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发布至今,RISC-V已经历了12年的发展。在2016年正式引入中国市场后,经过短短6、7年的市场化,很多中国公司已经走在了RISC-V产业的前列。
11月29日,中国RISC-V产业联盟(China RISC-V Industry Consortium,CRVIC)换届选举大会暨二届一次会员大会在上海召开,线上线下共118名会员代表出席大会。经大会选举,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博士继续担任联盟理事长。
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博士
11月30日,在第二届滴水湖中国RISC-V产业论坛上,戴伟民回顾RISC-V刚开始在中国推广时表示,“我们过去一直说芯片产业的自主可控,特别是CPU类别。但反应比印度、俄罗斯和欧盟都要慢,这是因为世界上所有的CPU架构必须得到政府部门多年的支持和资助才能发展起来。”在开源的RISC-V架构突然出现后,大家起初都有些犹豫:“到底RISC-V能不能起来?”
2018年7月,上海市经信委成为国内第一个旗帜鲜明出台支持RISC-V相关政策的政府机构。同年9月,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推荐芯原作为首任理事长单位牵头成立“中国RISC-V产业联盟”。
上海市集成电路协会秘书长郭奕武
上海市集成电路协会秘书长郭奕武表示,短短10天内,紫光展锐、华大、 华米、君正等50多家公司,复旦、交大、同济、电子 科大、东南、中国科大等近10家重点大学,华芯投资上海分公司和上海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等机构加入中国RISC-V产业联盟,并于2018年9月20日,在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的会议室举办中国RISC-V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同年10月在上海博雅酒店举办中国RISC-V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大会。
截至目前,中国RISC-V产业联盟共有150+家会员单位。联盟秉承“开放、合作、平等、互利”的原则,在搭建产业交流平台、推动RISC-V科教、推动会员单位的协同发展、寻求政策资源支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逐渐形成贯穿IP核芯片、软件、系统、应用等环节的RISC-V生态链,获取“政、产、学、研”各界对于RISC-V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郭奕武表示,2021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了2578亿元,增长近25%,约占全国的20%,行业企业数量达1300多家,吸引了全国近40%的集成电路人才。“集成电路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是指令集。RISC-V具有精简、低功耗、模块化、可扩展等技术优势,近几年来RISC-V生态体系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的崛起,成为半导体产业以及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兴应用领域的重要创新焦点。”
戴伟民博士表示,要像推动“松山湖论坛”一样推动滴水湖RISC-V论坛。据悉,芯原主导的松山湖论坛从2011年开始,截至今年已经举办了12届,每年向业界推介优秀的国产芯片,并在第二年复盘推荐芯片的量产情况。12年来,松山湖论坛推荐的芯片量产率达到92%,共推介了73家公司,15家已上市,1家已过会,上市率达22%。
去年滴水湖论坛推介了10款国产RISC-V芯片,其中9款实现了量产,唯一一款尚未量产的因为属于加密芯片,还在认证中。
从2015年全球RISC-V基金会成立至今,成员数量已经超过3100多家,包括谷歌、华为、英伟达、高通、三星、IBM等全球一线厂商。“这些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话语权对于RISC-V推广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也投入到RISC-V的生态建设。” 郭奕武说到,据统计RISC-V全球出货量以达到100亿颗,其中中国公司占50%以上。“RISC-V有望成为继x86和Arm架构之后新的转折,为我国掌握芯片产业的发展主动权提供机遇。”
为了共同推进上海RISC-V的产业发展,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2018年成立了RISC-V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的主任也是戴伟民博士担任。郭奕武表示,相信在联盟、专委会以及各界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坚持长时间的攻关、开展多层次的融合等,中国的RISC-V产业生态一定会保持长期繁荣的发展,也一定会进一步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