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尺寸LCD驱动IC大多是在8英寸晶圆厂使用110纳米至300纳米工艺生产的。然而,在8英寸晶圆厂中,还有电源管理IC(PMICs)、CMOS图像传感器(CIS)、可信平台模块(TPMs)和微控制器(MCUs)共享产能。 • 智能手机LCD和OLED驱动IC大多是在12英寸晶圆厂使用28纳米至90纳米工艺生产的。然而,12英寸晶圆厂中,还有PMICs、CIS、TPMs、MCUs、底板管理控制器(BMCs)和时序控制器(T-cons)共享产能。

显示驱动芯片(DDIC)是显示面板制造中的一个关键部件。通常,无晶圆厂IC设计公司(如联咏科技、奇景光电和LX Semicon)设计DDIC,在半导体晶圆代工厂中采用不同的工艺节点(以微米[µm]或纳米[nm]为单位)制造IC芯片。晶圆代工厂作为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与IC公司合作,或为分包商制造关系。之后,IC封装和测试公司完成DDIC的后道工序。然后,DDIC被交付给显示面板厂商,将IC粘合在面板上,实现显示信号驱动功能。

DDIC通常以带载封装(TCP)形式包装和运输。图1显示了LCD面板和DDIC之间的关系。

图1:LCD面板和DDIC

Source: ChipMos

显示面板的分辨率通常以像素和子像素的形式出现。例如,FHD面板意味着分辨率为1920x1080,而4K或超高清(UHD)面板意味着分辨率为3840x2160。3840表示X轴,而2160表示Y轴。3840x2160分辨率表示面板有3840x2160(8,294,400)个像素。每个像素有三个子像素(红、绿、蓝)。因此,面板总共有3840xRGBx2160(2490万)个子像素。

像素和子像素构成了分辨率。DDIC的功能是驱动这些子像素的显示信号。因此,分辨率和每颗DDIC的信道数(pin)决定了每片面板中DDIC的数量,而不一定由面板尺寸决定。

当涉及到DDIC规格时,面板的分辨率是最关键的因素。

在制造DDIC时,晶圆代工厂的工艺节点是最关键的因素。

DDIC通过不同的粘合技术被粘合在面板边缘,如COG (chip-on-glass) 和COF (chip-on-film)。柔性OLED面板也采用COP (chip-on-plastic) 方式,如图2所示。

图2:DDIC的COG、COF和COP粘合

Source: Omdia

由于分辨率是以X轴和Y轴形式出现的,所以有几种驱动IC:

  • 源极驱动芯片(Source driver IC):它驱动X轴上的信号,也被称为source端或column端。
  • 栅极驱动芯片(Gate driver IC):它驱动Y轴上的信号,也被称为gate端或row端。在现代,许多面板设计是无栅极或GOA (gate-on-array),以节省面板边缘空间,使边框更薄。GOA将栅极驱动电路集成到TFT阵列中,这样就可以省掉栅极驱动IC部分。
  • 智能手机DDIC(Smartphone DDIC):它将源极和栅极集成到单一驱动芯片中。
  • 触控和显示驱动集成(TDDI):这将触控芯片与显示芯片整合进单一芯片中。

图3显示了DDIC的供应链:

图3:中国台湾的DDIC行业

Source: ChipMos

正如前面所述,DDIC是在半导体晶圆厂里制造的。下图展示了晶圆的外观和上面的IC芯片。

图4:半导体硅晶圆与IC芯片的对比

Source: ChipMos and DISCO

半导体晶圆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 晶圆尺寸:半导体晶圆有几种尺寸:6英寸(直径150毫米)、8英寸(直径200毫米)和12英寸(直径300毫米)。主流的尺寸是8英寸和12英寸。
  • 工艺节点:这指的是电路铸造的工艺工艺节点。工艺节点越小,在一块晶圆上可以制造的集成电路就越多。此外,在裸芯片(IC die chip)上可以设计出更微妙和复杂的电路。工艺节点是以纳米来衡量的。一纳米等于一米的十亿分之一(0.000000001米)。在科学符号中,一纳米可以表示为1x10-9米或1/1,000,000,000米。

晶圆尺寸和工艺节点是相关的。12英寸晶圆代工厂比8英寸晶圆代工厂新;因此,12英寸晶圆采用的工艺节点比8英寸晶圆的工艺节点更先进。

8英寸晶圆厂通常使用100纳米到500纳米的工艺制造芯片。

对于12英寸晶圆来说,它们通常采用150纳米和更小的工艺节点,大多在14纳米到90纳米之间。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晶圆工艺节点是中国台湾台积电的3纳米和5纳米,如图5所示。

