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SapceX还在与贝索斯的蓝色起源争夺全球首个商业航天飞行的时候,7月11日,维珍航空及老板布兰森抢先一步,带着其他5个宇航员乘坐维珍研发的太空船2号飞船进入太空,比贝索斯公开预告的太空旅行早了9天。不过他们飞行高度是距离地面80公里,达到美国认可的太空标准,贝索斯冲击的是100公里高度,马斯克的目标更是国际空间站。

7月11日23时40分,太空旅游公司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创始人、70岁的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从美国新墨西哥州搭乘太空船二号(Unity 22)成功从85.9公里高的轨道返回,成为首位登上太空的商业航天企业创始人,比蓝色起源(Blue Origin)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早9天,同时布兰森也成为年龄第二大的宇航员!

白骑士搭载太空船二号起飞画面

北京时间11日晚间22时40分,运载飞机白骑士(VMS Eve)搭载太空船二号起飞。迈克尔·科尔格拉齐耶在直播采访中表示:“(这是)维珍银河的历史性时刻,太空商业旅行的历史性时刻,理查德·布兰森的历史性时刻。”

约15分钟之后,Unity 22成功与母飞机分离,点燃引擎,极速攀升。几分钟之后,画面传来机舱内的情况,四名“宇航员”离开座位,体验失重感。布兰森在遨游太空时说,这次太空飞行是“一生的完整体验”,“现在我正在俯瞰着一个美丽的太空港”。

太空船二号与白骑士分离后,火箭发动机点火起飞画面

等机舱内画面再次出现时,四名乘客已经系好安全带,准备返回地面。此时,Unity 22正在快速下降,准备滑翔着陆。从母飞机分离后15分钟,Unity 22成功着陆地面,稳稳停在跑道中央,布兰森笑容满面走出机舱。

太空船二号降落画面

太空船二号降落后,机组成员准备下机

按美国空军和NASA定义的太空边界为50英里(80公里),而中国和国际航空联合会认定的卡门线是62英里(100公里),因此此次飞行使布兰森成为首位登上太空的商业航天企业创始人,比蓝色起源创始人贝佐斯早9天,后者会在7月20日搭乘新谢珀德号(New Shepard)飞船前往太空。

不过蓝色起源新谢珀德火箭可以将飞船送入稍高于100公里卡门线的高度,比太空船二号更高。这也是为什么有评论认为布兰森并不算真正意义上达到了太空。

从小观看阿波罗登月,立志前往太空

布兰森曾在少年时观看阿波罗登月直播,受其影响开始追寻前往太空的梦想。2004年他创办维珍银河,并在这些年间对公司投资超过10亿美元,致力于为私人及研究人员提供航天服务。它的核心优势是,它设计的宇宙飞船,无需对太空之旅的体验者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便可将太空之旅体验者安全送达到太空。

成立一年多后,维珍银河与新墨西哥州达成协议,将其商业飞行基地设在新的太空港,当时预计将于2010年完工,布兰森甚至一度预测,到2020年左右,即在维珍银河运营的第一个十年里,可能会向太空边缘发射多达5万名乘客。虽然太空港于2011年10月正式开放,但维珍银河独特的水平发射系统的开发却进展缓慢。

当被问及家人对于自己将亲自登上太空的消息是否存在担忧时,布兰森坦言,“连坐维珍航空的飞机都感到害怕”的妻子,对自己的这一大胆举动持坚决的反对态度:“她说,‘如果你傻到做这种事情,那你就去做好了,但我不会去参加你的葬礼的。”此前保险经纪人向媒体表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布兰森购买了保险,以防他在旅途中受伤或死亡。相比之下,维珍银河可能已经为其太空飞机VVS Unity购买了保险。

这次飞行全程历时约1.5小时。在飞行过程中,维珍银河首先使用VMS Eve大型运载飞机,将太空船二号(VSS Unity)运载至约15,000米的高空。随后,VMS Eve与VSS Unity分离,太空船二号(VSS Unity)自行进入亚轨道空间。最终,VMS Eve和VSS Unity都返回太空港并降落,飞行船票价格为25万美元/人,失重时长在3到4分钟。

“历经16年研究、工程和测试工作,维珍银河成为了新兴的商业太空行业的先锋,这将为人类打开太空之门,让世界更加美好。”布兰森在声明中说,“我很荣幸能够帮助公司验证我们未来的宇航员将会从事的这趟旅程,确保满足人们在客户体验方面对维珍银河的独特期待。”

