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0日接受上海证券交易所问询后,5月7日,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寒武纪”)披露了与首轮审核问询函相关的回复。从披露的回复看,上交所的问题包含6大类20个问题,涉及公司股权结构、主营业务、核心技术、研发项目、营业收入、募投项目、应收账款等。
上交所于4月10日向寒武纪发出问询(图自:上交所官网截图)
3月26日,寒武纪正式提交招股书。随后,寒武纪的股权结构、营收依赖、市场占有率、产品化程度低等问题引发争议。在此次的回复函中,寒武纪及其保荐机构一并做了回答。
在长达220页的回复报告中,寒武纪也透露了不少值得关注的信息。例如,未来三年除要上市募集的28亿资金中的19亿外,还要投入30亿以上研发芯片;短期内难以找到在采购规模上替代华为海思的客户;与英伟达、海思相比,其AI芯片优势劣势同存;从中科院孵化后,其独立发展的能力等。
未来3年研发还需投入超30亿元
从此前公布的招股书看,寒武纪报告期末货币资金、银行理财产品共计约 43 亿元,其中计入当期收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823.69万元、6914.01万元和3386.41万元。发行人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28亿元,19亿元用于新一代云端训练芯片、推理芯片、边缘人工智能芯片及系统项目,9 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针对这些募投资金,上交所要求寒武纪说明本次发行募集资金的必要性、对现有资金的预算规划。对此寒武纪在回复函中称,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涉及新一代云端训练芯片及系统、新一代云端推理芯片及系统和新一代边缘端人工智能芯片及系统三款芯片产品,需投入资金18亿元。另外,除募投项目所涉及三款芯片产品外,预计未来3年内,仍有其他5-6款芯片产品需进行研发投入。
根据披露信息,寒武纪新一代7nm云端智能芯片思元290预计2021年将形成规模化收入,边缘智能芯片思元220及相关加速卡预计在2020年内实现规模化出货。
目前行业内可实现从终端、边缘端到云端完整智能芯片产品线的企业包括英伟达和华为海思。前者最新的产品分别为Tesla V100、T4、Xavier等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产品,后者也推出了昇腾(Ascend)310、昇腾910人工智能芯片,并推出了麒麟810人工智能芯片。据悉思元290理论峰值性能与昇腾910相当,超过英伟达V100和谷歌第三代TPU。
参照募投项目的研发投入,单款智能芯片及系统的研发投入约在6亿元左右,因此初步估计未来3年内,除募集资金以外,仍需30-36亿元资金投入该等研发项目。同时,未来3年寒武纪计划投入3-4亿元加强IC工艺、芯片、硬件相关的公共组件技术和模块建设,投入3-4亿元加强跨芯片的基础系统软件公共平台建设。
除研发投入外,研发人员规模增加带来的薪酬等支出提升,以及主要竞争对手拥有更强的资金实力,均为寒武纪募资的必要因素。
在谈及人员费用在募集资金中的占比时,寒武纪表示,由于芯片设计工作的复杂性,一般一款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周期在18-24个月,所需研发人员大约200-300人。该等研发人员普遍薪酬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募投项目中人员费用投入相对占比较高。
在成立三年间,寒武纪营收增幅明显,但盈利堪忧——2017年至2019年亏损累计约16亿元。从上面的资金需求来看,预计未来几年都无法保证盈利。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六轮融资后,其估值已在220亿元以上。
为何IP授权业务大幅下滑?
