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R17是5G演进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作为5G的第三个标准版本,商用性能提升、新特性引入和新方向探索三大特点交织汇成了R17标准全貌。以新特性为例,R17将网络覆盖场景从地面拓展到了非地面(NTN),与卫星网络融合,打造立体式的广覆盖。
同时,R17在eMBB和垂直行业应用上,进一步增强了业务速率、网络覆盖、频谱效率、移动性、功耗、时延等技术指标,并引入对多播广播(MBS)新型业务的支持,另外还引入Redcap新技术丰富了5G终端类型,为5G应用于更多场景提供了强大支撑。
从技术与标准演进阶段来划分,在5G演进的第一阶段之后;第二轮5G标准R18/19/20也开始启程。伴随进入R18的开发阶段,业界都对R18寄予厚望。一方面,AI(人工智能)和ML(机器学习),这两项技术可能会在R18中进行正式地研究。另一方面,在R18中将会花费很多精力去进行XR(混合现实)的优化。
据悉,R18中还会包括20多个特性,包括自主通信,或是基于自主通信的网络架构上的变化。这一切都仅仅是为了向6G演进而做了一个开头。
全球5G商用迈向新阶段
IMT-2020(5G)推进组介绍,作为Rel-17标准的主要内容之一,RedCap (Reduced Capability) 实现了面向中高速物联场景的5G网络服务能力,进一步拓展了5G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RedCap主要面向智能可穿戴设备、工业无线传感器和视频监控等典型应用场景,预计到2030年全球连接数可达到近百亿。针对以上场景需求,RedCap能够实现高于NB-IoT、LTE-M等LPWA的数据传输速率,且其成本和功耗又远低于eMBB,在网络性能和终端成本上实现均衡。预计RedCap模组整体成本相对eMBB可以降低5倍,规模商用的模组价格与CAT 4相当。
同时,推进组表示,当前,国家高度重视5G商用与部署进程。工信部等十部门印发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指出,需要加快轻量化5G芯片模组的研发及产业化,进一步提升终端模组性价比,满足行业应用个性化需求,提升产业基础支撑能力。借助RedCap低成本、低功耗与5G NR共存的优势,RedCap能够进一步推动5G网络部署进程,加快实现5G大规模商用。推进组也表示,将全力推动RedCap产业成熟,促进形成统一共识,推进组计划在2022年完成RedCap应用场景与关键技术研究,2023年开展端到端测试和互操作测试,满足RedCap商用需求。
高通公司技术标准副总裁李俨表示,R17的冻结来之不易,因为标准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5G时代尤甚。这种挑战不仅来自技术层面,还可能来自商业层面。因此,不能把眼光仅仅停留在标准本身。要想让系统工作,让产业能够受益于标准,要做的事情非常多:需要整个产业的协同,尤其是产业界在技术和商业层面都能达成一致。
中国5G建设成绩斐然
商用5G服务三年时间以来,我国目前已建成5G基站超160万座,占全世界5G基站的70%以上,并且实现了5G中频段技术的全球引领;中国的5G终端连接数也已超过5亿,全球占比超过80%。更重要的是,在良好的政策体系的推动下,在2C和2B两条"赛道"上,我国5G应用已形成系统化推动体系,呈现出规模化发展态势,新的5G产业生态格局已经铺展开。
这样的斐然成就实际上与我国政府对5G发展的支持政策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从起步开始,中国电信运营商的“负担”就更轻一些。放眼全球市场,动辄上亿美元的频谱拍卖价格,使得不少全球大型电信运营商都直呼吃不消。只有中国政府免费向电信企业发放了真正免费的5G频谱牌照,从而使国内运营商可以更快、更“轻松”地甩开步子,将行业对5G的期望迅速转化为一座座基站的实际建成落地。
不仅如此,我国“十四五”规划刚要中直接写明了,要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将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我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力要争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在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基础上,“十四五”时期力争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力争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26个,实现城市和乡镇全面覆盖、行政村基本覆盖、重点应用场景深度覆盖,其中行政村5G通达率预计达到80%。
除了网络建设外,中国工信部也在积极推动5G应用的规模化发展。目前我国5G应用创新的案例已超过1万个,覆盖22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将面向信息消费、实体经济、民生服务三大领域,联合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重点推进15个行业的5G应用,打造深度融合新生态,实现重点领域5G应用深度和广度双突破,构建技术产业和标准体系双支柱,逐步形成5G应用“扬帆远航”的发展局面。
也正因此,中国在5G建设和业务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巨大的经验,也发现了不少需要进一步技术完善的问题。而基于科学发展的问题导向驱动,也是5G标准下一步演进的动力和源泉。
R18立项全面开启
5G R17标准宣布冻结,标志着5G第三个版本标准正式完成。这不仅意味着5G技术演进第一阶段的圆满结束,而且也证明了移动生态系统具有强大韧性,并为下一步R18及未来版本演进奠定了基础。
R18是业界对5G-Advanced关注的重点。5G-Advanced是全球标准从5G演进到6G的关键“承上启下”阶段。3GPP RAN于2021年启动R18立项工作,在本次会议上基本完成R18立项的全部工作。据统计,RAN1-led课题12个,RAN2-led课题10个,RAN3-led课题5个,RAN4-led课题(不含频谱相关)13个,还有1个RAN-level的NTN network verified UE location需求和use case研究SI,总计41个R18立项课题。
关于R18版本的行业意义,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曾讲道:“5G标准R18版本开启了物联网5G后半场的征程,全方位提升5G能力,包括增强移动宽带、eMBB、增强XR的新业务体验,在行业方面增强上行速率以及定位能力,同时引入人工智能,在无线的技术方面引入AI技术和通信感知的融合,助力通讯性能和网络性能进一步提升,开拓了新的业务应用场景。”
5G技术标准向R18推进,演进方向逐步明确:一是持续增强宽带能力(定义5G演进能力与需求、优化频谱资源配置和使用方式);二是面向垂直行业的精细化设计(上行能力、定位等能力增强,更灵活的组网方案);三是新业务场景开发(对新业务场景及网络要求研究,AI增强网络能力,网络支持AI应用)。”
本文参考通信头条、C114通信网资料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