图5:台积电的3纳米和5纳米晶圆工艺节点

Source: TSMC

然而,DDIC不需要用如此精细的工艺工艺来生产。DDIC需要的工艺节点为28纳米到300纳米。

一般来说,DDIC和工艺节点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 高清分辨率的大尺寸TFT LCD驱动IC:200纳米至300纳米
  • FHD大尺寸TFT LCD驱动IC:110纳米至160纳米
  • 4K (UHD) TFT LCD驱动IC:55纳米至90纳米
  •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TDDI驱动IC:55纳米至90纳米
  • 标准分辨率(HD)TDDI驱动IC:55纳米至110纳米
  • 高分辨率(FHD及以上)TDDI驱动IC:40纳米至55纳米
  • 高分辨率OLED驱动IC:28纳米至40纳米

没有专门生产DDIC的半导体晶圆厂,这表示晶圆代工厂生产各种不同的逻辑IC和应用IC ─ DDIC只是其中之一。这种产能共享在半导体行业内造成了供需波动。

在半导体行业中,有许多不同的逻辑和应用IC共用晶圆代工厂产能。它们与DDIC的关系如图6所示。

图6:工艺节点、应用和DDIC的对比

Source: Omdia

  • Type-B USB接口IC在8英寸晶圆厂中使用250–500纳米工艺生产。
  • PMIC在8英寸晶圆厂中采用110–180纳米工艺生产。目前,为了利用12英寸晶圆厂增加的产能,正在开发在12英寸晶圆上使用80-90纳米工艺制造PMIC。
  • 宽屏扩展图形阵列(WXGA)和FHD分辨率的车载显示源极驱动芯片是在8英寸和12英寸晶圆厂中采用110–160纳米工艺生产的。
  • 由于产能共享,PMIC的紧缺正在影响车载显示源极驱动芯片。
  • 对于液晶电视面板,高清分辨率的源极和栅极驱动IC是在8英寸晶圆厂使用200–300纳米工艺生产的。FHD和UHD源极驱动IC是在8英寸晶圆厂使用110–160纳米工艺生产的。
  • 对于液晶桌上型显示器面板,HD和FHD源极和栅极驱动IC是在8英寸晶圆厂中用190-300纳米工艺制造的。FHD、UHD和高分辨率游戏显示驱动IC是在8英寸晶圆厂中用110-160纳米工艺制造的。
  • 对于笔记本电脑面板,HD驱动IC是在8英寸晶圆上采用200-300纳米工艺制造的,而FHD和UHD驱动IC是在8英寸晶圆上采用110-160纳米工艺制造。一些高分辨率的UHD源极驱动IC是在12英寸晶圆上采用70-80纳米工艺制造的。
  • T-con芯片是在8英寸和12英寸晶圆上分别采用100-110纳米或40–55纳米工艺制造的,范围很广。有些甚至是用28纳米以下的工艺制造的。
  • FoD (Fingerprint-on-display ) IC是在8英寸晶圆上采用180纳米工艺制造的。
  • 所有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LCD和OLED DDIC都是在12英寸晶圆上制造的。TDDI芯片是主流,它将触控芯片与显示芯片整合在单一芯片中。
  • 平板显示TDDI驱动IC是在12英寸晶圆上使用55-90纳米工艺制造的。
  • 智能手机高清分辨率TDDI驱动芯片是在12英寸晶圆厂采用55-110纳米工艺制造的。
  • 智能手机FHD TDDI驱动芯片是在12英寸晶圆上采用40–55纳米工艺制造的。
  • CIS在12英寸晶圆代工厂产能中占据重要地位。低端CIS与大尺寸TFT LCD显示驱动IC共享产能,而中端CIS与智能手机高清TDDI共享产能。高端CIS与智能手机FHD TDDI共享产能。
  • AMOLED DDIC是在12英寸晶圆上使用28–40纳米工艺制造的。

半导体晶圆厂通常与无晶圆厂IC设计公司签订长期合同,包括DDIC制造,以分配晶圆产能。

然而,IC的价格始终是第一考虑因素。晶圆代工厂商,如台积电(TSMC)、联电(UMC)、Global Foundries、力积电(PSMC)、世界先进(VIS)、晶合集成(Nexchip)、中芯国际(SMIC)、华邦电子(Winbond)等,都在经营分包制造业务。因此,实现收益和利润最大化是他们的首要任务。

IC芯片的价格水平是决定产能分配的一个因素。

下图显示了8英寸和12英寸晶圆厂的产能分配优先级与IC价格水平。

图7:8英寸晶圆应用和IC价格水平

Source: Omdia

对于8英寸晶圆,IC价格从低到高排序如下:

  •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s):110-300纳米
  • LED驱动IC:300–500纳米
  • NOR闪存IC:100-180纳米
  • 音频IC:110-300纳米
  • DDIC:110-300纳米,特别是用于9英寸及以上的大尺寸TFT LCD面板
  • T-cons: 110-180纳米
  • CIS: 110–280纳米
  • TPM ICs: 110–280纳米
  • PMICs: 110–280纳米
  • Retimer/redriver IC(用于PC内部传输):110-180纳米
  • USB控制器:110-180纳米
  • MCU,特别是用于汽车应用:150-300纳米

如上所示,MCU是8英寸晶圆上价格最高的芯片,而DDIC的价格水平居中。

当MCU需求激增时,8英寸晶圆往往会生产更多的MCU,而不是价格较低的MOSFET。另一方面,PMIC和DDIC的需求稳定,因此晶圆代工厂商总是为PMIC和DDIC分配一定的产能。

