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是指使用计算机从大量历史数据中挖掘隐含规律,并用于后续预测或者分类的过程。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其理论和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日常应用和科学领域的复杂问题。为了成功完成特定任务,人工智能往往需要大量数据用于总结与分类……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方微博,该校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王亚、李兆凯等人在量子机器学习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发出新型量子特征提取算法,实验实现了对未知量子系统矩阵的分析与信息提取。该成果以”Resonant Quantum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为题发表在近期的Science Advances上[Science Advances 7, eabg2589 (2021)]。

机器学习是指使用计算机从大量历史数据中挖掘隐含规律,并用于后续预测或者分类的过程。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其理论和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日常应用和科学领域的复杂问题。为了成功完成特定任务,人工智能往往需要大量数据用于总结与分类,这对计算机系统的存储与处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量子机器学习可以将量子算法的并行加速特性应用于人工智能领域中,提升人工智能系统的效率与能力,有望在未来实现基于量子系统的人工智能。

杜江峰院士团队自2012年以来率先开展了量子人工智能的实验研究,相关工作如量子手写识别[PRL 114, 140504 (2015)]是量子人工智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最早案例,展示了量子技术加速人工智能问题的潜力;特征值检测[PRL 122, 090504 (2019)\、线性方程组求解[PRA 89, 022313 (2014)]等技术为机器学习中的数据运算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量子方法。此前的工作及国际上的相关实验研究,多集中在如何处理较理想的数据集。但无论是使用经典还是量子计算机进行机器学习,在获得类似数据集之前都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和预处理,提取出其中的核心信息用以学习与总结规律。这一过程被称之为数据特征提取,是量子人工智能运行的关键步骤。

使用量子算法进行特征提取的理论思路最早于2014年提出,但其原始设想基于量子相位估计算法,需要大量量子比特作为辅助寄存器,因此一直未能在真实实验体系中予以实现。为解决这一限制,本文研究团队开发出新型基于共振的量子主成分分析技术,将辅助量子比特的需求降低到1个,大大降低实验难度。同时,为减少实际实验中的噪声干扰,该技术还可以结合量子相干保护手段,有利于在实际量子处理器物理平台上达到高精度与高效率的量子计算。

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金刚石氮-空位色心量子处理器,演示了对未知量子数据矩阵进行分析与处理的过程。待研究的数据以量子密度矩阵的形式被输入量子处理器,该数据矩阵包含4种不同成分且占比各不相同(对应数据柱高度)。特征提取任务的目标是将该数据的关键特征,即右侧第一组占比最高的成分提取出来,同时尽量去除其他三组数据或噪声。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一个辅助比特作为探针进行扫描,精确定位了密度矩阵中不同成分的强度。通过多次迭代逼近,密度矩阵成分的定位误差被降低到小于0.001,相当于原本10个辅助量子比特才能达到的精度。其后,研究人员锁定该数据矩阵的主要成分并将其隔离提取出来,得到的量子态即为输入数据矩阵的关键特征。实验结果显示,这一特征提取过程达到了90%的提取精度与86%的提取效率,展示了该新技术在真实物理平台上的适用性与精确性。

图:(A)金刚石量子处理器上实现共振量子主成分分析的线路图;(B)通过多次迭代,精确定位量子数据矩阵中不同成分的比例与信息;(C)处理前的原始量子数据;(D)数据矩阵中的关键部分(右侧第一列)被单独提取并储存。

研究结果显示此次研发的新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预处理过程的量子加速,高效率提取出量子数据矩阵中的关键特征,用于后续进一步分类与识别。该技术能够提升机器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未来有望在较大规模量子处理器上得到应用。

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李兆凯、博士生柴梓华为该文共同第一作者,杜江峰院士和王亚教授为该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和安徽省等资助。

责编:Luffy Liu

您可能感兴趣
最近收到一款Jetson Orin Nano Super开发套装,我打算拿它来做个简单的AI应用开发...在没有任何AI应用和嵌入式应用开发经验的基础上...主打传说中的零代码开发~
“物理智能(Physical AI)”,黄仁勋在CES 2025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提出的新概念。他指出,即将全面到来的“Physical AI”时代,将是在1000万工厂、20万仓库、15亿汽车和卡车及海量人形机器人之上应用的下一波万亿规模市场驱动力。
微软还强调,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限制了美国向许多快速增长且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出口关键AI组件,破坏了特朗普政府的两项优先事项:加强美国的AI领导地位以及减少美国近万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该标准旨在为养老机器人的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提供统一规范,推动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明确养老机器人的功能与性能分类,确保其在互联家居环境中的有效应用。
2月以来,一些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高薪案例值得关注。其中,宇树科技招聘机器人感知算法工程师、机器人控制算法专家等岗位,月薪可达7万元至10万元。智元机器人SLAM算法专家月薪4-7万元,年薪超百万(15薪制)。
在应对美国加码措施上,中国一方面应该依托自身庞大的垂直应用场景,特别是工业制造领域,在做大做强中国制造的同时,推动国产AI芯片的替代,另一方面仍需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重点突破AI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和先进工艺制程。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小米宣布全球首发光学预研技术——小米模块光学系统,同时发布官方宣传视频。简单来说,该系统是一个磁吸式可拆卸镜头,采用定制M4/3传感器+全非球面镜组,带来完整一亿像素,等效35mm焦段,配备f/1.4
2025年,智能驾驶技术迎来了全民普及的曙光。昨晚,吉利汽车在一场盛大的AI智能科技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加入比亚迪和长安汽车行列,成为自主车企中第三个普及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企业。发布会的核心亮点在于吉利
Mar. 5, 2025 产业洞察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TSMC(台积电)近日宣布提高在美国的先进半导体制造投资,总金额达1650亿美元,若新增的三座厂区扩产进度顺利,预计最快20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图1 采用自上而下方法实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编者荐语特征提取是计算机
市值一夜蒸发2900亿”作者|王磊编辑|秦章勇特斯拉陷入一个怪圈。马斯克的权力越来越大,但特斯拉的股价却跌得越来越惨。就在昨天,特斯拉股价又下跌了4.43%,一天之内蒸发4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5
从上表可知,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40强PCB企业总营收约416.7亿美元,同比增长7.6%。其中,营收排名第一位的是臻鼎科技(36.05亿美元),排名第2~5位的分别是欣兴电子(26.85亿美元)、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即可报名参会!往期精选《2024年度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即将发布!2024年,36家移动机器人企业融了超60亿元2024移动机器人市场:新玩家批量入场,搅局还是破局
面板价格预测(3月)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面板研究中心《TrendForce 2025面板价格预测月度报告》最新调研数据:2025年3月,电视面板与显示器面板价格预期上涨,笔记本面板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