支持,而这一关键设备一直被与三星显示“交好”的佳能tokki所主导,可能会跟6代OLED产线一样,需排队等待关键设备。当然,日本ULVAC以及韩国厂商也可以开发相关OLED蒸镀设备,但需得到终端用户的认可,比如苹果就更青睐佳能tokki蒸镀机设备,这可能会决定IT应用的8代OLED面板产线投资动向。

但毫无疑问,在当前政治地缘关系以及企业自身利益考量的影响下,中国面板厂商是难以优先获得OLED蒸镀设备的。因此,京东方要选择W-OLED技术路线,就要接受“陪跑”的角色。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京东方是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厂商,其需要为庞大液晶面板产能寻找更多的突破口,加上MiniLED背光的导入,已经让液晶显示屏拥有赶上OLED部分性能的实力,甚至在一些性能上实现赶超。那么,对于一个仍在缓慢成长的大尺寸OLED市场,京东方是否值得倾力投入呢?印刷OLED是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呢?短期的大尺寸OLED市场是否值得放弃呢?

个人认为,大尺寸OLED并非在性能上“无敌”,不仅要面临不断迭代升级的LCD在性价比上的竞争,未来还要面对Micro LED的降维式的技术打击。因此,京东方都可以选择任何技术路线,但不必急于做选择,静待哪种技术路线更可能“开花结果”即可。这或许也适用于包括TCL华星在内的其他中国液晶面板厂商。

责编:Jimmy.zhang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 oled在未來也不可避免的會成爲白菜價產品,我看好印刷oled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9月10日,苹果发布了一系列新品,包括iPhone 16系列手机、Apple Watch Series 10智能手表和AirPods 4耳机。发布会后网上响起了一片吐嘈声,带着这些吐槽,我们来看看这次苹果到底有没有新玩意……
一直听说x86指令集天生做不了低功耗,真的是这样吗?这篇文章着重谈谈酷睿Ultra二代是怎么考量低功耗的,有没有可能做到低功耗...
Intel昨天正式发布了酷睿Ultra 200V系列新品,也就是面向轻薄本的Lunar Lake处理器,而且本月底就要出货了。在PC处理器市场竞争日益严峻的现在,Lunar Lake还有过人之处吗?
有关“微信可能不支持iPhone16”的传言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有网友称:“说实话,微信和苹果相争的话,我觉得苹果赢不了一点。微信不可替代,苹果随便换。”
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实现微增,达到4430万台,增长率为0.2%。尽管市场整体增长放缓,但部分厂商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依然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报告显示,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4,17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4.3%,净利润率达到13.2%,净利润达到551亿元,同比增长18.17%。
• 得益于西欧、关键亚洲市场和拉丁美洲市场的增长,以及中国品牌的持续领先,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在2024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了48%。 • 荣耀凭借其在西欧特别强劲的表现,成为最大的贡献者,成为该地区排名第一的品牌。 • 摩托罗拉的Razr 40系列在北美和拉丁美洲表现良好,为其手机厂商的出货量贡献了三位数的同比增长。 • 我们预计,头部中国手机品牌厂商的不断增加将至少在短期内抑制三星Z6系列在第三季度的发布。
AI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对先进封装技术的需求,在高密度,高速度,高带宽这“三高”方面提出了严苛的要求。
奕斯伟计算2024首届开发者伙伴大会以“绿色、开放、融合”为主题,从技术创新、产品应用、生态建设等方面,向开发者、行业伙伴等相关方发出开放合作倡议,加速RISC-V在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和应用落地,共同推动RISC-V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生态创新和产业发展。
2024年 Canalys 中国云计算渠道领导力矩阵冠军厂商分别是:阿里云、华为云和亚马逊云科技(AWS)
在全球智能手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谁能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谁就占据了主动权。一直以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都是,苹果专吃高端,其他各大厂商分食全球中低端市场。但现在市场正在其变化。根据Canalys最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德州仪器全球团队坚持克服挑战,为电源模块开发新的 MagPack™ 封装技术,这是一项将帮助推动电源设计未来的突破性技术。  ■ ■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马拉松运动员,Kenji K
文|德福很多去成都旅游的朋友都有个疑惑——为什么在成都官方的城市标志上看不到熊猫,而是一个圆环?其实这个“圆环”大有来头,它被唤作太阳神鸟,2001年出土于大名鼎鼎的金沙遗址,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历史。0
据市场调查机构Allied Market Research的《单晶硅晶圆市场》报告指出,2022年单晶硅晶圆市场价值为109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201亿美元,2023年~2032年的复合年均
在当今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AI Agent正以其独特的方式重塑着企业的生产运营方式。澜码科技作为AI Agent领域的先行者,其创始人兼CEO周健先生分享了对大模型与AI Agent发展现状的深刻
在德国柏林举行的IFA 2024上,AMD计算和图形业务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Jack Huynh宣布,公司将把以消费者为中心的RDNA和以数据中心为中心CDNA架构统一为UDNA架构,这将为公司更有
会议预告向世界展示中国最具创新力、领导力和品牌化的产品与技术!9月27号,“第6届国际移动机器人集成应用大会暨复合机器人峰会”将在上海举行,敬请关注!逐个击破现有痛难点。文|新战略半导体行业高标准、灵
8月28-30日,PCIM Asia 2024展在深圳举行。“行家说”进行了为期2天的探馆,合计报道了200+碳化硅相关参展企业(.点这里.)。其中,“行家说”还重点采访了骄成超声等十余家企业,深入了
随着汽车智能化升级进入深水区,车载ECU(域)以及软件复杂度呈现指数级上升趋势。尤其是多域、跨域和未来的中央电子架构的普及,以及5G/V2X等车云通信的增强,如何保障整车的信息与网络安全,以及防范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