然而,随着电动汽车的增长、5G电信的增长以及所有设备的功耗问题导致了PMIC需求的激增。这种激增影响到晶圆代工厂商对PMIC和DDIC的产能分配。

图8:12英寸晶圆应用和IC价格水平

Source: Omdia

对于12英寸晶圆,从低到高的IC价格排序如下:

  • NOR闪存IC:55–90纳米
  • T-cons: 22–90纳米
  • 用于智能手机LCD和OLED的DDIC:28-55纳米
  • CIS: 22–90纳米
  • TPM IC: 40–60纳米
  • PMIC: 55–90纳米
  • Retimer/redriver IC(用于PC内部传输):110-180纳米
  • USB控制器:28–90纳米
  • MCU: 40–90纳米
  • 存储控制IC:28–40纳米
  •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也是逻辑IC:22-28纳米
  •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通常是定制的:22-28纳米
  • BMCs,用于PC服务器和网络设备:28-60纳米
  • 网络IC:14纳米以下和14-55纳米,取决于设计和规格
  • CPU,包括GPU:14纳米以下

在12英寸晶圆厂,CPU和GPU是最赚钱的产品。晶圆代工厂商关心的是其12英寸晶圆厂的盈利,而不是保持100%的产能利用率。

就IC价格而言,DDIC是12英寸晶圆产品中价格最低的产品之一。OLED和笔记本显示面板需求的增加,抢占了12英寸晶圆厂40-55纳米工艺的更多产能。在28-55纳米节点范围,DDIC有许多产能竞争者,如CIS、TPM、retimer/redriver/MCU和BMC。

责编:Luffy
  • 合适的是最好的
  • 想知道中芯為麼做不出來哈哈哈哈哈哈哈
  • 到現在還沒醒來真是搞笑
您可能感兴趣
Credo公布了2025财年第一个季度的业绩,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70%左右。随着AI时代的兴起,Credo开始关注如何把AEC更好的应用在国内的数据中心市场中。此外,在当今的数据中心领域,网络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
在电气设计过程中,需要做出某些设计选择。其中一个例子是使用跨接式连接器的USB C型连接器设计。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跨接式连接器时,PCB的整体厚度受到限制,因为跨接式连接器的厚度决定了整体厚度。
汽车以太网正越来越多地用于车载电子设备,在互连设备和组件之间传输高速串行数据。由于数据传输速率相对较快,而且联网设备复杂多变,因此经常会出现信号完整性问题。本文概述了几个实际挑战,并深入介绍了如何使用示波器识别和调试汽车以太网物理层信号完整性问题。
现代车辆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车轮上的先进计算平台。与所有计算系统一样,有效传输数据的能力对于这类系统的平稳运行和安全操作至关重要。
对于制造商来说,这一措施可能会带来一些挑战。首先,制造商需要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调整其产品以符合新的标准。例如,手机制造商需要更换现有的Micro-USB端口为USB-C端口。其中,苹果公司已明显反对这一新政策。
近日,雷军参加2024年中关村论坛的年会,在会上,雷军谈及了新能源市场竞争很卷,在被问到参加这次北京车展的感受时,雷军称,他参加完这次的北京车展之后最大的感受的就是挺绝望的,“每家车厂都做一系列的车,好的车有几辆就行了,干嘛需要那么多同质化的车呢?” “你们这哪是在做产品,完全是在靠蒙”。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小米宣布全球首发光学预研技术——小米模块光学系统,同时发布官方宣传视频。简单来说,该系统是一个磁吸式可拆卸镜头,采用定制M4/3传感器+全非球面镜组,带来完整一亿像素,等效35mm焦段,配备f/1.4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3 月 5 日,据中国经济网报道,近日有传言毛京波即将卸任莲花中国总裁,调整至海外市场。莲花汽车内部人士证实了此事:“毛总(毛京波)已经有几天没有出现在办
插播:历时数月深度调研,9大系统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决策到产品方向、项目资源的全维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又一地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编者荐语特征提取是计算机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得到有效抑制,而只对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差分电路的电路构型    上图是差分电路。    目标处理电压:是采集处理电压,比如在系统中像母线电压的采集处理,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即可报名参会!往期精选《2024年度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即将发布!2024年,36家移动机器人企业融了超60亿元2024移动机器人市场:新玩家批量入场,搅局还是破局
‍‍近几年,随着Mini/Micro LED技术的高速发展,LED产业呈现几大发展趋势,如LED显示间距持续缩小、LED芯片持续微缩化、产品、工艺制造环节更为集成,以及RGB 封装与COB 降本需求迫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来源: 逍遥设计自动化申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 来源:时光沉淀申明:感
如果说华为代表了国产手机芯片的最高水平,那么紫光展锐无疑就是国产中低端芯片最大的依持了。3月3日,巴塞罗那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紫光展锐正式发布手机芯片T8300。据了解,T8300采用的是6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