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责任主要由汽车厂商而非驾驶员承担。汽车厂商在努力解决满足L3等级的设计复杂性问题,而同时,人们的注意力已经转向过渡性等级,并推进了它的发展进程。

为什么会提出雷达系统这个话题?每年,全球约有13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而在交通事故中受重伤人的更是多达几百万。雷达技术在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的应用至关重要,能够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并挽救生命。 

全球各地出台了多项新规,并制定了地区性新车评估计划(NCAP)评级标准,推动了雷达的加速普及。例如,许多地区已颁布了相关法规或五星安全评级标准,强制要求车辆部署自动紧急制动、盲点检测及易受伤害道路使用者的检测等功能。

ADAS和自动驾驶的级别

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定义了自动驾驶的6个级别,其中L0是无自动化,而ADAS正在逐步演变为驾驶员辅助、部分自动化、有条件自动驾驶,最终发展为全自动驾驶的L5级汽车。这些正在推动着ADAS的普及并逐步提高自动化程度。

L2L3的飞跃

L3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责任主要由汽车厂商而非驾驶员承担。汽车厂商在努力解决满足L3等级的设计复杂性问题,而同时,人们的注意力已经转向过渡性等级,并推进了它的发展进程。在传感器技术方面,从L2到L3存在显著差异。L2+的功能与L3类似,供驾驶员作为备份选择,减少了额外的冗余需求。

从L2+级向自动驾驶转变的市场预测(2021-2030)

知名市场研究与战略咨询公司Yole Development的最新报告表明,随着L0-L2汽车的销量开始下降,L2+汽车的销量可能会稳步增长,到2030年市场份额将达到近50%。L2+还允许OEM逐步推出先进的安全和舒适功能,为传感器技术的成熟留出更多时间。在此期间,驾驶员继续担任辅助角色,同时OEM可以优化功能和成本之间的平衡,并逐步推出L3“轻型”汽车。

传感器技术——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案

实现ADAS和自动驾驶的主要传感器技术有三种:雷达、摄像头和激光雷达(LiDAR,即光探测和测距)。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总而言之,目前还没有主流的传感器技术解决方案。 

雷达和摄像头在很大程度上相辅相成,由于两者发展较成熟且性价比较高,现已广泛部署在L1和L2汽车上。例如,雷达在测速和测距方面表现非常出色,但却无法捕捉色彩信息。传统雷达的角分辨率比摄像头和激光雷达低很多。相比之下,摄像头适用于图案和色彩检测,但受环境影响较大。例如,摄像头在强光、夜晚、雾霾和雨雪等恶劣环境下效果较差。另一方面,雷达几乎不受恶劣天气情况的影响,能够在强光、黑暗的条件下可靠地工作。 

激光雷达的主要优势在于其超精密的水平和垂直角分辨率,以及其精细的距离分辨率。因此,它适用于高分辨率3D环境测绘,能够精准地探测自由空间、边界和定位。然而,它与摄像头都容易受到恶劣天气或路况的影响。对于L2+和L3级别的主流乘用车来说,高昂的成本才是拦路虎。在这方面,4D成像雷达与传统雷达相比分辨率更高,一经问世便惊艳了整个世界。在成本允许的前提下,4D成像雷达、激光雷达和摄像头形成互为冗余备份和补充的系统。

阅读白皮书:4D成像雷达:持续支持L2+汽车的传感器优势

成像雷达的发展

早期,雷达技术主要用于探测其他车辆。从本质上说,这些都是测量速度和距离的2D传感器。然而,当今先进的雷达技术基本上都是4D传感器。除了测量速度和距离,4D传感器还能够测量水平和垂直角度。这一功能使车辆能够看到汽车,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看到行人、自行车和较小的物体。