飞行过程中,太空船二号舱内画面

这也是维珍银河的第四次太空飞行测试,也是首次搭载四名成员飞行,他们最近一次载人试飞是在5月22日,当时仅有两名成员。除了布兰森之外,另外3名一同飞往太空的专家还包括:首席宇航员教官贝丝·摩西(Beth Moses)、首席运营工程师科林·贝内特(Colin Bennett),以及政府事务副总裁西莉莎·班德拉(Sirisha Bandla)。维珍银河飞行员戴夫·麦凯(Dave Mackay)和迈克尔·马苏奇(Michael Masucci)将负责驾驶该公司的V.S.S Unity宇宙飞船。

维珍银河的太空飞机的性能及安全度

维珍银河的太空飞机叫做太空船2号(Spaceship Two),本质上是火箭动力航天飞机,大小相当于一架公务机,可重复使用。除了两名飞行员之外,机舱内还可容纳四个人。这次升空的太空船2号被命名为“V.S.S。 Unity”。和火箭不太一样的是,V.S.S。 Unity将先由一架更大的飞机运载到大约50000英尺的高度。随后,V.S.S。 Unity与运载飞机分离,同时点燃引擎开始加速继续向高空攀升,飞往50英里高的太空边缘。加速过程中,机上人员会感受到正常体重3.5倍的力量。

在最高点,机上人员可以离开自己的作为,体验大约四分钟的明显失重。当然,他们不会逃出地球的引力约束。相反,最高点之后,他们会随着飞机再度下降,在地球引力的呼唤下,重返地球。一旦飞机返回大气层,V.S.S。 Unity会以滑翔方式着陆。

联邦政府尚未对维珍银河的太空飞机这类航天器乘客的安全采取任何规定。事实上,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要到2023年之后才能发布相关安全规定,因为像维珍银河这样的新兴太空公司需要一个“学习阶段”来尝试设计和流程,如果监管太多会扼杀酝酿更好、更有效设计的创新。

所以,未来的太空旅游乘客会需要签署一份风险“知情同意书”,类似于跳伞或蹦极时签署的同意书。不过,维珍银河的太空飞机在此之前已经有过两次安全事故。2014年,该公司的第一架太空飞机V.S.S。 Enterprise在试飞过程中坠毁,副驾驶迈克尔·奥尔斯博里遇难,但驾驶员彼得·希博尔德跳伞后幸存了下来。事故原因为,当时的副驾驶过早地移动了一个杠杆。现在,控制装置已经重新设计。2019年,维珍银河的太空飞机险些遭遇又一场灾难,原因是新的金属热保护膜安装不当,覆盖了水平尾翼上的空气孔。但所幸,最后有惊无险。

本次飞行中的飞行员与搭乘太空船二号的机组成员合影

布兰森在这次旅行中担当的角色正是“测试和评估未来客户的体验”。

炙手可热的亚轨道太空旅游

调查显示,太空亚轨道旅行的潜在市场总人数约为240万人,而这些人的人均净资产超过500万美元。维珍银河的招股书中也有提到,超90%门票持有者的个人净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约70%的持有者个人净资产少于2000万美元,可以看出商业载人航天产品对高净值个人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目前维珍银河已经以平均每张25万美元左右的价格售出了700多张“船票”, 其中包括布拉德·皮特、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汤姆·汉克斯等名人。维珍银河预期将在2022年开启全面的商业太空旅行服务,并最终有望将票价降到4万美元左右。

在数十亿元的亚轨道太空旅游市场,维珍银河的唯一竞争对手就是贝索斯的蓝色起源,二者都力图抢占先机,在这一商业领域赢得先发优势。今年5月,蓝色起源也宣布开卖“太空之旅火箭票”,这趟“旅行”的核心体验,是将乘客送至地球亚轨道,感受几分钟的失重、欣赏地球弧线。 “这个座位将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蓝色起源(Blue Origin)在官网的宣传语写道。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则计划为乘客提供更远的旅程,目标包括国际空间站。今年晚些时候,SpaceX将展开平民太空旅行任务“Inspiration4”,乘客中将包括一名大学教授和一名航天数据分析师。马斯克也在推特表示观看了维珍银河这场起飞,并向布兰森喊话说,“我会在那里见到你,祝你一切顺利"。

今年6月,贝索斯宣布他将乘坐蓝色起源的新谢珀德号火箭,进行首次太空载客飞行。贝索斯计划在7月20日发射,同行的另外三人则包括他的兄弟、在2800万美元公开拍卖中胜出的神秘买家和美国传奇航天先驱,水星计划13人中的沃莉·芬克(Wally Funk)。与维珍银河使用定制运载飞机将SpaceShipTwo带到高空,在那里释放并启动火箭发动机向太空边缘攀升不同,蓝色起源研制的亚轨道载人飞行器更像是一枚传统火箭,竖立在发射架上垂直点火起飞,将顶端的载人舱推上高空,而后与载人舱分离,以反推方式垂直落回着陆场。