目前,寒武纪人工智能芯片主要有两条商业模式,一是将处理器IP授权给芯片厂商,例如,与华为的合作;另一条则是自己设计和销售芯片,比如,寒武纪面向互联网公司等用户推出的云端智能芯片。
寒武纪招股书截图
依据寒武纪招股说明书披露,发行人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产品主要有1A、1H和1M系列。报告期内,公司IP授权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95%(2017年)、99.69%(2018年)和15.49%(2019年),收入主要来源于寒武纪1A和1H两款产品,公司A为主要客户,但可以看到2019 年该业务出现大幅下滑。
为此,上交所提出询问,要求寒武纪说明2019年IP授权业务收入大幅下滑原因,是否面临产品研发上的技术难点或壁垒;公司A未继续采购的原因;IP授权业务收入下滑是否具有持续性等事项。
寒武纪回应称,2018年从公司A获得的收入包括固定费用收入和提成费用收入,但由于IP已经完成交付,2019年以来从公司A获得的收入主要来自提成费用收入,固定费用收入相较2018年下滑较大。
由于智能处理器相关技术的重要性和一直以来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研发策略,后续公司A选择自主研发智能处理器,未继续采购寒武纪IP产品。
2017年-2019年,寒武纪对公司A的销售金额为0.77亿元、1.14亿元、0.64亿元,占其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销售收入比例的100.00%、97.94%和92.56%,对于前者该类业务收入影响较大。
截至2019年末,根据寒武纪与公司A已签署的协议约定,其已取得全部固定费用收入部分,提成费用部分距协议约定上限尚余3200万元人民币左右。除公司A外,寒武纪其他终端智能处理器IP业务客户主要有博雅鸿图、星宸科技、展讯通信等,各年度平均采购额约在100万元-200万元,对其IP授权业务收入情况贡献较小。
看到这里,你猜到A就是华为海思了吧?
找不到华为的替代品,但不会放弃IP授权
公司A未详细披露其自研5G旗舰手机SoC芯片中智能处理器的理论峰值性能与功耗等数据,据寒武纪近似推测,其总体理论峰值性能(INT8)可能约为8-16TOPS,与寒武纪1M处理器IP产品的技术水平在同一代际。
2019年9月,华为发布麒麟990 5G芯片(图自:寒武纪回复报告截图)
同时,寒武纪表示,截至本回复报告出具之日,除上述已达成的合同外,公司A与寒武纪未达成新的业务合作。主要原因是公司A也拥有终端智能芯片、云端智能芯片、边缘端智能芯片等比较完整的产品线,并且拥有其自主研发的处理器架构,其预计未来公司A继续大量采购寒武纪产品的可能性较小。
寒武纪还预计,短期内难以拓展一家在采购规模上足以替代公司A的客户,并且除公司A外,国内其余知名智能手机厂商如小米、OPPO、VIVO等绝大多数产品采用高通、联发科等境外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的成熟手机芯片产品和方案,其自主研发的SoC芯片大规模商用仍待时日,短期内对于寒武纪智能处理器IP产品不存在大规模的采购需求。
所以寒武纪回复到,2020年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收入短期内将继续下滑,但未来不会长期下滑,未来除了各类智能处理器IP产品外,寒武纪已申请的专利也可以对外进行授权,形成授权收入。
也正是在2019年,寒武纪拓展了新业务,包括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智能计算集群系统等,后者当年取代终端智能处理器IP成为其主营业务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为66.72%。但寒武纪在回复上交所时表示,其不存在逐步放弃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的计划,IP授权业务未来仍是其业务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一代寒武纪1V目前正处于研发阶段
寒武纪比英伟达、英特尔、海思如何?
