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一位“95后”博士张志维带领团队成功自研出了毫米波通信芯片,相比一般传统毫米波的通讯范围更大,达到了10公里。张志维主要研究方向是微波/毫米波功率放大器,也是我国半导体行业被卡脖子的领域之一……

据浙江卫视@中国蓝新闻 报道,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有一位“95后”博士张志维,年仅26岁就带领团队成功自研出了毫米波功率放大器,相比一般传统毫米波的通讯范围更大,达到了10公里。

对于这款毫米波芯片,张志维表示, “功率更高了,传输距离更大了,原来可能只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的覆盖面积,现在我们最新的实验结果能传十公里。(对)老百姓生活来说的话,比如你打(视频)电话的清晰度会更好,上网速率会更高。”

网友热议,关注重点已不在芯片上

目前这款芯片已经被应用在移动基站,实现卫星与地面基站、基站与基站间超大数据量的高速度传输。消息一经公布,瞬间引发了大量网友的高度关注:

甚至张志维的母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也发来“贺电”:

很多网友在祝贺、点赞张志维取得突破成果之余,对张志维26岁能当上副教授这事陷入了“深思”:

有人认为大厂给张志维开出60万年薪,并不是很高,之前互联网随随便便一个应届生40万+

也有人从学校角度出发,认为“教授的薪资太低了”

本科比赛失利立志研发芯片,硕博连读期间研究成果展示

张志维本硕博连读都在杭电,主要研究方向是微波/毫米波功率放大器,与5G/6G通信密切相关。决定研发芯片,要从他本科时的一段经历说起。

本科期间,一次参加竞赛,使用的芯片出现故障导致比赛失利。那时起,张志维心里便埋下了一颗研究芯片的种子。为了研发芯片,2020年他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前往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访学,海外学习期间每天坚持搞研究长达12小时。

2020年,张志维在导师程知群等人的指导下,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混合EFJ功率放大器。

此前,Doherty功率放大器(DPA)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在被基站中被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DPA有一些固有缺点,例如:带宽狭窄,且只有6dB的output back-off范围。而张志维和团队提出的EFJ类功率放大器的负载阻抗,不仅有传统的连续功率放大器类似的可变虚部,还有不一致的实部。

所以EFJ类功率放大器可有效结合EF类功率放大器的高能效,以及连续J类功率放大器在特定条件下的大带宽,从而大大弥补了DPA的缺陷。

“我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混合EFJ功率放大器,首次提出了阻抗频率调制的概念,这些在通信产品上都可以得以应用。”张志维围绕应用补充介绍道,“我们研发的芯片提供给中电科,助力其实现公里级毫米波高速通信。”

2021年,张志维和来自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Vincent Fusco等人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上发表了阻抗频率调制的研究成果论文。

这是一种设计多频段功率放大器的新方法:将一个耦合器作为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以实现多频段阻抗转换。

耦合器

通过结合获得的周期性阻抗轨迹和EFJ类功率放大器的阻抗空间,实现了实时获取所需的工作频率。

放弃大厂60万年薪offer,因喜欢校园“创芯”氛围

据介绍,毕业后的张志维已经拿到了大厂60万年薪的邀请,但他却放弃选择了留校任教,被学校聘为副教授,但他的目标是研发属于我国自己的“中国芯片”。 张志维称,他选择留校任教的原因是“因为喜欢校园自由且富有‘创芯’的氛围”。

据杭电2022年“十佳大学生”评选现场的宣传材料介绍,张志维在硕博连读的5年时间内,总共发表了19篇SCI论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SCI论文超过10篇,其中9篇发表于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期刊2篇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 I, 2篇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 II, 4篇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

同时,张志维还曾经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Vincent Fusco教授合作研究,并发表了5篇SCI论文,该院士对他的评价是“张志维在微波毫米波功放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虽然张志维在接受媒体采访中特意嘱咐 “不要提论文的具体数字”,因为曾经有同行提出“这么多论文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呢?有几篇文章能真正落地实现技术转移呢?” 的质疑。

果然文章发出后,还是有做同行同研究方向的网友质疑:“这哥们水了很多论文,而只有一篇业内顶刊,不知道的人吓一跳。”

也有网友认为“现在高校就是对论文友好,不看重工程”。

对此张志维的看法是,“在我的研究领域,一般是先提出一个想法,然后通过仿真、实验、产品、测试,最后的呈现就是论文。这样发表的论文大多是建立在成熟产品之上,不存在闭门造车写论文的情况。”

张志维的导师、杭电新型半导体器件与电路团队负责人程知群教授也表示,5G/6G通信功率放大器芯片,是卡脖子难题,需要解决的性能包括效率、线性度、带宽等。“张志维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很扎实,还很敏锐,既能提出解决办法,又能付诸实施。他的研究在学术和工程上都具有前沿性,发高质量论文和做出能应用的芯片产品,也就水到渠成。”

PA领域有多卡脖子?

