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 Flash正面临性能扩展的瓶颈,并逐渐被更多的SLC NAND应用所取代;不过,业界专家认为,NOR Flash并不会完全消失,但必须转而寻求其它应用需求…

随着NOR闪存(NOR Flash)即将遭遇性能扩展的瓶颈,今年十月起从东芝内存(Toshiba Memory)更名的铠侠株式会社(Kioxia Memory)认为,平面SLC NAND可望取而代之成为更多应用的理想选择。另一方面,NOR Flash并不会真的消失,而只是转移至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Kioxia Memory最近推出一系列SLC NAND Flash内存产品,可用于需要高速数据传输的嵌入式应用,包括平面电视、打印机、穿戴式装置以及机器人等。Kioxia的第二代串行接口NAND兼容于目前普及的序列外围接口(SPI),并一举将传输速度从上一代的104MHz提升到133MHz。该新系列产品线一共有8种产品,分别支持从2.70~3.60V和1.70~1.95V的供电电压。

据Kioxia内存业务部门总监Brian Kumagai表示,长久以来,尽管NOR Flash一直是储存开机程序代码甚至于底层操作系统(OS)程序代码的首选内存,但随着软件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并占用更多的空间,使得NOR Flash的价格开始变得比NAND Flash更昂贵。

他说,即使NAND必须进行一些Flash管理的整合工作,一旦开始达到512MB或更高密度时,也有助于节省部份成本。因此,Kumagai补充说:“使用NAND Flash虽然要做更多的工作,但绝对具有成本优势。”

20191129-001.jpg
Kioxia的第二代串行接口NAND兼容于SPI,可取代密度要求不断提高的NOR Flash。(来源:Koxia)

在诸如企业级储存等较大型系统中,尽管3D TLC NAND由于具有高密度而广受关注,但Kioxia资深应用工程师Doug Wong表示,SLC为需要较小密度且长寿命装置的嵌入式应用提供了最佳耐用性和数据保留特性,例如电视和游戏系统。

Wong补充说:“事实上,这正是SLC得以持续存在的原因之一。”但NOR Flash也仍有其优势。它的速度够快,能够实现就地执行(execute in place;XIP)作业。“只要给它一个地址,它就能以足够快的速度取回指令,因此实际上不必将“影子”(shadow)程序代码从NAND Flash传送至RAM。”

然而,Wong表示,由于人们期望目前使用NOR Flash的产品能够提供更多功能,因此,在密度提升的要求下,将推动更多的替代产品被采用,无论是SPI SLC NAND组件还是MRAM,因为它既可以充当RAM或者作为一种挥发性内存。他说,“未来,由于人们持续要求更多功能,而这将会需要更多的软件,因此而将在NOR Flash之外发展出一个重大的趋势。”

Forward Insights首席分析师Gregory Wong说,NOR Flash的使用日益减少实际上可归咎于其无法扩展,以及适于需要1GB或更高容量的应用。这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并没有太多供货商可以选择。而支持SPI接口的NAND选项更可能适于机顶盒(STP)和电视等装置,因为这些装置日益变得更智慧而且需要储存更多程序代码。

但是,无论是Kioxia还是Forward Insights的Wong都认为NOR并未完全消失。Forward Insights的Wong指出,随着某些应用需求超出NOR所及,其他只需较小密度的应用需求则相继出现。例如,许多物联网(IoT)装置可将NOR Flash用于储存程序代码,而诸如无线耳塞式耳机(earbud)之类的小装置以及带有手指传感器的触控屏幕应用也都选用了序列NOR。

Gregory Wong说,对于必须使用NAND Flash的应用,SLC是最佳选择,因为它的密度仍然相对较小,例如耐久性和纠错功能至关重要的应用,采用MLC或TLC都没什么成本优势。“如果你采用了MLC或TLC,很可能造成性能和耐久性的退化,因此,这就是为什么业界持续选择使用SLC NAND的原因。”

编译:Susan Hong   责编:Yvonne Geng

(参考原文:Displaced NOR Flash Finds New Uses,by R. Colin Johnson)

相关阅读:嵌入式系统开发商采用Serial NAND Flash做为AI系统储存内存的优势

您可能感兴趣
双方合作可能形成“三星主导制造、YMTC提供技术”的分工模式,加速行业技术迭代。未来,这一模式或推动更多跨国技术联盟,加速行业创新周期。
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等主要DRAM制造商逐步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终止DDR3和DDR4内存的生产。这一决策是由于对HBM(高带宽内存)和DDR5等最新内存技术的需求增加,以及DDR3和DDR4内存收益性的下降所驱动的......
与目前第8代的218层产品相比, 新一代3D闪存实现了33%的NAND接口速度提升,达到4.8Gb/s。
2.5D和3D集成研究旨在突破内存与处理单元间的数据传输瓶颈。为解决这一瓶颈,研究人员将内存堆栈放置得更靠近芯片,并在硅中介层上实现不同裸片和内存单元的异构集成。
在与《电子工程专辑》的独家对话中,华邦电子产品总监朱迪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2024年存储行业留给自己的感受。他预测2025年端侧AI产品将进入爆发期,落地速度将比过去两年更快,会带动更多中小容量存储的需求。
英伟达在CES 2025上发布的Project DIGITS是SOCAMM的首个落地平台。英伟达CEO黄仁勋强调:“未来,每个创意工作者都需要一台个人AI超级计算机”, 旨在将数据中心级算力带入个人桌面环境。如果这一新标准得以实现,SOCAMM很有可能会被视为“第二代高带宽内存(HBM)”......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本文来源:物联网展行业变革:“位置即服务”正催生万亿级市场裂变数据洞察:2025年全球GNSS市场规模预计达6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8%,其中智能穿戴、资产追踪、工业安全三大场景贡献超50%。增量
引言 嘿,各位电动汽车的爱好者们!咱们今儿个就来聊聊电动汽车里那些“看不见,摸不着”,但又至关重要的零部件。要说电动汽车这玩意儿,那可真是科技含量满满,各种高精尖的技术都往里堆。但要让这些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得到有效抑制,而只对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差分电路的电路构型    上图是差分电路。    目标处理电压:是采集处理电压,比如在系统中像母线电压的采集处理,
从上表可知,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40强PCB企业总营收约416.7亿美元,同比增长7.6%。其中,营收排名第一位的是臻鼎科技(36.05亿美元),排名第2~5位的分别是欣兴电子(26.85亿美元)、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有多久没看电视了?对老局来说,最近这几年除了春晚和国庆阅兵,其他情况下,基本已经不会看电视了。当然了,连着PS5打游戏那是另外一回事。不过,虽然我们不怎么看电视了,但电视的市场却并
新思科技与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基金会(SEMI 基金会)近日在新思科技总部宣布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MoU),携手推动半导体芯片设计领域的人才发展。据预测,到 2030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需要新增 10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SUBSCRIBE to USImage: SwitchBotSwitchBot价格实惠、可调节的智能窗帘终于问世了。SwitchBot窗帘(SwitchBot Roller Sha
文|金融街老李奇瑞终于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了。其实,支持奇瑞汽车实现IPO,此前就已经被安徽省列在了汽车产业2025年重点工作的第38条,但正如奇瑞汽车一贯的低调作风,此次赴香港上市,奇瑞在资本市
                                                                                                
    内容概要:目前,全球半导体、光电等电子信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转移,东亚、东南亚等地区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行业的主要市场和发展重心;同时由于我国医药卫生、半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