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设计是创造核聚变所需条件中最重要的挑战之一。MIT与CFS的研究人员指出,要打造并局限电浆以产生比所消耗更多的能源,利用该团队所开发的磁铁技术就可能实现。

美国新创公司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CFS)和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电浆科学与融合中心(Plasma Science and Fusion Center)宣布,他们已成功测试一个高温超导磁铁。MIT研究人员和CFS指出,测试出的20-tesla磁场强度,是目前地球上所能产出的最强的磁场,这也为首座核聚变发电厂的建设开辟了一条道路。

磁铁设计是创造核聚变所需条件中最重要的挑战之一。MIT与CFS的研究人员指出,要打造并局限电浆以产生比所消耗更多的能源,利用该团队所开发的磁铁技术就可能实现。

“MIT和CFS独特的伙伴和合作关系,让我们能够敏捷且快速地设计、制造并测试这种磁铁;”MIT电浆科学与融合中心主任Dennis Whyte在一场记者会上表示:“我们能够利用每个组织的优点建立一个团队,在因为气候危机带来的时间压力下提供这项技术。”

不可否认,核聚变技术的门坎非常高。如果MIT的技术能获得证实,可望成为一种零排碳、无限的能源,也会是MIT一个名为“SPARC”的高磁场核聚变能源实验项目很重要的里程碑。SPARC尝试实现至少2的融合增益(fusion gain)──又称为Q-因子(Q-factor),这意味着产生的核聚变能量是用以维持融合反应所需能量的两倍。一套示范性设备预计于2025年完成。

MIT的高温超导磁铁研发项目。

(图片来源:MIT)

MIT Research副总裁Maria Zuper表示:“我们的目标基本上是建造一座像是小型高中体育场大小的发电厂,能产出和燃煤发电厂一样的发电量而且零碳排。将使用的燃料是氢,来自于水,因此我们将有取之不尽的供应来源。”

磁场

核聚变是太阳产生能量的过程。在一个核聚变反应当中,两个轻核(light nuclei)合并成单一个较重的核子就会释出能量,这是因为所形成的单一核子总质量小于两个原始核子的质量,而剩余的质量就会变成能量。

一个磁场可以将质子与电子或电浆的结合限制住,就像一个看不见的“斗篷”;该磁场对带电粒子有显著的控制作用。一种被称之为“托克玛克”(tokamak)的甜甜圈形状结构,是最常见的核聚变反应炉磁局限设计。

目前有超过150座托克玛克反应炉设备被打造出来且在运作中,每一套设备都是透过接近核聚变点(fusion point)来展示其功能性,不过大多数设备都是利用铜电磁铁(copper electromagnets)来产生磁场,法国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炉(ITER)设计则是利用所谓的低温超导体技术。

研究人员表示,MIT与CEF的核聚变成果有一个关键的优势,就是透过使用高温超导体能产生相当强的磁场,并能让托克玛克设备的尺寸更小。该成果是透过利用一种新的超导材料来实现的,即一种在开氏温度20度(20 degrees Kelvin)下运作的稀土钡铜氧化物(rare-earth barium copper oxide,ReBCO)。

带状(ribbon-shaped)的ReBCO在几年前才实现商业化应用,这种新高温超导磁铁的应用,得益于过去几十年以托克玛克实验取得的结果。

磁铁设计

新磁铁的研发以及供应链、制程的发展需要花费三年的时间。研究人员指出,有大量的产品原型透过实体模型和CAD设计产出。

该种新磁铁会经过一连串的步骤逐渐地充电,直到维持在20 tesla的磁场。研究人员表示,这是目前“透过高温超导融合磁铁所能达到的最大磁场强度,”为了创造一个强大的磁场,这种材料必须容纳于一个强大的金属结构中。

新磁铁的规模和性能类似于MIT在2016年所完成的Alcator C-Mod核聚变反应炉实验,该实验使用非超导体电磁铁。“两者在能源消耗上的差异相当显著;”Whyte表示:“因为Alcator C-Mod实验是用一个普通的铜导电磁铁,大约消耗200百万瓦(million watts )的能源,已产生局限的磁场。”

