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应该是全体人类在不使用武器破坏地球的前提下,共同解决能源挑战的一年;2022年,我们应该致力于部署可再生能源,确保我们的下一代有光明的未来。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减少碳排放…然而才刚爆发的乌克兰战争,宣告我们的集体失败。
如同MIT《科技评论》(Technology Review)资深编辑James Temple在最新一篇文章中所写道:“这场冲突甚至会让能源成本进一步升高,迫使各国屈服于对俄罗斯石化燃料的深度依赖;”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对乌克兰的决策,不只震惊所有国家的共同市场,这场军事冲突的扩大,也可能导致在能源方面的重大后果。
任何一场战争的最大代价就是宝贵的生命,接着是对大众日常生活方式的破坏,而能源供应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更是不可或缺。乌克兰的众多盟友国家都仰赖俄罗斯的石化燃料,而尽管全球的共识是在2050年从经济活动中完全消除碳排,为何情况仍然如此?
俄罗斯是世界主要石化燃料的生产者之一,包括天然气与煤矿;该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天然气出口国。对俄罗斯的任何制裁都有可能影响整个能源网络,欧洲境内的整体能源供应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仰赖石化燃料。欧洲的天然气约有40%是从俄罗斯供应,有大部分是透过管线输送;而根据英国牛津能源研究所(Oxford Institute for Energy Studies)的估计,在2021年,有22%从俄罗斯输送至欧洲(包括土耳其)的天然气,是由乌克兰处理。
根据《彭博新闻》(Bloomberg)的报导,2021年从俄罗斯输送至欧洲的天然气量约为1,770亿立方公尺(cubic meters),低于原先预估的最低目标(约1,830亿立方公尺);而一个急迫的问题是,在俄罗斯点燃战火之后,那些天然气的输送会怎样?根据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的报告,2021年欧盟整体能源消耗量中,天然气、煤矿与其他石化燃料的贡献度约七成,而俄罗斯在其中占据40%的市场供应量,是相当大的比例。
美国与欧洲已着手对俄罗斯实施一系列的制裁,来反击普京的行动。如德国总理萧兹(Olaf Scholz)宣布暂停“北溪二号”天然气管线(EETT编按:Nord Stream 2,由俄罗斯圣彼得堡经波罗的海底至德国Lubmin、全长1,200公里)的建设;而德国仍重度仰赖俄罗斯的燃料。
大多数产业分析师对这类制裁手段可能造成之结果都有类似的预测,包括可能发生因为俄罗斯封锁能源供给造成的价格飙涨;而最糟的情况是若来自俄罗斯的输送完全中断,长期缺乏天然气造成的能源缺口,目前只有核能发电设施的庞大能量才能弥补。
不久前比利时智库Bruegel就曾经发表过一篇有趣的文章,强调这种情况若发生,各国可能会需要提升自产能源量,或是利用紧急储备能源、寻找替代供应商、延迟核电厂退役时间,甚至可能得让燃煤火力发电厂重新上线。
欧洲的策略应该是要加速转向可再生能源,以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这场军事冲突证实,这应该是一直以来要采取的行动分针。要建立可再生能源、电气化暖气系统,以及为重工业部署燃料多样化都需要时间;要打造让全球市场摆脱对天然气依赖的基础建设也需要时间。对欧洲来说,俄罗斯仍是最便宜的天然气来源,但因应眼前的变化将可获得一些回报。
实际上,天然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比煤炭少,在电力需求高峰期被视为可提供稳定供电的能源;然而欧洲的天然气产量在全球相对来说较低。欧洲在接下来几年将面临复杂的平衡行动以及能源转型;根据欧洲委员会的说法,欧盟的目标是在2030年降低30% (相较于2015年的水平)的天然气消耗,并在2050年进一步降低96%。或许现在正是时候开始降低天然气消耗量、专注于替代性可再生能源。
为了环境,这是正确的事;这场战争以及它将对全球社会带来的混乱也提醒我们,出于地缘政治理由,这么做一直都是正确的。我们早就知道这一点,而现在我们要为自己的行动迟缓,付出比我们大多数人所预期之更高的代价。
然而我们仍然要采取行动、而且现在就要;我们在做正确的事之同时,也可以避免未来可能发生之冲突带来的代价,甚至可以排除造成未来冲突的因素。电子产业将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提升可再生能源效率的关键力量,而且不只要提供相关技术,还要在世界朝着净零排碳目标前进的路途上扮演领导角色。
说到降低碳排放,实现碳中和,这也是中国未来数十年内的大目标。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上通过视频发表讲话,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并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发言被视作中国,乃至全球抗击气候变化一战中的重要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做什么、要做什么?整个半导体和电子产业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行动计划。2022年4月20日,Aspencore将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IIC Shanghai (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其中20日举办的2022 国际“碳中和”电子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将有ADI、英飞凌、智芯微电子、纳芯微电子等电子业界厂商,及阳光电源、阳氢集团、京东方能源等能源行业企业参与。欢迎大家点击这里报名,到场共同探讨绿色能源大势
编译:Judith Cheng
(参考原文:Russia’s War: Why Going Green is a Geopolitical Imperative,By Maurizio Di Paolo Emilio,EE Times欧洲特派记者;Brian Santo,EE Times美国版主编)
- 绿色的定义?能源前面加上连个字就是“绿色能源”吗?能量守恒定律和物质不灭定理还适用吗?
- 发电或许还有可能实现所谓的绿色,但就现有技术而言,取暖所需燃料离绿色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