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曾经为了一个准确的答案想到“焦头烂额”,但其实那个答案本身也存在大量的错误?您是否接受精度而忽略了准确度,或者您凭着自己的工程“直觉”而展开进一步调查?你有没有见过其他人由于遵循精确的数字而试图说服暂停工作,并进而重新评估结果?

我有一段时间没使用工程计算器(scientific calculator)了,但最近不得不用它来进行一些与模拟相关的计算。当然,我也可以用PC或智能手机上一些合适的应用程序(app),但总觉得手指按在计算器才有那种实质的触感,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我执行这项任务时所使用的特殊计算器是德州仪器(TI)开发的TI-30XA,它大约是在2004年时购买的。这款TI-30XA是在意大利制造的,我用它来替换掉另一台约1993年左右开发的TI-30X。旧款的TI-30X与新机型极其类似,但它因为在键盘软性互连板内导体中出现多处发丝般的裂缝而“寿终正寝”了。不过,看着好几代产品演进却几乎没什么变化,其实也挺有趣的。

从网络上就可以找到许多专门介绍计算器的爱好者以及博物馆网站;例如,Datamath网站专门介绍TI的计算器,特别是其针对大众市场开发的工程计算器(例如我的TI-30X/TI-30XA)。相较于更早期的传奇惠普(Hewlett-Packard;HP)计算器HP-35 (1972)和TI SR-50 (1974)专门针对科学家、工程师和工程专业学生,TI “30”系列主要针对高中生以及非技术相关科系的大学生。

当我使用我的TI-30XA进行计算时,我发现它与其前一代产品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新机型的小数点非常小,小到几乎看不见(图1)。起初,我觉得很懊恼也很困惑,因为新的计算器明明有着更大也更清楚的数字(好处),但小数点竟然几乎看不见(这我觉得不行)。

图1:较旧款的TI-30X和较新一代的TI-30XA尽管其出厂年份不同,但外观非常相似。不过,新款计算器有着较大的数字也更清楚易读,但几乎看不到小数点——再仔细看看两张图片上的显示屏幕,小数点同样都位于最左侧的“2”和“8”之间。(图片来源:www.datamath.org)

然而,我很快地就意识到必须弄清楚小数点所在位置应该是件好事,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这样。为什么?因为它迫使我去思考显示器上的答案是否真的有意义。有几次它让我发现了其实没什么意义,因为我输入了错误的数字或误用了某个公式。毕竟,我很确定不应该将1,500Ω的电流检测电阻用于1A电流,即使显示器上的数字如此呈现了;嗯……也许它真的应该是0.0015Ω?

而现实是,在模拟世界中,要达到0.1%的准确度(accuracy)和精度(precision)是一大挑战,而要达到0.01%则是更大的挑战。当然,我知道准确度和精度是不一样的。0.1和0.01的百分比分别大致相当于三位数和四位数;而在计算器上显示任何额外数字(与内部用于最小化四舍五入/截尾取整的额外数字不同)都是不必要的,同时也意味着并不存在精度。

估算答案以及进行所谓的“完整性检查”(sanity check),二者都算是工程传统和技能。回到真正的“BC”旧时代(在工程领域,“BC”是指“在计算器之前”和“在计算机之前”的时代),对于工程师来说,无处不在的计算工具就是计算尺(slide rule;图2)。这种模拟运算装置——有数百个网站专门介绍它的历史、用途和收藏——支持乘法、除法、对数、指数、三角函数以及其他特殊功能,但就是不包括加法或减法功能。

图2:这种高阶的计算尺——上图是正面,下图是背面——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正确使用,而且它提供了两个甚至三个有效数字的结果。您需要自行设定小数点的位置,但在现代电子计算器器开发出来,以及计算尺过时被淘汰以前,它协助科学家和工程师完成了许多任务。(图片来源:International Slide Rule Museum)

为了学习使用计算尺并熟练如何使用,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基本的“力学”(这其实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还必须了解方程式和算法、估算答案,并且搞清楚小数点应该放在哪里,因为计算尺上并不会为您提供这些信息。这些因素相当不利于简单的“废料进,废品出”(滥入滥出;GIGO)的计算方式。