射频前端是基站/移动终端的核心部件之一,用于实现通信信号的合路、过滤、消除干扰、放大等。其主要器件包括滤波器(Filter),功率放大器(PA),低噪声放大器(LNA)、开关(Switch)及双工器(Duplexer)。

资料来源:头豹研究院

由于射频发收器中调制振荡电路所产生的射频信号功率较小,需经过一系列的放大(缓冲放大器、可控放大器、末级放大器)获得足够的射频功率后,传输至天线上。功率放大器负责将发射通道的射频信号放大,主要应用于手机终端、通信基站、物联网设备、军事气象雷达等领域,这也是张志维的主要研究方向。

资料来源:头豹研究院

目前,先进5G通信功率放大器技术还被第一梯队的Skyworks、Qorvo、Broadcom,以及第二梯队的Qualcomm、Murata、Infineon等国外大厂垄断。Skyworks、Qorvo和Broadcom为全球功率放大器龙头,根据彭博资讯数据,三家公司在2020年的全球市占率分别达20%、23%和24%。其中,Skyworks和Qorvo的功率放大器业务采用IDM模式,博通的功率放大器业务采用Fabless模式。

虽然华为海思积极加入,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能生产出5G射频器件的厂商,但仍处于第二梯队。第二梯队厂商虽然具备5G射频器件工艺,但射频器件产品覆盖面小于第一梯队企业,且射频器件收入在企业总收入的占比小于第一梯队的企业。

资料来源:Yole,Technavio,中金公司研究部

在第三梯队则有不少中国厂商,包括昂瑞微、维捷创芯(Vanchip)、紫光展锐、慧智微等,工艺仍停留在4G阶段,不具备5G射频功率放大器工艺。在这之外,还有中科汉天下、中普微、国民飞骧等一系列厂商,虽然技术产品各有特色,但产业集中度不够高,研发实力较为分散。有媒体曾报道,甚至少数企业已将自己生产的5G射频器件送至华为实验室验证时,华为发现系盗用国外射频器件并宣称是自主研发,因此国内有实力研发生产5G射频器件的仍为少数。

此外,从国内外射频前端公司的产品能力来看,一二梯队的海外大厂普遍较为全面:

X代表具备相关技术(资料来源:Yole,Strategy Analytics,各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从工艺上来说,射频器件多采用化合物半导体晶圆,其晶圆制造的难度高于硅晶圆。中国当前主流的射频工艺为GaAs工艺,由于GaAs工艺具备高频、高功率的特点,是4G时代的行业主导,在市场上的份额逐年提升,替代传统硅CMOS工艺的逻辑已得到市场验证。但是,GaAs工艺生产的射频器件功率达不到5G对射频器件的要求。所以预计未来,5G射频器件将会转向频率更高、功率更高的GaN工艺,中国大陆在化合物半导体晶圆制造领域也较为薄弱,产能严重不足,也从侧面拖累了射频器件设计厂商的研发进度。

由于射频前端工艺属于细分赛道,PA模组化趋势日益加强,集成度较高的PAMiD模组成为旗舰手机标配(iPhone和安卓旗舰机);部分手机采用外挂PA+FEMiD模组方案(OVM部分机型如红米);中低阶机型则仍有一定比例使用低集成度的PAM(PA模组包括各个频段和制式的PA)模组。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射频前端市场仍由IDM厂商主导,中国大陆当前缺少优质IDM厂商。所以大陆射频器件设计厂商主要与中国台湾晶圆代工厂合作,中间的沟通及协调成本较大。

目前,张志维和团队正在研究毫米波通信芯片3.0版本的技术迭代。对于未来,他表示:“我想首先要做一个传道授业的好老师,尽心培养新一代的集成电路人才。科研工作者要有10年甘坐冷板凳的精神,才能产出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我希望(以后)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完全)实现国产化的芯片替代。”

本文内容参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卫视@中国蓝新闻、钱江晚报、快科技、IT之家、澎湃新闻、中国科学、西南证券、头豹研究院、中金公司报道

