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中国移动旗下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采购与招标网公开了NB-IoT芯片采购项目结果,该项目共集采800万片NB-IoT芯片,采用单一来源集采方式。芯翼信息科技NB-IoT芯片XY1100系列获得了单一来源采购,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的单一供应商芯翼信息科技在去年6月份也拿到了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NB-IoT芯片采购项目的200万片订单。
(图片来源: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
关于芯翼和XY1100
据官方介绍,芯翼信息科技芯翼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017年3月在上海张江注册成立,是一家物联网芯片初创企业,目前专注于物联网通讯芯片(NB-IoT)的研发和销售。天眼查数据显示,该公司已于2017年4月和8月、2018年10月,分别获得天使轮、Pre-A轮、A轮融资。A轮融资金额为数千万元,投资方包括邦盛资本、前海母基金、七匹狼、东方嘉富、CEC等。
公司第三代5G NB-IoT系统单芯片SoC XY1100是在国内设计、国内生产、国内封测、国内销售的全国产化的产品。在2018年6月发布之初,就以完全自主创新的CMOS PA片内集成全新架构,突破了全球蜂窝通信芯片开发的集成度瓶颈;2019年3月,芯翼XY1100量产芯片硬件所有指标测试通过。其集成的全球全频段CMOS PA发射功率超过23dBm,其超低功耗设计下的PSM电流实测低至700nA,各项指标均刷新了业界的最高水平,达到芯片硬件量产要求。
芯翼XY1100系列
2019年8月,XY1100系列完成芯片认证测试的所有测试用例,并于2019年8月23日获得中国移动芯片认证平台的认证通过的评审结果。据悉,XY1100芯片是当时在中国移动NB-IoT芯片认证测试中,通过速度最快、通过质量最高的芯片产品之一。
此次中移物联800万集采,无疑为整个行业注入一针强心剂,加速NB-IoT国产化的发展进程,助力千万百业遍地开花。
据芯翼信息科技方面透露,公司已拥有中移物联等业内主流的模组厂商客户,并进入终端合作伙伴金卡、新奥、千嘉、稳信NB-IoT燃气表,宁水、新天和三川NB-IoT物联网水表等等,应用到智能抄表、智能烟感、智能家居、资产追踪、共享单车等物联网应用场景。XY1100芯片系列也通过了智能气表、智能水表行业头部客户认证测试。
近期,金卡智能负责人在演讲中表示,芯翼的XY1100已通过下游厂商金卡的魔鬼级产品导入测试,抄表成功率99.68%,并解释部分不成功是因为用户把电池抠掉。宁水集团负责人在公开演讲中也特别提到,宁水集团在上海临港新区安装了一批基于芯翼XY1100的水表,在2月至4月数据上传率平均为99.41%。在终端产品中大规模落地发货,月出货量达百万级别。在今年3月份,由中国移动OneMO联合芯翼信息科技等共同打造的全国产化NB-IoT通信模组MN316已实现了国内首个百万级“国产化方案”的应用落地。
NB-IoT发展现状和前景
随着2G/3G的退网,基于这些蜂窝网络的物联网业务将迁至何处?
2020年5 月,工信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提出了移动物联网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并在政策层面定调NB-IoT、4G(含LTE-Cat.1) 及5G 将共同构建下一代移动物联网。
按照网络速率划分,目前的蜂窝物联网连接可以看作一个“1-3-6”比例的金字塔,最上层的10%是“高速率业务”,中间30%是“中速率业务”,位于底层的60%为“窄带业务”,也就是低速率业务。
目前行业内主要用Cat.4以上及5G承载高速率、低时延业务,低速率大部分采用NB-IoT,中速率和语音需求则可以用Cat.1或eMTC承载。据Strategy Analytics报告,到2025年,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将增长到23亿,以两者相加90%的份额而言,NB-IoT和Cat.1无疑面临巨大的市场机会。但NB-IoT是窄带物联网(带宽仅180kHz),低速率的特性决定了它承接不了2G/3G退网后的全部业务。Cat.1在独揽30%的中速率市场后,是否有实力抢占NB的部分低速率市场,或是凭借成本优势拿下原本属于Cat.4的下沉市场,有待观察和市场反馈。
相关阅读:《Cat.1承上启下 vs. NB-IoT稳扎稳打,你的选择是?》
前不久在上海举办的NB-IoT国产化物联网方案——技术发展高峰论坛上,中移物联网智能模组部市场总监王超提到,在NB-IoT网络建设上,中国移动已实现了全国346个城市、乡镇以上区域的NB网络连接覆盖,拥有超70万的NB建站资源,目前已开通超35万站,今年还规划了5万按需建站资源,为NB-IoT加码。
据C114数据,目前国产芯片已占据国内NB-IoT市场99%以上份额,优势显著。随着国家政策推动5G标准纳入和2G退网,以及业务场景的不断落地并形成商业正循环,NB-IoT已经成为蜂窝物联网连接技术最佳选择之一。市场需求、政策导向、行业挖掘以及中国芯等技术的精进,正不断驱动NB-IoT技术向应用领域渗透。
责编:Luffy Liu
本文内容部分参考自中国移动、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