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触觉技术不同于偏心旋转质量(ERM)和线性谐振致动器(LRA)触觉技术,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成功实现更佳的触觉效果;让我们看看压电触觉与ERM和LRA之间的区隔...

接续前文:《触觉技术大比拼:ERM、LRA、压电哪个适合你?》

压电触觉技术不同于我们在前一篇文章中讨论到的──偏心旋转质量(Eccentric rotating mass,ERM)和线性谐振致动器(Linear resonant actuators,LRA)──另外两种触觉技术,以下分享一些关于压电触觉技术的机械原理,以优化与它们的整合。

替换ERM或LRA,可不是只要将压电致动器黏合在同一个固定位置就好;如果这样做了,所得到的结果将会让人大失所望,并将使你的团队朝错误的方向发展。压电触觉在不同的机械概念下运作,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成功实现更佳的触觉效果;让我们看看压电触觉与ERM和LRA之间的区隔,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其整合的。

想象一下,某些使用LRA的手机──仅放上一个压电致动器,而带来只是一些响声之外,并无其他功能。即使触觉技术想要创造更先进的效果,它们也无法逃脱物理定律。要了解触觉致动器的工作原理,我们需要使用经典力学的一些最基本定律,即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的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在惯性定律参考架构下,除非受外力作用,否则物体不是保持静止,就是继续以恒定速度运动。

第二定律──在惯性定律参考架构下,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的向量和,等于该物体的质量(m)乘以该物体的加速度(a),也就是F = ma (这里假设质量m是恒定的)。

第三定律──当一个物体在第二物体上施加力时,第二物体同时在第一物体上施加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力。[1]

触觉比较表中有些小瑕疵。我们感受到的回馈力是来自致动器的运动力。为什么业界要用加速度来比较回馈强度?你在比较表中看到的加速度值是基于每个触觉致动器在相同质量(Mass)上进行加速度计的测量结果。

由于在测试基础上,是将每个致动器以相同质量去进行比较的,所以我们可以分别找出加速度值。因此加速度值最高的致动器的确会产生最强的回馈,但其效能却不能以相同的方式精确测量。

将ERM或LRA放入一个质量上,可以确实移动它,但放到压电致动器上,是不能期望会得到相同的结果。量测压电致动器的加速度值,是测量致动器之上方质量。这可让我们了解为什么会有所不同,以及为什么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才能成功的将压电触觉功能整合到产品设计中。

触觉致动器组件

我们已经看到,触觉是由牛顿运动定律定义的。为了产生一个力量,触觉致动器需要两个组件:质量(Mass)和产生加速度的振动引擎。比较触觉技术时,你最终将比较出它们用于产生加速度之振动引擎种类。

触觉致动器=振动引擎+质量(Mass)

让我们看一下每个触觉致动器后面的组件,并了解为什么不能用压电致动器直接替换ERM或LRA。

ERM致动器组件

ERM的振动是透过使用直流电机(振动引擎)旋转偏心质量产生的。此质量运动产生不平衡的力量,因此产生振动。虽然计算旋转偏心质量的运动轴心很复杂,但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不平衡质量的旋转所产生的力量会传递给直流电机。设备上的直流电机基座处,放入ERM致动器,这样感应到直流电机的振动便会传递到设备上。

遵循牛顿的运动定律原则:旋转偏心质量和振动引擎的旋转产生了一个移动力量,该力量从致动器传递到与其相连的设备。

LRA组件

LRA的振动是由音圈(振动引擎)驱动的悬浮磁性质量所产生的。音圈上的驱动电流会产生一个磁场,该磁场可以使弹簧在与弹簧对齐的同一轴上下移动。磁性质量需要振荡固定频率,以产生谐振并产生最大的力量。谐振频率取决于质量和悬架弹簧的刚性。

再次重申牛顿的运动定律:音圈(a)导致的悬浮磁质量(m)运动产生了一个动力量,该动力通过弹簧传递到设备上。

压电致动器组件

在此范例中,我们将使用TDK PowerHap压电致动器,因为它们都具备相同的设计基础。这些压电致动器不像一般压电弹片那样运作。反而,PowerHap致动器在受到拉力(高压)时会机械收缩。压电材料的收缩迫使金属组件钹(cymbal)片膨胀,这就是致动器推压质量的方式。