这次试飞成功对布兰森而言至关重要,他不仅超越贝索斯成为第一位开启太空旅行的航空航天公司所有者,也为维珍银河明年开始的商业载人航天飞行提供了经验。在正式推出商业飞行之前,很多人担心其可行性和安全性,经过公司创始人、核心管理层亲身尝试和验证,才会更有说服力和广告效应。

估计十贝索斯对布兰森心生怨念,几天前,蓝色起源官方发布了一张图表,公开diss了作为竞争对手的维珍银河

不久后网上又传出一张银河维珍的反击图,至于是不是官方出品不得而知

其实一些亿万富翁已在2000年代进入过太空体验,但乘坐的是俄罗斯的火箭。现阶段,太空之旅还属于富人圈层的冒险游戏,有几种不同类型的太空旅游:轨道、亚轨道和月球旅游。亚轨道一般是指距地面20千米至100千米的空域,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之间,也称为临近空间或空天过渡区,大致包括大气平流层区域、大气中间层区域和部分电离层区域。这一区域既不属于航空范畴,也不属于航天范畴。 亚轨道飞行与轨道飞行的最大区别在于,亚轨道不能环绕地球一周。从速度上来说,也就是发射初速度达不到环绕地球所必须的第一宇宙速度,所以抛射体在到达最高点之后高度就会一直下降,并且在绕回发出点之前就会落地。所以,亚轨道飞行可以看做一个近地点附近轨道在地面以下的椭圆轨道,也可以看做是一种非理想状态下、特殊的抛体运动。 

责编:Luffy Liu

本文内容参考新浪科技、IT之家、法新社、快科技、证券时报、美国之音

您可能感兴趣
这不仅验证了国产自研高压抗辐射SiC功率器件的空间适应性及其在航天电源中的应用,还对SiC功率器件综合辐射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
从运算放大器、逻辑功能芯片到高端处理器等基本抗辐射器件已经存在多年,并提供多种辐射耐受等级。尽管抗辐射是必要条件之一,仅靠器件本身并不足以保证整个电路的抗辐射性能。
低空司的具体职责包括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协调有关重大问题等。
长征十二号火箭的成功首飞不仅填补了我国没有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空白,也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发射场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开启了中国商业火箭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新篇章。
美国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对F-35战斗机项目发出强烈批评,称在无人机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继续制造有人驾驶的战斗机是“傻子”的行为。
这六个试点城市初步确定为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航空产业和无人机技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综合实力。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小米宣布全球首发光学预研技术——小米模块光学系统,同时发布官方宣传视频。简单来说,该系统是一个磁吸式可拆卸镜头,采用定制M4/3传感器+全非球面镜组,带来完整一亿像素,等效35mm焦段,配备f/1.4
千万级中标项目5个,百万级中标项目12个。文|新战略根据公开信息,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5年2月,国内发布35项中标公告,披露总金额超15527.01万元。(由新战略移动机器人全
Mar. 5, 2025 产业洞察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TSMC(台积电)近日宣布提高在美国的先进半导体制造投资,总金额达1650亿美元,若新增的三座厂区扩产进度顺利,预计最快20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得到有效抑制,而只对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差分电路的电路构型    上图是差分电路。    目标处理电压:是采集处理电压,比如在系统中像母线电压的采集处理,
新思科技与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基金会(SEMI 基金会)近日在新思科技总部宣布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MoU),携手推动半导体芯片设计领域的人才发展。据预测,到 2030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需要新增 10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即可报名参会!往期精选《2024年度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即将发布!2024年,36家移动机器人企业融了超60亿元2024移动机器人市场:新玩家批量入场,搅局还是破局
据报道,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西班牙巴塞隆纳的全球发表会上表示,小米汽车计划于2027年进军海外市场。小米的立足之本在于深耕本土市场,作为一家中国车企,唯有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方能谈及海外扩张。因此,小
如果说华为代表了国产手机芯片的最高水平,那么紫光展锐无疑就是国产中低端芯片最大的依持了。3月3日,巴塞罗那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紫光展锐正式发布手机芯片T8300。据了解,T8300采用的是6nm
在3月4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发布消息称,将于4月13日举行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赛,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将同期举行。会上表示,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
 点击上方蓝字➞右上「· · ·」设为星标➞更新不错过★2025 年 3 月 12 日至 14 日  连续 3 晚 19:00 - 20:30德州仪器电力全开 为您带来 “高效 DC-DC 转换器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