成像雷达可以区分汽车、行人和其他物体

对于低端车(L2+),重点是在车辆周围设置360度的屏障(业内流行语是“角雷达”)。顾名思义,至少有四个,但通常有六七个高分辨率雷达传感器节点,因为侧面可能安装额外的“填隙”雷达。在光线昏暗的条件下,城市自动驾驶仪可以看到一个孩子正站在两辆停放不动的汽车之间。对于高端车(L4及以上),车辆可以看到更小的物体并采用更高的分辨率,成像雷达可以对车辆周围进行全面的环境感知,能够在前后较远范围内检测危险物并采取措施规避危险。检测距离未来能达到300米甚至更远。高速公路自动驾驶仪能够检测到卡车后方高速驶来的摩托车,并对此做出反应。

成像雷达的未来

推动成像雷达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要素是从24GHz迁移到77GHz,如砷化镓(GaAs)或锗硅(SiG)技术向标准的纯RF CMOS工艺迁移。其他发展包括从低通道数到高通道数的高级MIMO配置,从基础处理到使用专用加速器和DSP内核的高性能处理,以及先进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 

恩智浦运用这些技术研发了S32R45雷达处理器,该处理器与TEF82xx RF-CMOS雷达收发器配合使用,搭载一定数量的天线,能够提供点云成像。这为OEM发展4D成像雷达功能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优化了L2+的汽车产业结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必不可少的外设,如安全电源管理和车载网络组件。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雷达节点,恩智浦的定位是覆盖整个系统。

责编:Amy.wu
您可能感兴趣
功率器件(如MOSFET、IGBT和二极管)需要适当的封装设计,以优化散热、提高效率和确保可靠性。热管理对于避免过热、保持性能和延长器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随着GaN器件在电机驱动器和电动汽车等高电压、高频率应用中的使用,散热、封装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通过解决重大的热管理问题,创新封装技术的最新进展旨在缓解这些挑战,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整体系统可靠性。
随着先进芯片设计格局的迅速演变,新的验证和确认方法变得至关重要。众多前沿设计由系统公司在先进的工艺节点下完成,具有大量的逻辑门,并依赖于复杂的片上网络、SRAM池以及精密的电源、时钟和测试架构。
太倒霉了,把儿童手表的充电线,接到了骨传导耳机上,当下耳机就被烧了!是手表充电线电流过大导致的损坏?还是正负极反接造成的?
业界正从“引线框架”设计转向在具有复杂布线图案的多层电路衬底上安装IC,这一转变推动了对先进IC衬底的需求,并催生了对新型绝缘材料的迫切需求。
碳化硅技术正在彻底改变电力电子行业,使各种应用实现更高的效率、更紧凑的设计和更好的热性能。ST、安森美、Wolfspeed、罗姆和英飞凌等领先制造商均提供SiC解决方案,可根据特定用例提供分立器件、功率模块或裸片形式的产品。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插播:历时数月深度调研,9大系统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决策到产品方向、项目资源的全维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又一地
回顾2024年,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并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展望2025年,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解读产业格局,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行家说三代半与行家极光奖联合策划
回顾2024年,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并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展望2025年,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解读产业格局,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行家说三代半与行家极光奖联合策划
新思科技与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基金会(SEMI 基金会)近日在新思科技总部宣布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MoU),携手推动半导体芯片设计领域的人才发展。据预测,到 2030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需要新增 10
‍‍近几年,随着Mini/Micro LED技术的高速发展,LED产业呈现几大发展趋势,如LED显示间距持续缩小、LED芯片持续微缩化、产品、工艺制造环节更为集成,以及RGB 封装与COB 降本需求迫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即可报名参会!往期精选《2024年度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即将发布!2024年,36家移动机器人企业融了超60亿元2024移动机器人市场:新玩家批量入场,搅局还是破局
插播:历时数月深度调研,9大系统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决策到产品方向、项目资源的全维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刚开年
据报道,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西班牙巴塞隆纳的全球发表会上表示,小米汽车计划于2027年进军海外市场。小米的立足之本在于深耕本土市场,作为一家中国车企,唯有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方能谈及海外扩张。因此,小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 来源:时光沉淀申明:感
2025年3月11-13日,亚洲激光、光学、光电行业年度盛会的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3号入口厅N1-N5,E7-E4馆盛大召开。本次瑞淀光学展示方案有:■ MicroOLE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