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晚间,中芯国际公布了新董事会名单。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董事会成员执行董事名单中,梁孟松仍担任联合首席执行官(CEO)。同样在今天,中芯国际的另一条新闻也刷屏了,那就是消息人士称该公司已获得美国成熟工艺设备供货的许可。

12月31日晚间,中芯国际发布公告,公布了新董事会名单。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董事会成员执行董事名单中,梁孟松仍担任联合首席执行官(CEO)。

最新公告显示,中芯国际董事会成员包括董事长周子学、副董事长蒋尚义、联席CEO赵海军与梁孟松、首席财务官高永岗,非执行董事陈山枝、周杰、任凯、路军、童国华,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William Tudor Brown、刘遵义、范仁达、杨光磊。

中芯国际网站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12月15日公布的董事会成员名单,独立非执行董事丛京生未出现于最新董事会名单内。中芯国际同期公告称,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丛京生博士鉴于美国近期对本公司之关注事项,辞任本公司第三类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职务,自2020年12月31日起生效。

目前梁孟松职位无变化

本月中,中芯国际发布的两条重要人事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12月15日晚间,中芯国际发布公告宣布,委任蒋尚义为中芯国际董事会副董事长、第二类执行董事及战略委员会成员,其任期自2020年12月15日起至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为止。与此同时,梁孟松被曝在董事会上提出了辞职。

中芯国际12月16日午间发布公告,称正积极与梁孟松核实辞职意愿。目前来看,梁孟松的职位并未发生变化。

梁孟松现年68岁,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工程及电脑科学系,取得博士学位,也是电机和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IEEE Fellow)。梁孟松在半导体业界有着逾三十六年经历,一直从事储存器以及先进逻辑工艺技术开发,拥有逾450项半导体专利,曾发表技术论文350余篇。在履新中芯国际之前,他曾在台积电研发部门任职17年,战功赫赫。业内人对他的印象是“技术过硬”、“学霸”。

2017年10月,梁孟松在中芯国际股东力邀之下进入公司,与原CEO赵海军共同作为联合CEO,并兼执行董事。在其加入后,中芯国际持续向14纳米、N+1、7纳米等先进工艺突破。

蒋尚义现年76岁,曾在台积电(TSMC)工作十多年,曾任职联合首席运营官、资深研发副总裁,是台积电130nm工艺研发的关键性人物,带领台积电实现了自主技术研发。拥有深厚的半导体资历。

传中芯获得美国成熟工艺许可

同样在今天,中芯国际的另一条新闻也刷屏了,那就是消息人士称该公司已获得美国成熟工艺设备供货的许可。

1月4日消息,科创板日报报道确认,中芯国际之成熟工艺关键供应已获许可证,获得许可证的包括EDA、设备和材料等。

前不久,中芯国际被美方列入“实体清单”。按照中芯国际的公告,这意味着对于适用于美国《出口管制条例》的产品或技术,供应商必须首先获得美国商务部的出口许可,才能供应给中芯国际;中芯国际为部分特殊客户提供代工服务也可能受到一定限制。

当时有分析认为,中芯国际下一步将重点发展成熟工艺,因为它不像10nm、7nm及以下工艺那样受限那么严重。如今,若中芯国际获取相关成熟工艺许可为真,那么后续产品、设备、技术以及提供代工服务等,都可能在此次许可之列。

在中芯官网,14nm被标记为先进逻辑技术,而28nm、40nm、55/65nm、90nm等都归属在成熟逻辑技术类别下。

先进工艺在中芯国际营收中占比有限。按照中芯国际三年季度财报,中芯国际先进工艺14/28纳米营收占比为14.6%,相较二季度9.1%的收入占比亦大幅提升;55/65纳米、0.15/0.18微米仍是营收贡献主力,占比分别达到25.8%和31.2%。可见成熟工艺解禁的重要性。

8吋晶圆风向或将转变?