如果要在致动器的一侧推压质量,则另一侧需要靠在一个表面上,该表面会将力量传递到一个质量的设备上。同样,如果你的设备受到一个力量加上一个可推压质量,则牛顿的第二定律决定了你的设备最终将会振动。

压电致动器之所以不能直接替代传统技术,是因为它们不是触觉致动器,而是振动引擎。就像ERM的直流电机和LRA的音圈一样,压电致动器没有内置质量。

如果我们看一下牛顿的运动定律原理,压电致动器就是振动引擎,它会产生加速度(a),但是我们缺少质量(m)来产生有影响力的运动力。

这是否意味着不可能用压电触觉代替LRA和ERM来振动整个设备?不,这代表你需要找到一个与压电致动器一起移动的质量,我们相信这是这项技术的一项优势。它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来调整压电触觉,进而根据你的目标获得最佳的触觉效果。

将压电致动器与小质量结合起来,非常适合于局部回馈并取代机械按钮。将压电致动器与较大质量结合,可以产生足够的力来振动与其链接的整个设备;该设备也可以是质量本身,例如汽车显示器,传统的触觉技术没有这种灵活性。

选择最适合的压电触觉驱动IC

藉由压电触觉等性能更好的技术,触觉技术正进入一个新时代(参考前文)。虽然这些并不新鲜,但是随着压电驱动IC的发展,现在压电触觉技术的性能比以前更好。不过我们将探讨的是:并非所有压电驱动器效能都是一样的。

在触觉技术领域,压电触觉驱动器的作用是放大电源电压,并将波形发送到压电致动器,来产生移动和触觉回馈。由于压电驱动IC的高功耗,压电触觉的采用率受到限制,然而随着Boréas Technologies采用CapDrive技术的压电驱动IC (BOS1901)问世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当你要为应用选择最佳的压电驱动器时,首先要知道的就是压电致动器所需要的电压。一般情况下,较大的压电致动器需要较高的电压才能产生触觉回馈。你的应用或设备可能对电源和空间具备特殊的触觉需求,因此你要选择最佳致动器来需要满足这些要求。

举例来说,重量轻、空间较小、电源受限的移动设备不需要最强大的压电致动器来产生触觉回馈。但是对于空间和动力不是主要限制的汽车则恰好相反,触觉回馈必须足够强大,才能克服道路颠簸为车辆带来的影响。

一旦选定了压电致动器,你就可以开始寻找匹配的压电触觉驱动器了。

功耗更低,电池寿命更长。

多年来高功耗问题一直困扰着压电触控技术领域。因为需要放大电源电压,并为压电致动器产生波形,所以对用于音讯产业的放大器设计来说,压电驱动器就是其微型版本。虽然这种设计可以产生高质量的波形,但是它们的功耗和产生的热能都很高。

因此,作为成长最快的市场之一、也是主流应用之一的触觉技术,压电驱动器对于移动设备来说并不是很好的配备。

CapDrive技术是一种压电触控驱动器架构,其功耗号称比竞争产品低10倍。该技术由Simon Chaput在哈佛大学攻读电机工程博士学位期间所研发的。如果希望将压电触觉器整合到一个功耗受限的设备(例如电池供电的移动设备),BOS1901压电驱动器是一个理想选择。

更快的响应时间与更佳触觉效果

触觉回馈需要完美的时机才能产生最佳的回馈。由于带宽范围非常宽,压电触觉技术具备产生无限多种不同效果的优势,需要高效能的压电触觉驱动器尽快作出反应,来创建最佳的触觉回馈模式。

压电致动器的响应时间通常接近瞬时,例如TDK PowerHap压电执行器产品系列的响应时间不到2毫秒(ms)。如果需要最快的响应时间,压电驱动器可能是一个限制因素;而BOS1901压电驱动IC可提供低于6ms的响应时间。

设备中的可用空间会影响触觉驱动器的选择,BOS1901号称具备业界最小组件尺寸,仅需7个离散组件,采用4×4 mm QFN封装。QFN封装的整体解决方案大小为115 mm2。如果你增加压电致动器,我们的解决方案不仅是最小的压电解决方案,还是市面上最紧凑的触觉解决方案,将为你节省宝贵的电路板空间。

