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已制定并发布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内的15项标准,涉及汽车控制芯片、通信芯片、功率半导体的一般要求、可靠性、功能安全、系统匹配试验、整车匹配试验等多个领域。

日前,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发布《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研究成果》,包括《汽车芯片标准现状梳理研究报吿》、《汽车芯片技术结构分析研究报告》、《汽车芯片标准化需求调研报告》、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架构及标准研究项目明细等多项研究成果,加快构建汽车芯片标准体系。

据悉,为解决我国汽车芯片标准体系不健全、现有标准缺乏无法满足产业需求的问题,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自2021年中联合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芯片企业、科研院所、第三方机构、行业组织等60家单位组成“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工作组”,先后160余位专家投入研究工作,推动了我国汽车芯片标准研究工作的科学、系统、有序开展,促进我国汽车芯片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加速提升了我国汽车芯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已制定并发布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内的15项标准,涉及汽车控制芯片、通信芯片、功率半导体的一般要求、可靠性、功能安全、系统匹配试验、整车匹配试验等多个领域。

当日,主要参研单位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紫光集团有限公司、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汽研软件测评有限公司、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汽福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信通院车联网创新中心(成都)有限公司、莱茵检测认证服务(中国)有限公司和主要支持单位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等约60余家单位以现场或线上方式参加了发布仪式。

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联席理事长董扬认为,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研究成果的发布回应了工信部在《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中提出的要求,即开展汽车企业芯片需求及汽车芯片产业技术能力调研,联合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等关联行业研究发布汽车芯片标准体系。

《汽车芯片标准现状梳理研究报告》收集国内外汽车芯片相关标准2000余项,涉及国内外标准化机构15家,形成3大方面标准化建议8项;《汽车芯片技术结构分析研究报告》从整车、系统零部件、到芯片进行了6级结构分解,明确了汽车各主要系统零部件所用芯片,并对各应用场景芯片的关键性能进行分析,提出2大方面标准化建议91项;《汽车芯片标准化需求调研报告》对汽车、零部件、芯片、第三方机构、科研院所54家单位开展调研,收集调研反馈30余份,提出标准化建议8项。

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架构包括四大领域,分别为基础领域、通用要求领域、产品应用技术条件领域、匹配试验领域。中国汽车芯片联盟通过组织开展汽车芯片的标准现状梳理、技术结构分析、技术标准化需求调研,搭建了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架构,并针对基础要求、通用要求、产品应用技术条件、匹配试验四大领域形成汽车芯片标准研究项目明细,为国产汽车芯片技术标准化指出了发展方向,并支撑了正在编制的汽车芯片标准化工作路线图。

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主任叶甜春指出,《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研究成果》汇聚着联盟“跨界融合、共生共赢、产业成链、生态成盟”的智慧结晶,将促进打通国产汽车芯片上车应用的技术信道和产业信道,搭建产业链上下游沟通互信桥梁,打破行业壁垒,补齐行业短板,提升产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生态”的早日建成。

据介绍,这项成果的发布虽然填补了我国汽车芯片标准体系的空白,但体系内各领域均有大量标准研究工作亟待开展,且随着汽车产业新技术不断应用和芯片产业新技术不断发展,汽车芯片标准体系还将随之不断完善。联盟将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积极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构建高效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促进芯片行业不断研发出满足汽车产业各种需求的汽车芯片产品,以标准化为引领促进汽车芯片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原诚寅说,“本次成果发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联盟将持续推进汽车芯片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积极开展技术探索、成果应用、资源对接、产品推广、人才培养、行业交流、国际合作、产业智库等工作,推动我国成为全球汽车芯片的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

结合前期汽车芯片标准体系研究,今年6月,工作组启动《汽车芯片标准化工作路线图》编撰工作,预计在2023年一季度完成《路线图》编撰及出版发行工作,现已完成初稿。

本文内容参考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中工网、第一电动、盖世汽车报道

责编:Luffy
您可能感兴趣
若交易达成,安森美将获得Allegro在磁传感器领域的技术与客户资源,显著增强其在汽车和工业市场的垂直整合能力。
“物理智能(Physical AI)”,黄仁勋在CES 2025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提出的新概念。他指出,即将全面到来的“Physical AI”时代,将是在1000万工厂、20万仓库、15亿汽车和卡车及海量人形机器人之上应用的下一波万亿规模市场驱动力。
这一里程碑标志着意法半导体和三安正朝着于2025年年底前实现在中国本地生产8英寸碳化硅这一目标稳步迈进,届时将更好地满足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源及能源等市场对碳化硅日益增长的需求。
预计到2030年,随着ADAS、智能座舱等技术的普及,高端芯片市场将迎来新的增长点。然而,短期内,产能过剩问题仍将是行业的主要挑战。
日本罗姆半导体公司更换了其首席执行官(CEO),这一决定是由于公司面临财务困难和经济挑战。罗姆半导体预计在2024财年将出现60亿日元的净亏损,这是自2012年以来公司首次遭遇全年亏损......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认为该新规难以实现,并质疑其技术可行性。现有技术条件下,要求车辆在时速高达62英里/小时(约10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自动刹停并避免碰撞几乎是不可能的。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小米宣布全球首发光学预研技术——小米模块光学系统,同时发布官方宣传视频。简单来说,该系统是一个磁吸式可拆卸镜头,采用定制M4/3传感器+全非球面镜组,带来完整一亿像素,等效35mm焦段,配备f/1.4
插播:历时数月深度调研,9大系统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决策到产品方向、项目资源的全维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又一地
‍‍据“龙岩发布”3月5日消息,蓝天LED显示屏产业链生产项目一期装修已完成50%,预计3月底可完工,4月初试投产。加入LED显示行业群,请加VX:hangjia188图源:龙岩发布据介绍,蓝天LED
新思科技与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基金会(SEMI 基金会)近日在新思科技总部宣布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MoU),携手推动半导体芯片设计领域的人才发展。据预测,到 2030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需要新增 10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即可报名参会!往期精选《2024年度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即将发布!2024年,36家移动机器人企业融了超60亿元2024移动机器人市场:新玩家批量入场,搅局还是破局
‍‍近几年,随着Mini/Micro LED技术的高速发展,LED产业呈现几大发展趋势,如LED显示间距持续缩小、LED芯片持续微缩化、产品、工艺制造环节更为集成,以及RGB 封装与COB 降本需求迫
前不久,“行家说三代半”报道了长安汽车采用氮化镓OBC车载电源(点击查看)。近期,比亚迪、广汽埃安两家车企又相继公布了氮化镓应用进展:比亚迪&大疆:车载无人机采用氮化镓技术3月2日,比亚迪、大疆共同发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来源: 逍遥设计自动化申
                                                                                                
 点击上方蓝字➞右上「· · ·」设为星标➞更新不错过★2025 年 3 月 12 日至 14 日  连续 3 晚 19:00 - 20:30德州仪器电力全开 为您带来 “高效 DC-DC 转换器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