若为真,中芯成熟工艺解禁,将缓解 8 吋晶圆代工及 NOR Flash 的市况,就算短时间内产能仍未有变化,但客户对于出货会更有信心,也将削弱预期心理,抵销部份转单效应,价格涨势将不再那么强劲。原本预期 2021 年首季价格将会再涨 10% 以上,但之后会不会再涨可能就比较难说,据传中芯将分批次获得许可。

不过实际上,8 吋晶圆产能扩产的确是有限,大部份业者是以去瓶颈的方式来提升产能,NOR Flash 与晶圆代工供给仍会持续吃紧。中芯目前有8 吋厂及 12 吋厂各 3 座,主要是以成熟工艺为主,月产能约 8 吋 48 万片。而据消息,未来也将以批次 4~5 万片的速度解放相关设备许可。

这也被市场认为是美国对中国释出的善意,并让中芯能顺利出货高通、博通等美系客户,至少让成熟工艺不再连一片晶圆都难求。但同样也可能冲击联电等工艺相近大厂,部分外资意见已转趋保守,认为联电已被过度追捧,中长线必须更理性看待,尤其是解禁之后将会是很大的考验。

可能是市场受到利好消息提振,12月30日中芯国际A股大涨7.5%、港股盘中一度大涨16%。12月31日开盘,中芯国际港股涨一度超10%,截至今日收盘,中芯国际港股股价涨8.33%,报22.1港元。

且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公布的最新董事名单显示,原本因蒋尚义加入而扬言要辞职的梁孟松,也同样仍在原职,这两件事件是否有关连,值得关注。

责编:Luffy Liu

本文综合自中芯国际公告、新浪科技、快科技、多维新闻、科创板日报、TechNews报道

  • 成熟工艺解禁,就是想打压和遏制中国的自主28工艺技术
您可能感兴趣
功率器件(如MOSFET、IGBT和二极管)需要适当的封装设计,以优化散热、提高效率和确保可靠性。热管理对于避免过热、保持性能和延长器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目前英特尔采取了“产能匹配”策略,即需确保“投资节奏与市场需求一致”,避免过度投入导致产能闲置。这番说辞或意味着英特尔面对巨大财务压力作出了不得已的战略调整。
随着GaN器件在电机驱动器和电动汽车等高电压、高频率应用中的使用,散热、封装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通过解决重大的热管理问题,创新封装技术的最新进展旨在缓解这些挑战,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整体系统可靠性。
业界正从“引线框架”设计转向在具有复杂布线图案的多层电路衬底上安装IC,这一转变推动了对先进IC衬底的需求,并催生了对新型绝缘材料的迫切需求。
碳化硅技术正在彻底改变电力电子行业,使各种应用实现更高的效率、更紧凑的设计和更好的热性能。ST、安森美、Wolfspeed、罗姆和英飞凌等领先制造商均提供SiC解决方案,可根据特定用例提供分立器件、功率模块或裸片形式的产品。
在应对美国加码措施上,中国一方面应该依托自身庞大的垂直应用场景,特别是工业制造领域,在做大做强中国制造的同时,推动国产AI芯片的替代,另一方面仍需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重点突破AI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和先进工艺制程。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本文来源:物联网展行业变革:“位置即服务”正催生万亿级市场裂变数据洞察:2025年全球GNSS市场规模预计达6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8%,其中智能穿戴、资产追踪、工业安全三大场景贡献超50%。增量
国际电子商情讯,昨日(3月3日)晚间,TCL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以115.62亿元收购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A股市场又一起百亿并购2025年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得到有效抑制,而只对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差分电路的电路构型    上图是差分电路。    目标处理电压:是采集处理电压,比如在系统中像母线电压的采集处理,
市值一夜蒸发2900亿”作者|王磊编辑|秦章勇特斯拉陷入一个怪圈。马斯克的权力越来越大,但特斯拉的股价却跌得越来越惨。就在昨天,特斯拉股价又下跌了4.43%,一天之内蒸发4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5
Silicon Labs(芯科科技)宣布其MG26系列无线片上系统(SoC)现已通过芯科科技及其分销合作伙伴全面供货。作为业界迄今为止最先进、高性能的Matter和并发多协议解决方案,MG26 SoC
新思科技与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基金会(SEMI 基金会)近日在新思科技总部宣布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MoU),携手推动半导体芯片设计领域的人才发展。据预测,到 2030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需要新增 10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当下,海量数据不断涌现。传统云计算模式下,数据传输到远程云端处理,产生延迟、带宽压力,难以满足实时性和隐私需求。为应对挑战,边缘计算应运而生,将部分计算任务下沉到网络边缘,降低延迟、
  合景智慧建设 (广东)有限公司子品牌合洁科技电子净化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合洁科技”)作为洁净工程领域的领军企业,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创新的设计理念和高效的施工能力,在多个行业
文|金融街老李奇瑞终于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了。其实,支持奇瑞汽车实现IPO,此前就已经被安徽省列在了汽车产业2025年重点工作的第38条,但正如奇瑞汽车一贯的低调作风,此次赴香港上市,奇瑞在资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