CapDrive技术的优势不只是低功耗,也是一种可以将波形发送到致动器,又可以感测来自同一致动器压力的低功耗压电驱动器IC结构。这意味着,如果你需要一个在施加压力时的触发解决方案,例如以触控按钮代替机械按钮,则可以省下感测硬件,只依靠一个压电驱动器和一个压电致动器。

压电致动器的工作原理类似于音源信号放大器,为了获得最清晰的音质,需要放大器提供最清晰的输出;为了产生最佳的触控回馈,需要压电驱动器提供最清晰的输出。用户本身能感受到的回馈质量,会因振动所产生不必要的噪声输出,而带来不好的感受,并且还会感受到不好的振动体验质量。

CapDrive技术压电IC vs. 竞争对手压电IC

 [1] 牛顿运动定律。 (2020年2月14日)。取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wton's_laws_of_motion

本文由Boréas Technologies提供,Judith Cheng 编辑整理

参考原文:

压电触觉致动器的机械原理

Boréas的压电驱动器IC vs. 竞争对手的压电IC-触觉技术较量-第3部分

责编:Luffy Liu

您可能感兴趣
汇顶科技在公告中解释,终止原因是公司与交易对方未能就本次交易对价等商业条款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AMD正在推进使用三星电子的4nm工艺晶圆代工技术,不过,I/O芯片的大规模生产尚未确定。业界预计,最快在今年下半年,三星代工厂将开始为AMD生产I/O芯片,因为AMD正在准备明年推出第六代EPYC服务器CPU......
通过收购宏晶微电子,康佳集团将能够进一步拓展其在半导体领域的业务版图,提升公司在芯片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实力。
韩国半导体行业的全球地位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存储、DDIC(显示驱动芯片)等领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存储半导体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更是高达50%以上。12月3日晚的“紧急戒严”和韩国政坛局势的急剧转变,会对其半导体产业产生什么影响?
DF30芯片是业界首款基于自主开源RISC-V多核架构、采用国内40nm车规工艺开发的高端车规MCU芯片。该芯片实现了全流程国内闭环,功能安全等级达到了ASIL-D,并已通过295项严格测试。
Credo公布了2025财年第一个季度的业绩,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70%左右。随着AI时代的兴起,Credo开始关注如何把AEC更好的应用在国内的数据中心市场中。此外,在当今的数据中心领域,网络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千万级中标项目5个,百万级中标项目12个。文|新战略根据公开信息,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5年2月,国内发布35项中标公告,披露总金额超15527.01万元。(由新战略移动机器人全
本文来源:智能通信定位圈最新消息显示,全球领先的厘米级定位导航企业苏州天硕导航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天硕导航”)近期宣布获得数千万元级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目的是扩展业务、产品开发和团队建设,深创投作为本
本文来源:物联网展行业变革:“位置即服务”正催生万亿级市场裂变数据洞察:2025年全球GNSS市场规模预计达6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8%,其中智能穿戴、资产追踪、工业安全三大场景贡献超50%。增量
国际电子商情讯,昨日(3月3日)晚间,TCL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以115.62亿元收购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A股市场又一起百亿并购2025年
从上表可知,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40强PCB企业总营收约416.7亿美元,同比增长7.6%。其中,营收排名第一位的是臻鼎科技(36.05亿美元),排名第2~5位的分别是欣兴电子(26.85亿美元)、
Silicon Labs(芯科科技)宣布其MG26系列无线片上系统(SoC)现已通过芯科科技及其分销合作伙伴全面供货。作为业界迄今为止最先进、高性能的Matter和并发多协议解决方案,MG26 SoC
在储能行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安富利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与广泛的市场影响力,荣获2025“北极星杯”储能影响力BMS/EMS供应商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安富利过往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在储能领域持续创新与
3月4日,中国商务部接连发布三则公告,对26家美国实体/企业采取不同的管制措施。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13号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
面板价格预测(3月)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面板研究中心《TrendForce 2025面板价格预测月度报告》最新调研数据:2025年3月,电视面板与显示器面板价格预期上涨,笔记本面板价格
为进一步推进商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企业诚实守信经营,面向企业普及诚信与品牌建设的意义,指导企业加强诚信品牌建设,提升其整体竞争力,“崛起的民族品牌”专题系列节目以诚信为内涵,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有行业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