研究人员正准备高磁场超导设备。 

(图片来源:MIT)

而新磁铁的能源消耗仅约30瓦,Whyte说,这代表着局限磁场所需的能源总量已经少了100万倍。这样的转换意味着一个高磁场超导设备可望产生“净能量(net energy),因为我们不需要利用很多能源去产生局限磁场。”

MIT核聚变中心的测试也显示,依照一定比例建造的磁铁可望维持超过20 tesla的磁场,该SPARC托克玛克设备所需的性能指针,也将用以证实来自核聚变的净能量。

其测试是关于在有限的能源消耗下,让一个超导磁铁能达到足够的温度以创造磁场。该磁场的强度范围需要几天的时间爬升,直到足以维持到设计人员认可的一个稳定状态;此状态是透过能量消耗和温度之间的平衡来达成的。

研究人员的下一步是以成功的磁铁测试为基础来建构SPARC核聚变设备;尽管仍有艰巨的显技术和经济挑战有待克服,但研究人员相信,实现核聚变能源的道路终将一片平坦。

编译:Judith Cheng

(参考原文:MIT Magnet Enables Path to Commercial Fusion Power,By Maurizio Di Paolo Emilio)

责编:Luffy Liu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
功率器件(如MOSFET、IGBT和二极管)需要适当的封装设计,以优化散热、提高效率和确保可靠性。热管理对于避免过热、保持性能和延长器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随着GaN器件在电机驱动器和电动汽车等高电压、高频率应用中的使用,散热、封装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通过解决重大的热管理问题,创新封装技术的最新进展旨在缓解这些挑战,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整体系统可靠性。
这一里程碑标志着意法半导体和三安正朝着于2025年年底前实现在中国本地生产8英寸碳化硅这一目标稳步迈进,届时将更好地满足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源及能源等市场对碳化硅日益增长的需求。
碳化硅技术正在彻底改变电力电子行业,使各种应用实现更高的效率、更紧凑的设计和更好的热性能。ST、安森美、Wolfspeed、罗姆和英飞凌等领先制造商均提供SiC解决方案,可根据特定用例提供分立器件、功率模块或裸片形式的产品。
过去几十年来,全球能源消耗稳步增长,预计还会进一步增长。
SiC和GaN在帮助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延长行驶里程和缩短充电时间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2025年,智能驾驶技术迎来了全民普及的曙光。昨晚,吉利汽车在一场盛大的AI智能科技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加入比亚迪和长安汽车行列,成为自主车企中第三个普及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企业。发布会的核心亮点在于吉利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3 月 5 日,据中国经济网报道,近日有传言毛京波即将卸任莲花中国总裁,调整至海外市场。莲花汽车内部人士证实了此事:“毛总(毛京波)已经有几天没有出现在办
‍‍据“龙岩发布”3月5日消息,蓝天LED显示屏产业链生产项目一期装修已完成50%,预计3月底可完工,4月初试投产。加入LED显示行业群,请加VX:hangjia188图源:龙岩发布据介绍,蓝天LED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图1 采用自上而下方法实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01摘要近年来,电子控制单元(ECU)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便利功能,而是将多种功能整合为一体。因此,ECU 拥有比以往更多的功能和外部接口,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也
回顾2024年,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并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展望2025年,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解读产业格局,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行家说三代半与行家极光奖联合策划
市值一夜蒸发2900亿”作者|王磊编辑|秦章勇特斯拉陷入一个怪圈。马斯克的权力越来越大,但特斯拉的股价却跌得越来越惨。就在昨天,特斯拉股价又下跌了4.43%,一天之内蒸发4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5
国际电子商情讯,昨日(3月3日)晚间,TCL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以115.62亿元收购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A股市场又一起百亿并购2025年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来源: 逍遥设计自动化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