责编:Luffy
  • 文章不是说用的信号调制实现的?
  • 现在学校也有钱搞芯片流片了?一直以为学校大都停留在学术研究阶段。。。
  • 谁告诉你只是提高发射功率?即使单纯只提高发射功率,那为什么别人提高不了了呢?
  • 提高传输距离只有几种方法:1.提高发射功率 2. 提高接收灵敏度 3.调制方式
  • 應該把條件列出來,基於何種基帶信號 做到多好,重點是現代PA的可數字化能力要能結合射頻芯片載台.
  • 还以为是什么重大原始突破,原来就是靠提高发射功率 实现远远距离覆盖,这得多耗电啊
  • 细节肯定不让说的,现在查的很严,有泄密风险
  • 我就想知道具体哪里突破了,这个很重要,不是随便说说的。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2023年,设计IP收入达到70.4亿美元,license授权费增长14%,royalty版税下降6%。版税收入的下降,反映了全球芯片销售额的下降,有线接口IP仍在推动设计IP整体的增长,2023年增长率高达16%,远超其他类别。
香港城市大学电机工程学系王骋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与香港中文大学的学者合作,开发出全球领先的微波光子芯片,能运用光学进行超快模拟电子信号处理及运算,比传统电子处理器的速度快1000倍、耗能更低,且应用范围广泛……
这是《2024 Top 80 国产传感器(Sensor)芯片厂商调研分析报告》第七部分:Top 80国产传感器芯片厂商信息汇总,包括80家国产传感器芯片厂商基本信息统计表、厂商画像(公司简介、核心技术、主要产品、目标市场和竞争优势)。
这是《2024 Top 80 国产传感器(Sensor)芯片厂商调研分析报告》第六部分:国产传感器厂商综合排名及对比分析,包括2023 Fabless100排行榜之Top 10传感器公司、传感器类上市公司对比分析。
这是《2024 Top 80 国产传感器(Sensor)芯片厂商调研分析报告》第五部分:传感器新兴应用及方案(Application Solutions),涉及AIoT应用、ADAS/自动驾驶、智能安防。
大多数研发人员和导热界面材料配方设计师可能会推荐使用具备诸多优异特性的硅。然而,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这些问题强调了在选择导热界面材料时考虑终端产品最终应用的重要性.....
在与芯科科技(Silicon Labs)首席技术官Daniel Cooley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该公司在物联网(IoT)和智能边缘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和未来发展。
虽然绕过产品防伪保护的手段变得越来越高级,但是最新的 NFC 芯片技术提高了信息安全性,让品牌能够保护知识产权,预防客户误买假冒商品。
西门子推出Simcenter更新版本,助力客户简化工作流程,加快航空航天认证,同时提供深入洞见
文|温风回顾完过去,再聊聊新的一年,沃尔沃从产品层面,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纯电高端化的挑战。这不是沃尔沃一家的命题,宝马i5/i7,奔驰EQE/EQS,没有一款对自身旗下传统动力车型产生强烈
本文来源:智能通信定位圈日前,瑞士物联网模组制造商u-blox表示,将在2025年逐步淘汰其亏损的蜂窝物联网业务。该部门拥有200多名员工,预计关闭后将有岗位裁撤。公司声明称:“经过仔细评估,u-bl
会议推介2025中国国际LED产业发展大会暨首届JM Insights春茗会 主办单位:JM Insights 支持单位: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论坛时间:2025年2月20日 论坛地址:深圳·国展皇
现货促销让采购/更简单/更高效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采购芯片,实现供需资源的无缝对接。AMEYA360决定开启【现货促销】专栏,通过AMEYA360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原厂现货促销物料,助力广大用户制定更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应该算是模拟电路里面的一个难点内容,我想用这几个动画简单的解释下为什么小电流Ib能控制大电流Ic的大小,以及放大电路的原理。    我这里的三极管也叫双极型晶体管,模电的放
目前,联想已经在印度工厂生产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后续还将生产 AI 服务器,而摩托罗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也在由代工商 Dixon Technologies 进行生产。联想印度公司总经理
● 第六届半导体湿电化学品与电子气体论坛将于3月19日在杭州召开1月20日消息,近日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600.6亿元。合伙人包括:国智投(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
文|温风2024是所有豪华品牌都不好过的一年。中国市场豪华品牌在参与价格战和不参与价格战中反复横跳,也牵动着跨国品牌全球市场的销量和财报数字。想在全球豪华市场榜单脱颖而出,就必须在销量占全球近1/3,
会议推介2025中国国际LED产业发展大会暨首届JM Insights春茗会 主办单位:JM Insights 支持单位: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 论坛时间:2025年2月20日 论坛地址:深圳·国展皇
近日,纳芯微宣布推出全新基于AMR(各向异性磁阻技术)的轮速传感器NSM41xx系列。该系列产品通过集成先进的磁性传感敏感单元与ASIC技术,能够精准监测车轮转速,为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车身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