有些人用起来得心应手,有的人则不擅长这方面的技巧,但无论如何,它的确迫使每个人思考并先问“什么才是合理的答案”,以及使用计算尺进行计算。你可能会对于其相对缺乏精确度和明显的粗糙度而深感惊讶,但想想多少桥梁的建造、船舶和飞机的设计,以及火箭发射等等精密任务,都少不了利用它作为工具。这也是对于那些工程师和设计师的技能和直觉之实际认证。

在此真正要传达的信息是,在使用任何技术(无论是计算尺、计算器还是计算机)进行计算时,即使是严谨的工程实务也有赖于于估算答案应该是什么。如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取决于具体设计,可能相差一、两倍或甚至是一个数量级),最好先暂缓任务以便找出原因。它很可能是数据输入错误、应用公式错误,或甚至可能是您所做的一些基本假设错误。

您是否曾经为了一个准确的答案想到“焦头烂额”,但其实那个答案本身也存在大量的错误?您是否接受精度而忽略了准确度,或者您凭着自己的工程“直觉”而展开进一步调查?你有没有见过其他人由于遵循精确的数字而试图说服暂停工作,并进而重新评估结果?

编译:Susan Hong, EDN Taiwan

(参考原文:Why Im fine with my calculators tiny decimal point,by Bill Schweber)

责编:Luffy Liu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
2024 年,中国人工智能专业在校生约 4 万多人,而整个领域的人才缺口却高达 500 万……
此次关停并非孤立事件。近年来随着 IBM 自身业务发展放缓与在中国业务的大幅缩减,IBM 在华研发团队不断萎缩,陆续被裁撤。
此次调整被视为芯华章迈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一步,旨在应对半导体EDA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与技术挑战。
沐曦方面表示,为顺应公司发展,公司会定期开展人员结构调整工作,优化人员配置,此过程有人员的补充与裁撤,均属正常范畴,并非市场传言增加上市概率……
安森美半导体此次裁员决策并非毫无预兆,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的下降和公司收入的减少。
这一激励机制在消费电子行业堪称“天花板级”,也折射出公司对核心人才的重视。在消费电子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安克创新是如何实现如此亮眼的成绩?这笔巨额分红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3 月 5 日,据中国经济网报道,近日有传言毛京波即将卸任莲花中国总裁,调整至海外市场。莲花汽车内部人士证实了此事:“毛总(毛京波)已经有几天没有出现在办
倒计时1天,『2025年行家说开年盛会(第8届)取势行远·LED显示屏及MLED产业链2025年蓝图峰会』明天正式启幕。本届开年盛会特设「2025年产品/技术/市场蓝图计划」、「COB」、「MiP及玻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编者荐语特征提取是计算机
国际电子商情讯,昨日(3月3日)晚间,TCL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以115.62亿元收购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A股市场又一起百亿并购2025年
从上表可知,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40强PCB企业总营收约416.7亿美元,同比增长7.6%。其中,营收排名第一位的是臻鼎科技(36.05亿美元),排名第2~5位的分别是欣兴电子(26.85亿美元)、
新思科技与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基金会(SEMI 基金会)近日在新思科技总部宣布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MoU),携手推动半导体芯片设计领域的人才发展。据预测,到 2030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需要新增 10
‍‍近几年,随着Mini/Micro LED技术的高速发展,LED产业呈现几大发展趋势,如LED显示间距持续缩小、LED芯片持续微缩化、产品、工艺制造环节更为集成,以及RGB 封装与COB 降本需求迫
高通又放大招了!3月3日,也就是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第一天,高通正式宣布,推出自家的最新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解决方案——高通X85。高通X85对于高通X85的发布,行业早有关注。因为高通的手机So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来源: 逍遥设计自动化申
 点击上方蓝字➞右上「· · ·」设为星标➞更新不错过★2025 年 3 月 12 日至 14 日  连续 3 晚 19:00 - 20:30德州仪器电力全开 为您带来 “高效 DC-DC 转换器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