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全球芯片严重短缺问题,台积电正在考虑在新加坡投建新厂。这家新工厂生产7至28纳米的芯片,是台积电的上一代芯片制程,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汽车、智能手机和其他消费电子。

自富士康宣布在马来西亚投建一家12英寸晶圆芯片工厂之后,近日晶圆代工巨头台积电也考虑在新加坡建立一家芯片制造厂,以应对当前全球半导体供应短缺的发展现状。有知情人士表示,该计划仍在讨论中,尚未做出最终决定。不过,该公司补充称,新加坡政府可能将帮助该工厂的建设,该公司正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进行讨论。

全球缺芯将好转,但部分领域仍缺芯

在5G和智能汽车高速发展的当下,芯片和集成电路等各类半导体元器件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根据国际调研公司Gartner预测,到2022年底,全球半导体市场营收将增长13.6%,达到6760亿美元,长期紧张的半导体市场的压力正在缓解。

Gartner研究副总裁Alan Priestley表示,芯片短期导致的半导体平均售价(ASP)上涨,仍然是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成长的关键驱动力,但预计2022年年底,整体半导体元件供应限制将逐渐缓解,库存情况的稳定,价格将稳定下来。

随着半导体供需在2022年逐渐达到平衡,预计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服务器终端市场的缓慢增长将逐渐放缓半导体收入的增长。然而,Gartner也指出,一些行业仍存在芯片短缺问题,比如汽车芯片。

汽车应用将继续面临元件供应限制,特别是在微控制器(MCU)、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s)和稳压器方面,这种情况将持续到2023年。尽管2022年汽车的单位产量将增长12.5%,低于预期,但由于供应持续紧张,汽车半导体市场在2022年实现两位数增长(19%),预计半导体器件ASP仍将保持高位。与此同时,汽车HPC、EV/HEV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方向将在预测期内引领汽车电子行业的增长。

在苹果公司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首席执行官库克曾指出,全球正在应对的芯片短缺,很大程度上与“传统制程节点”或工艺水平更低的芯片有关。

台积电:不排除增设工厂的任何可能性

台积电近期一直在努力扩大其全球足迹,其中包括计划未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设新工厂,此前该公司还计划未来在日本建设一家工厂。此前也有消息称,为苹果(AAPL.US)、AMD和英伟达(NVDA.US)等客户生产芯片的台积电今年将投入高达44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以帮助应对全球芯片严重短缺问题。据媒体报道,台积电正在考虑在这家新工厂生产7至28纳米的芯片,这是台积电的上一代芯片制程,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汽车、智能手机和其他消费电子。

据悉,台积电新加坡SSMC晶圆厂早在2000年破土动工,2001年投产。该厂由台积电、飞利浦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及新加坡经济开发投资局共同投资于新加坡设立。依据台积电当时新闻稿,该厂初期生产制程以0.25微米及0.18微米制程为主,至2002年将再陆续导入0.15微米及0.12微米制程。该厂满载月产能可达30000片八英寸晶圆。

台积电新加坡本身既有SSMC晶圆厂,近期再传出新加坡官方有意邀请台积电在当地增设半导体工厂。对此,台积电简短指出,“我们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但台积电公司目前没有任何具体的计划。”

2022年5月20日,台积电官网又公布了一则消息:台积电公司董事会在5月10日正式批准了一项167.57亿美元,折合大约1121亿元人民币的拨款。作为全球芯片代工巨头的台积电,如今似乎也并不满足于自身在芯片代工领域的发展,不满足于自己手中已经掌握的芯片先进制程的生产技术。

东南亚成半导体产能新热点地区

近年来,整个亚太地区的半导体,在全球的重要性不断攀升,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基石。特别是在全球缺芯潮的影响下,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为新的芯片产能的热门地点。目前,东南亚地区是全球主要的半导体芯片封装和测试中心。Statics数据显示,东南亚在全球芯片封装测试行业的市占率近27%。

其中,新加坡已成为全球半导体企业的重要落户地。数据显示,新加坡在2021年吸引了118亿新元(88亿美元)的投资承诺。投资主要来源于半导体制造商为了满足全球芯片短缺而加快生产,以及生物技术公司为了满足全球新冠疫情下的需求。

除了新加坡之外,马来西亚更是全球最重要的半导体封测基地之一。中银证券的研报指出,马来西亚是全球最重要的半导体封测基地之一,占全球13%的份额。此外马来西亚也是全球7大半导体出口中心之一。而全球有50多家半导体企业在马来西亚有投资。

据悉,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商格芯(Globalfoundries)正斥资40亿美元扩大在新加坡的生产规模。全球第四大芯片代工商联华电子最近宣布将斥资50亿美元在新加坡再建一家工厂。欧洲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飞凌(Infineon)正投资20亿欧元扩大其马来西亚Kulim生产设施,以生产电动汽车的功率半导体。

