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有微博用户表示小米自研的澎湃 P1 芯片为外部购买,针对小米的“自研”工作进行质疑。
当天下午,南芯半导体在其官微发布《关于对小米澎湃P1不实传言的说明》称, 近日关注到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关于小米澎湃P1的不实传言,与事实完全不符。南芯半导体在说明中表示,小米澎湃P1芯片为小米自研设计、南芯半导体代工(内部代号SC8561)。
南芯半导体:完全是两颗不同芯片
声明中称,小米这款芯片具备超高压4:1充电架构,实现了120W单电芯充电,支持1:1、2:1和4:1转换模式,所有模式均可双向导通,可实现有线120W、无线50W、无线反充等多种充电功能。
而南芯半导体2021年9月发布的南芯SC8571,为超高压4:2充电架构,可实现120W双电芯充电,其针对超大功率充电需求,支持4:2、2:2两种模式。
小米在去年 12 月发布了自研的第三款芯片——澎湃 P1充电芯片,与南芯SC8571拓扑结构完全不同,是不同设计、不同功能、不同定位的两颗充电芯片。
澎湃 P1创新在哪?
今年1月份,澎湃P1由小米12 Pro首发。据介绍,澎湃P1在行业内首次实现了“120W单电芯”充电的突破,这是以往单电芯电池完全无法做到的高功率快充,而单电芯相比于双电芯带来的最显著的优点就是能更节省空间,同等体积下容量更大,对于机身控制也更有优势。
小米表示,过去的单电芯快充体系中,要把输入手机的 20V 电压转换成可以充入电池的 5V 电压,需要 5 个不同种电荷泵的串并联电路。大量的电荷泵和整体串联的架构会带来很大的发热量,实际使用中完全无法做到长时间满功率运行,更难以做到 120W 高功率快充。
驱动小米 120W 澎湃秒充的核心是两颗小米自研智能充电芯片:澎湃 P1。它们接管了传统的 5 电荷泵复杂结构,将输入手机的高压电能,更高效地转换为可以直充电池的大电流。
小米表示,澎湃 P1 作为业界首个谐振充电芯片,拥有自适应开关频率的 4:1 超高效率架构,谐振拓扑效率高达 97.5%,非谐振拓扑效率为 96.8%,热损耗直线下降 30% 。
澎湃 P1 本身承担了大量的转换工作:传统电荷泵只需要两种工作模式(变压、直通),而澎湃 P1 需要支持 1:1、2:1 和 4:1 转换模式,并且所有的模式都需要支持双向导通,这意味着总共需要 15 种排列组合的模式切换控制 —— 是传统电荷泵的 7 倍。正向 1:1 模式让亮屏充电效率更高,正向 2:1 模式可兼容更多充电器,正向 4:1 可支持 120W 澎湃秒充,反向 1:2/1:4 模式可支持高功率反向充电。
小米官方称,澎湃P1的研发历经18个月,四大研发中心通力合作,耗资过亿,最后终于实现轻薄机身下的大电量120W快充。这颗快充也获得了2021小米年度技术大奖二等奖。
本文内容参考南芯半导体官微、小米官网、IT之家报道
- 此地无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