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骏吾院士从事半导体材料科学研究工作六十多年,是我国早期半导体硅材料的奠基人。他先后从事高纯区熔硅单晶、砷化镓液相外延、硅气相外延、SiO2隔离膜生长和多晶硅生长的研究,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硅单晶、掺氮中子嬗变硅单晶、超高速电路用外延技术、MOCVD AlGaAs/GaAs量子阱材料及半导体中杂质与缺陷的行为,SiC外延生长和GaN基材料的生长……

6月24日,中科院半导体所发布讣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半导体材料学家梁骏吾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22年6月23日17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梁骏吾院士简历

梁骏吾院士1933年9月18日生于湖北武汉,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专业,1956年至1960年在苏联科学院莫斯科巴依可夫冶金研究所攻读副博士学位,1960年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之后回国担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室主任、助理研究员;1970年至1978年担任湖北宜昌半导体厂助理研究员;1978年晋升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

1997年,梁骏吾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电子学会半电子材料学分会主任、名誉主任。他先后荣获国家科委科技成果二等奖和新产品二等奖各1次,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中科院重大成果和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二等奖4次,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等各种科技奖共20余次。

梁骏吾院士(图自光明日报)

梁骏吾院士从事半导体材料科学研究工作六十多年,是我国早期半导体硅材料的奠基人。

上世纪60年代(1960-1970),梁骏吾在中科院半导体所任助理研究员时,负责国家十二年科技规划中的高纯硅研制,解决了高纯区熔硅的关键技术。他得到电阻率为15×104ohm-cm的硅单晶,是当时国际上最好结果之一,获1964年国家科委颁发的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

1964-1965年,梁骏吾负责组建GaAs液相外延研究,制备出室温激光器用 GaAs 液相外延材料;他研制的硅无坩埚区熔提纯设备,获1964年国家科委全国新产品二等奖。

1965年,梁骏吾首次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只室温脉冲相干激光器用的砷化镓外延材料。

1966-1969年,梁骏吾负责156工程中集成电路用硅外延材料任务。解决了连续生长硅高掺杂外延层、SiO2介质层、多晶硅层的工艺技术。为我国第一代介质隔离集成电路提供了外延材料。

1979年,在4K位和16K位DRAM研制中,梁骏吾成功制备大规模集成电路用无位错、无旋涡、低微缺陷、低碳、可控氧含量的高质量直拉硅单晶。该两项研究分别获中科院1979年及1980年重大成果一等奖。

80年代,梁骏吾首创了掺氮中子嬗变硅单晶,解决了硅片的完整性和均匀性的问题,完成了硅中杂质以及外延中气体动力学与热力学耦合计算及微机控制光加热外延炉。获1988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90年代初,梁骏吾研究 MOCVD 生长超晶格量子阱材料,完成了MOCVD生长 GaAlAs/GaAs 量子阱超晶格材料‘863’任务,突破了我国多年来未能生长低阈值的量子阱激光器材料的局面。在晶体完整性、电学性能和超晶格结构控制方面,将中国超晶格量子阱材料推进到实用水平。

梁骏吾还在太阳电池用多晶硅的研究和产业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从事光伏电池材料和器件工作。

梁骏吾院士主要研究项目和科研成果一览(截图自百度百科)

寄语年轻人

梁骏吾一生与半导体材料科研事业相伴,他曾在采访中说,希望通过自己的科研经历,带给年轻科研人员一些启发,让他们看到这份事业可以有所作为,让他们觉得自己同样能够作出成绩。

梁骏吾院士(图自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本文内容参考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央视新闻客户端、光明日报、新华社报道

责编:Luffy
您可能感兴趣
此次风波始于2月28日,部分自媒体在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芯片界最大投资机构之一北京办公室关门》等文章,声称中芯聚源“北京办公室已关闭”、“上海团队人心涣散”、“仅剩最后一期基金”等……
TOTO 与半导体的缘分可追溯至 1980 年代,当时就为半导体产业开发高性能精密陶瓷。
海关总署对用于集成电路生产的防反射薄膜生成液等关键材料进行了商品编码调整,并取消了其进口环节的消费税。同时,对于此前已征收的进口税款,海关也已开始办理退税手续......
DNP与Imec的战略合作旨在开发适用于极紫外(EUV)曝光设备的高数值孔径光掩膜。这一合作的目标是实现1纳米级半导体光掩膜的制造,并计划在2030年后实现量产。
作为对“美国新一轮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的回应,中国国家商务部于12月3日发布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
毫无疑问,乌克兰“价值26万美元”的矿产资源将成为这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让美国通过控制这些资源来重塑全球供应链,而且进一步增加自身的财富和影响力。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千万级中标项目5个,百万级中标项目12个。文|新战略根据公开信息,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5年2月,国内发布35项中标公告,披露总金额超15527.01万元。(由新战略移动机器人全
插播:历时数月深度调研,9大系统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决策到产品方向、项目资源的全维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又一地
‍‍据“龙岩发布”3月5日消息,蓝天LED显示屏产业链生产项目一期装修已完成50%,预计3月底可完工,4月初试投产。加入LED显示行业群,请加VX:hangjia188图源:龙岩发布据介绍,蓝天LED
市值一夜蒸发2900亿”作者|王磊编辑|秦章勇特斯拉陷入一个怪圈。马斯克的权力越来越大,但特斯拉的股价却跌得越来越惨。就在昨天,特斯拉股价又下跌了4.43%,一天之内蒸发4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5
回顾2024年,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并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展望2025年,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解读产业格局,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行家说三代半与行家极光奖联合策划
‍‍近几年,随着Mini/Micro LED技术的高速发展,LED产业呈现几大发展趋势,如LED显示间距持续缩小、LED芯片持续微缩化、产品、工艺制造环节更为集成,以及RGB 封装与COB 降本需求迫
插播:历时数月深度调研,9大系统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决策到产品方向、项目资源的全维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刚开年
前不久,“行家说三代半”报道了长安汽车采用氮化镓OBC车载电源(点击查看)。近期,比亚迪、广汽埃安两家车企又相继公布了氮化镓应用进展:比亚迪&大疆:车载无人机采用氮化镓技术3月2日,比亚迪、大疆共同发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 来源:时光沉淀申明:感
2025年3月11-13日,亚洲激光、光学、光电行业年度盛会的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3号入口厅N1-N5,E7-E4馆盛大召开。本次瑞淀光学展示方案有:■ MicroOLE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