同时,出于对供应链弹性的担忧,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也希望发展自己的半导体行业。

本文根据智通财经、新浪财经资料综合报道

责编:Jimmy.zhang
  • 台积电在那里建造芯片制造厂跟你有什么关系,反正我们没有高端芯片制造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9月10日,苹果发布了一系列新品,包括iPhone 16系列手机、Apple Watch Series 10智能手表和AirPods 4耳机。发布会后网上响起了一片吐嘈声,带着这些吐槽,我们来看看这次苹果到底有没有新玩意……
一直听说x86指令集天生做不了低功耗,真的是这样吗?这篇文章着重谈谈酷睿Ultra二代是怎么考量低功耗的,有没有可能做到低功耗...
从最初的电真空器件,到LCD和OLED技术,再到物联网转型,京东方不断调整战略和业务方向,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每一条“曲线”背后,都蕴含着京东方对行业发展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
Intel昨天正式发布了酷睿Ultra 200V系列新品,也就是面向轻薄本的Lunar Lake处理器,而且本月底就要出货了。在PC处理器市场竞争日益严峻的现在,Lunar Lake还有过人之处吗?
有关“微信可能不支持iPhone16”的传言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有网友称:“说实话,微信和苹果相争的话,我觉得苹果赢不了一点。微信不可替代,苹果随便换。”
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实现微增,达到4430万台,增长率为0.2%。尽管市场整体增长放缓,但部分厂商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依然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 得益于西欧、关键亚洲市场和拉丁美洲市场的增长,以及中国品牌的持续领先,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在2024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了48%。 • 荣耀凭借其在西欧特别强劲的表现,成为最大的贡献者,成为该地区排名第一的品牌。 • 摩托罗拉的Razr 40系列在北美和拉丁美洲表现良好,为其手机厂商的出货量贡献了三位数的同比增长。 • 我们预计,头部中国手机品牌厂商的不断增加将至少在短期内抑制三星Z6系列在第三季度的发布。
AI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对先进封装技术的需求,在高密度,高速度,高带宽这“三高”方面提出了严苛的要求。
奕斯伟计算2024首届开发者伙伴大会以“绿色、开放、融合”为主题,从技术创新、产品应用、生态建设等方面,向开发者、行业伙伴等相关方发出开放合作倡议,加速RISC-V在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和应用落地,共同推动RISC-V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生态创新和产业发展。
2024年 Canalys 中国云计算渠道领导力矩阵冠军厂商分别是:阿里云、华为云和亚马逊云科技(AWS)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德州仪器全球团队坚持克服挑战,为电源模块开发新的 MagPack™ 封装技术,这是一项将帮助推动电源设计未来的突破性技术。  ■ ■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马拉松运动员,Kenji K
文|德福很多去成都旅游的朋友都有个疑惑——为什么在成都官方的城市标志上看不到熊猫,而是一个圆环?其实这个“圆环”大有来头,它被唤作太阳神鸟,2001年出土于大名鼎鼎的金沙遗址,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历史。0
文|萝吉今年下半年开始,国内新能源市场正式跨过50%历史性节点,且份额依然在快速增长——7月渗透率破50%,8月份破55%……在这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下,新能源市场占比最高的纯电车型,却在下半年
据市场调查机构Allied Market Research的《单晶硅晶圆市场》报告指出,2022年单晶硅晶圆市场价值为109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201亿美元,2023年~2032年的复合年均
在当今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AI Agent正以其独特的方式重塑着企业的生产运营方式。澜码科技作为AI Agent领域的先行者,其创始人兼CEO周健先生分享了对大模型与AI Agent发展现状的深刻
‍‍‍‍上市PCB厂商竞国(6108)日前出售泰国厂给予陆资厂胜宏科技后,近日惊传台湾厂惊传12月前关厂,并对客户发布通知预告客户转移生產,最后出货日期2024年12月25日。至於后续台湾厂400名员
近日,又一国产SiC企业宣布实现了主驱突破,并将出口海外。据“行家说三代半”的追踪统计,自2022年起,国内主驱级SiC器件/模块开始在多款车型中得到应用,尤其是2024年,本土供应商的市场份额显著上
疫情后的劳动力囤积和强有力的员工保护规则掩盖了德国高薪制造业工作市场令人担忧的变化。根据联邦劳工办公室的数据,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德国的失业率在2019年春季曾达到历史最低点4.9%,现已上升至6%。虽然
9月6日,“智进AI•网易数智创新企业大会”在秦皇岛正式举行,300+企业高管及代表、数字化技术专家齐聚一堂,探讨当AI从技术探索迈入实际应用,如何成为推动组织无限进化的新引擎。爱分析创始人兼CEO金
在苹果和华为的新品发布会前夕,Counterpoint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操作系统详细数据,数据显示, 鸿蒙操作系统在2024年第一季度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全球市场份额成功突破4%。在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