从招股书看,寒武纪已具备从终端、边缘端到云端的完整智能芯片产品线。上交所认为寒武纪目前对公司市场地位、市场竞争状况的披露过于简单。近两年国内外多家集成电路龙头企业与初创公司陆续发布了多款智能芯片产品。与发行人在业务模式、产品种类上类似或可比的同行业公司主要有 Nvidia、Intel、AMD、Arm、华为海思等。因此,希望寒武纪披露主要产品所处的市场竞争格局、市场占有率、市场地位等情况,并与国内外产品进行比较。
对此,寒武纪回复,与英伟达等境外芯片巨头公司相比,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公司的芯片架构针对人工智能应用及各类算法进行了优化,有效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功耗比和性能价格比;境外芯片巨头公司主要研发人员位于境外,对于国内客户的系统软件定制优化需求响应较慢,可能影响芯片产品发挥最佳性能。而公司的芯片产品可以针对国内客户的生态和需求进行优化,并为客户提供快速响应、灵活的技术支持服务,充分发挥芯片产品的性能。
与华为海思相比,寒武纪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进入该领域的时间更早,具备先发优势。芯片架构针对人工智能应用及各类算法进行了优化,积累了一批核心技术与关键专利,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业界广泛认可;公司定位于独立、中立的芯片公司,采用的是类似安卓理念的中立生态策略,底层芯片与系统软件都充分服务客户和开发者,但公司不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基于芯片进一步提供应用软件或算法)的业务,避免与自身的芯片客户发生竞争,通过中立来吸引更多客户。
与前述公司相比,公司主要的竞争劣势:
- 资金实力及研发投入尚有较大差距,英伟达和英特尔的货币资金分别达到109亿美元和42亿美元;
- 软件生态完善程度与英伟达仍有一定差距;
- 寒武纪销售网络尚未全面铺开。英伟达、华为海思均有成熟完善的销售网络,客户对产品的认知程度、市场知名度等方面均优于寒武纪。
不对中科曙光存在“依赖关系”
招股说明书披露,2019年,寒武纪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销售收入7888.24万元,其中向2019年前五大客户关联公司B(中科曙光)销售加速卡6384.43万元。
上交所希望寒武纪说明向关联方B公司销售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的必要性、合理性及价格是否公允。
寒武纪回应称,其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产品需要搭载在服务器上进行使用,而中科曙光为国内服务器领域的龙头企业,与其合作属于需要经常发生的业务往来,销售给中科曙光与销售给金山云的思元100加速卡产品平均价格较为接近,关联交易定价具有公允性。
除向关联方中科曙光销售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产品之外,其非关联方主要客户包括恒瑞通、浪潮电子、金山云等,销售金额合计为1503.81万元。
寒武纪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产品并非为中科曙光进行专门开发的产品,已通过多家主流服务器的适配认证,还向浪潮、联想、百度、金山云等客户实现了销售,且拥有独立的销售渠道及客户群体,向中科曙光销售的产品价格均根据公司销售政策决定。
因此,寒武纪云端芯片相关业务对中科曙光不存在重大依赖,具备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
不依赖中科院的技术或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等均出身中科院计算所,其数千万的天使轮融资也来自中科院。因此随着该公司的成长,其独立发展能力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上交所在进行问询时也提及了这一点。
问询函中要求寒武纪说明,其与中科院计算所在专利许可、研发成果归属、技术授权、委托开发协议及人员兼职等方面的情况,是否对中科院计算所存在人员、技术上的依赖,并充分揭示相关风险。
在人员兼职方面,寒武纪透露,其存在中科院计算所部分在职人员在该公司兼职的情况。但截至2019年末,在该公司兼职的中科院计算所在职人员占其全部研发人员的比例约3.97%,占比较小。 其中(1)曾担任寒武纪“首席科学家”的陈云霁,自2016年11月起不再担任寒武纪任何职务,离职后未参与寒武纪产品技术的研发或指导工作;(2)在寒武纪兼职的中科院计算所在职员工,除郭崎为处级职称外,其他人员在中科院计算所均属处级以下或无具体职称,在寒武纪主要从事研发工作,未担任关键岗位。
截至本回复报告出具之日,该等中科院计算所在职人员在寒武纪主要从事研发工作,上述兼职人员未担任寒武纪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等关键岗位。
技术许可方面,其仅在寒武纪1A、寒武纪1H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产品和思元100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产品中使用“处理器数据传输机制”类专利,寒武纪声明:
(1)寒武纪的核心技术均系自主研发,截至2020年2月29日,已获授权的专利有65项;
(2)中科院计算所许可寒武纪使用的专利不涉及寒武纪的核心技术,使用到的相关专利技术由双方协商定价。
(3)寒武纪对BANG语言委托研发工作不存在依赖性,委托中科院计算所参加BANG语言的开发,是为了节省其人员投入、加速BANG语言开发进度需要。
责编:Luffy Liu
本文综合自寒武纪官方回复、澎湃新闻、量子位、观察者网、证券时报报道
- 我大国的希望!这种钱该投!这种公司该上市!
- AI芯片是一种附属性的东西,无法独立使用,必须依附某个平台。所以,单纯的AI芯片企业都存在市场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