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传统车企积极拥抱新能源汽车。然而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其对于半导体的需求大大增加。分析显示,现阶段新能源汽车BOM成本中,汽车电子(含电控电驱)合计占比20%,除电池以外最大。预计未来内燃机相关系统和元器件将不断缩减,而三电(电池、电驱、电控)的引入则快速推升汽车半导体用量,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比重可达50%,纯电动车单车的半导体总价值量相比传统汽车有望提升70%以上。
为了迅速抢占新能源市场“制高点”, 2021年长城汽车第8届科技节上,长城汽车在发布的“2025战略”中提到,到2025年,要实现全球年销量400万辆,其中80%为新能源汽车,未来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达到1000亿元。而大算力芯片和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正是长城汽车2025战略中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今年前三季度,长城汽车研发总投入达85.44亿元,同比增长64.74%,占营业收入比重达8.59%,主要用于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等高新技术领域研发布局。
未来五年 长城汽车将重点在第三代半导体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投入
长城汽车提出,要结合碳化硅、大算力芯片、信息融合等核心技术,在智能化以及新能源领域加大投入;在产品应用方面,由长城汽车全新孵化的独立运营品牌沙龙汽车发布的首款高端车型机甲龙已应用了碳化硅产品,后续的系列车型也将规模化的应用碳化硅产品。
据悉,长城汽车早在2009年便着手智能网联技术的开发应用,在全球建立了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新能源等八大研发中心。目前长城汽车旗下超过45%的车型均搭载了L2级智能驾驶技术。
然而近年来,在疫情冲击、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战争爆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汽车芯片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直接影响很多车企的销量。即便到了2022年下半年,整体芯片供给出现好转,汽车芯片结构性缺货仍然是老大难问题。
长城汽车加入芯片自研大潮
为了不在供应链和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不少车企开始了自研芯片。据研究公司Gartner预测,到2025年,全球前10名车企中将有50%设计自己的芯片。然而就国内而言,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的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车用芯片的自研率仅有10%,而进口率却超过90%。
长城汽车也在近期加入了这波自研潮。
10月21日晚间,长城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与魏建军、稳晟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芯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最终以工商登记为准),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公司认缴出资额1000万元,占比20%;稳晟科技 (天津) 有限公司认缴出资 3500 万元,占比 70%。
拟设立的芯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代理服务;集成电路制造;分立器件、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电力电子技术服务;电子元器件批发;电子元器件零售;贸易代理;货物进出口。
魏建军为长城汽车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稳晟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为魏建军直接控制的公司。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魏建军系长城汽车关联自然人,稳晟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系长城汽车关联法人,本次共同对外投资事项构成关联交易。
长城汽车表示,本公司与魏建军先生、稳晟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公司,有利于公司新能源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为公司及股东创造最大价值。
资料显示,稳晟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4月9日,法定代表人为魏建军,魏建军及韩雪娟分别直接持股99%及1%,截至2022年6月30日,总资产1,536,084,638.8元,负债总额1,572,902,141.85元,净资产-36,817,503.05元,2022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0元,净利润-25,911,402.94元。
长城汽车在芯片及新能源领域的布局
除了新成立的汽车半导体公司,长城汽车在芯片领域还有其他布局。
2021年2月,长城汽车完成对汽车智能芯片企业——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自此,标志着长城汽车正式进军芯片产业。同时,长城汽车与地平线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高级辅助驾驶(ADAS)、高级别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方向为重点,共同探索汽车智能科技,开发市场领先的智能汽车产品,快速布局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智能化核心技术,加速智能汽车的研发与量产落地。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依托各自在汽车、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通过多领域业务融合,共同积极探索智能化、网联化等汽车科技,开发市场领先的智能化、网联化汽车产品,实现共同发展。在研发合作层面,长城汽车依托在汽车制造领域的领先技术与研发经验,地平线发挥其在汽车智能芯片、视觉感知、高精地图、语音技术等领域的雄厚实力,在高级辅助驾驶ADAS、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多模态交互、软件定义汽车等方面进行重点合作。在产品合作层面,地平线基于长城汽车需求,开放由“芯片+算法+工具链”构成的智能汽车基础技术平台,包括智能驾驶AI处理器、自动驾驶计算平台、视觉感知算法、多模态交互、地图众包和定位等,充分满足长城汽车对于智能网联汽车制造的多元化需求。
