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大厂紫光集团传出将在今年打造 DRAM 新工厂、力拼2022 年量产,期望藉由增加中国境内自给的半导体种类,提高自给率、降低对海外的依赖。
紫光目前已量产 NAND 型闪存(Flash Memory),旗下长江存储(YMTC)今年 4 月宣布,成功研发出堆栈 128 层的 3D NAND Flash 产品。
日经新闻 27 日报导,据多位关系人士指出,紫光集团将在今年内着手兴建 DRAM 新工厂,目标在 2022 年开始量产。美中对立情势加剧下,紫光期望藉由增加中国境内能够自给的半导体种类,减低对海外的依赖度。
据报导,紫光 DRAM 新厂将坐落于重庆市,最早是在去年八月和重庆政府达成一致,最初的目标是在2019年底开始建设,并且在2021年实现批量生产。
不过受新冠肺炎等因素影响延迟。目前因位于日本、从事 DRAM 设计业务的子公司正式营运,因此力拼今年内动工兴建。
该工厂主要专注12英寸DRAM存储芯片的制造,按照此次签署的协议,紫光国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将作为紫光集团已经和未来在各地设立的存储芯片制造工厂的投资主体,打造世界级存储芯片领域核心产业集团。
尽管清华紫光集团没有透露该工厂的年产能或投资规模,但消息人士称,该公司正在考虑在10年的DRAM运营中总投资8000亿元人民币(合1100亿美元)。
不过紫光 DRAM 新厂之后能否顺利量产,仍将受美中关系动向左右,主因生产具竞争力的 DRAM 产品就需要用到美国制生产设备,而美国禁止供应使用美国先进技术的产品给部分中国企业,因此若之后美中对立进一步加剧,恐将对紫光造成影响。
存储器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短板,也是国家大力推进的重点领域。赛迪智库《2018年全球集成电路产品贸易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大陆进口集成电路金额高达3120.6亿美元,已远超石油进口额,成为中国进口金额最大的商品,其中存储器占集成电路进口金额的39%,达到1230.6亿美元。
2015年,中国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中国高科技产业升级的蓝图,并将半导体作为优先产业。
目标是,在国内半导体公司增长的支持下,将中国的半导体自给率从20%提高到40%,然后在2025年提高到70%。
这些努力产生了一些结果。
作为电信设备巨头华为(Huawei)的子公司,海思已成长为一个CPU的设计者。这些半导体是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的大脑。
清华统一集团旗下的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YMTC)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存储信息的NAND闪存芯片。但是在DRAM方面没有取得重大进展。
晋华集成电路公司(JHICC)曾计划进行低价的DRAM生产。但由于技术和其他问题上 的法律纠纷,它的计划失败了。
长鑫存储器技术公司(CXMT)进展喜人。
如果清华紫光要生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DRAM芯片,它将需要美国制造设备。然而,美中对抗的加剧可能阻碍其获得这种装备的能力。
责编:Yvonne G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