2021年12月29日,长城汽车与第三代半导体企业同光半导体公司签署战略协议,作为领投方入股同光股份,将推进后者的碳化硅产业发展,聚焦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应用,推动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与芯片的产业化。2022年11月11日,AspenCore将在深圳大中华交易中心举办"IIC Shenzhen - 2022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同期举办的“第24届高效电源管理及功率器件论坛”上,将邀请多为行业内嘉宾共同探讨功率器件最新技术和产业趋势,点击 这里 报名参加。
河北同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在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技术领域有着业界领先的技术积累,依托中科院半导体所,专业从事碳化硅单晶的研发、制备和销售,是河北省规模最大,也是国内率先实现量产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单晶衬底的高科技企业。2021年9月份,同光股份的第一个扩产项目涞源工厂已投入运行。未来,同光股份还规划建设2000台碳化硅晶体生长炉生长基地和加工基地,碳化硅单晶衬底年产能将可达60万片。
同光股份生产的6英寸导电型衬底
今年8月,长城控股集团与江苏省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战略合作,无锡极电光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电光能”) 全球总部及钙钛矿创新产业基地项目、长城汽车旗下蜂巢易创第三代半导体模组封测制造基地项目落地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投资38亿元。
此次签约的极电光能全球总部及钙钛矿创新产业基地项目,将投资30亿元,总占地面积156亩。计划建设全球首条GW级钙钛矿光伏组件及BIPV产品生产线、100吨钙钛矿量子点生产线、全球创新中心及总部大楼,预计年产值将达到25亿元。
极电光能是专业从事钙钛矿光伏、钙钛矿光电产品研发和制造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2021年极电光能钙钛矿光伏组件效率全行业首破20%成为全球第一,并以组件效率20.5%的优异表现被Martin Green全球太阳电池效率表收录。目前,极电光能已完成2.2亿元Pre-A轮融资,并建有全球规模最大的150MW钙钛矿光伏组件试制线。
与极电光能全球总部及钙钛矿创新产业基地项目同时达成签约合作的还有第三代半导体模组封测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占地面积约30亩,建筑面积约28000平方米,规划车规级模组年产能120万套。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年营收可达15亿元,纳税1亿元。该项目源于长城汽车蜂巢易创业务,未来规划通过采用“上游原材料绑定+自建半导体业务”的模式,先期布局模组封测,旨在打造一家具备车规级功率模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半导体公司,立志成为中国车规级功率半导体龙头企业。
钙钛矿创新产业基地项目与第三代半导体模组封测制造基地项目作为长城汽车森林生态体系的一部分,将在新能源领域展现出重要作用。长城汽车森林生态体系包含新能源与智能化两大领域布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长城汽车具有强大的电动、混动汽车的研发制造实力,拥有电池垂直供应链优势,并布局氢能全产业链核心技术、以及风能发电、地热发电、温差发电、储能等未来清洁能源,打造了基于碳中和的清洁能源体系。现如今,以新能源与智能化为核心的长城汽车森林生态体系蓝图已初见雏形,该体系不仅是长城汽车迈向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的一张王牌,也将助力中国汽车产业链转型升级,增强中国汽车产业链安全可控力。
新能源汽车成为业绩推手
长城汽车于10月20日披露 2022 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三季度营业收入约 373.46 亿元,同比增长 29.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25.6 亿元,同比增长 80.74%;基本每股收益为 0.28 元 / 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长城汽车实现营业总收入约 994.8 亿元,同比增长 9.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81.6 亿元,同比增长 65.03%,创历史新高;基本每股收益为 0.89 元 / 股。
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海外市场占有率提升、车型盈利能力增加和汇率收益增长。从销量来看,长城汽车在前三季度销售新车80.23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销售9.69万辆,同比增长14.31%;海外销售11.17万辆,同比增长14.09%。长城汽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表示:“1月份至9月份,公司平均单车售价达到12.40万元,同比增长20.72%,品牌价值持续提升;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达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