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边缘AI大战正悄悄展开...每一家处理器供货商都将机器学习视为“金鸡母”,积极地调整自家公司策略,竞相为这个具有最大商机的领域——边缘AI提供加速特定工作负载的解决方案...

过去两年来,人工智能(AI)已经从学术奇迹演变为全球重大趋势了。以某种形式呈现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即将彻底改变几乎所有领域——从消费者、汽车、工业到电子产业的每一个领域,并且正以未知的方式影响整个社会和我们的生活。

事实上,对于产业来说,这表示每一家处理器供货商都将机器学习视为“金鸡母”。这一场战争已经开打,他们正积极调整自家公司策略,竞相为具有最大潜力的领域——数据中心以外的机器学习,或是边缘AI (AI at the edge)——提供可加速特定工作负载的理想解决方案。

边缘AI拥有巨大的光明前景,因为它几乎适用于每一种电子装置,从无人驾驶车可在行驶中“看到”路上行人,到能够接收并响应语音命令的咖啡机等。需要在低延迟、数据隐私、低功耗和低成本之间任意组合的应用最终都将转移到边缘执行AI推理。

值得注意的是,从下图Gartner提供的新兴技术发展周期报告(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9)来看,边缘AI (Edge AI)只不过是发展还不到5年时间的一个点。
20191115-100.jpg
Gartner提供的2019年新兴技术发展周期报告:Edge AI要“达到生产力成熟期”(plateau of productivity)大约还需要2-5年的时间。(来源:Gartner)

AI推理的工作负载是特定的:它们需要对大量低精度资料进行大规模平行处理,而内存存取正成为一项瓶颈。大部份的处理器类型都在试图适应这些要求。

Magazine191218.jpg

目前主要的技术是GPU——实际上应该说是当今一家公司的细分市场。很幸运地,GPU的单指令多数据(SIMD)架构本来是为了加速计算机绘图而开发的,如今也顺势演变成为极其适用于AI工作负载。英伟达(Nvidia)正乘着这一波浪潮前进,致力于开发AI超级计算机,用于数据中心、自动驾驶等以及甚至是小型的边缘装置。

其他业者也想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长久以来习于加速数学算法的FPGA供货商开始完善其产品组合,以因应边缘AI处理的需求。赛灵思(Xilinx)采用特定领域架构(domain-specific-architecture)的概念,将可编程逻辑与其他运算类型结合在一起,为新的工作负载客制化数据串流。同时,莱迪思半导体(Lattice)则瞄准在低功耗装置中进行图像处理。

还有许多新创公司的新架构成功达阵,从内存处理器(processor-in-memory;PIM)技术(如Mythic、Syntiant、Gyrfalcon)到近内存运算(near-memory computing,如Hailo);从可编程逻辑(Flex Logix)到RISC-V核心(Esperanto、GreenWaves);以及从极其微小(Eta Compute)到超大规模(Cerebras、Graphcore)等领域。这些新创公司大多数都在为边缘打造AI。但是,当他们开始与Nvidia和Intel等巨擘正面竞争时,是否还会有足够的利基市场足以支持他们?时间会说明一切。

此外,还有许多新创公司从另一个方向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调整AI工作负载以便在微控制器(MCU)等传统硬件上更有效地执行。诸如PicoVoice和Xnor等公司正在寻找新方法来利用现有装置的指令集,以执行矩阵乘法。

结合Google在TensorFlow Lite上的成果——一款可将机器学习模型缩小到适合MCU的编译程序——毫无疑问地,这将为不需要连接因特网即可进行推理任务的语音启动装置等应用开启大门。

嵌入式开发人员在面对这些新型加速器芯片组时,必须学习如何使用它们。软件是这一挑战的重要组成部份。更传统的CPU、MPU和MCU显然在此具有领先优势。

尽管要打造一个围绕着新软件平台的开发社群并非不可能,但这毕竟并不容易实现的。Nvidia花了十年的时间打造其GPU软件平台——CUDA,才实现当今的成果。任何想要进入这一领域的业者都需要打造工具库与工具,以及透过会议与论坛来教育开发人员。但这些都可能让新创业者的有限资源更加吃紧。

灵活性是成功秘诀的另一个要素。尽管当今的图像处理模型有赖于卷积神经网络(CNN),但不同类型的神经网络也适于像语音识别等其他应用,而且学术界还一直在提出新的神经网络概念。先进的网络可能还需要更复杂的数据串流方案。为了加速当今CNN而开发硬件的一个风险在于可能导致过于专业化,而无法加速未来的网络平台。因此,AI工作负载的本质应该被视为一项不断变化中的目标,在灵活性和性能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这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个领域的战争才刚刚开打。最后的赢家将属于那些选择适合自家公司的利基市场并为其努力打拼、投资软件堆栈以及教育产业、并在此快速发展的产业中保持灵活性的公司。当然,还必须要能以合理的价格进行。

编译:Susan Hong   责编:Yvonne Geng

(参考原文:Companies Clash over AI at the Edge,by Sally Ward-Foxton)

 本文为《电子工程专辑》12月刊杂志文章,版权所有,禁止转载。点击申请免费杂志订阅 

也可点击立即下载,下载12月刊完整版。

EETC-1912-Download.JPG

 

 

您可能感兴趣
最近收到一款Jetson Orin Nano Super开发套装,我打算拿它来做个简单的AI应用开发...在没有任何AI应用和嵌入式应用开发经验的基础上...主打传说中的零代码开发~
2024 年,中国人工智能专业在校生约 4 万多人,而整个领域的人才缺口却高达 500 万……
从品牌战略的角度来看,华为本次选择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作为商标,可能是为了借助这些神话角色的知名度和文化内涵,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形象……
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市场蓬勃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全球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来到了持续发展阶段,这也促使了企业不断加大其在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其中 AI、机器视觉和 RFID 等先进技术在实现高效生产物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荣耀新任CEO李健首次公开亮相即宣布投入100亿美元布局AI终端生态,并推动Magic系列提供7年系统更新......
假设 GPU 租赁成本为 2 美元 / 小时,经计算,DeepSeek 每日总成本约为 87072 美元。若按照 DeepSeek R1 的定价计算所有 tokens 的收入,理论上一天的总收入可达……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作为功率半导体领域的创新领导者,Power Integrations(以下简称:PI)始终专注于前沿技术研发,持续为全球客户提供突破性解决方案。PI 在功率变换架构、电力电子驱动系统及汽车电子领域构建
Mar. 5, 2025 产业洞察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TSMC(台积电)近日宣布提高在美国的先进半导体制造投资,总金额达1650亿美元,若新增的三座厂区扩产进度顺利,预计最快20
2月17日,“南京江宁开发区”发文透露,阳光电源在南京新建的光伏储能项目已经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达到10亿元。加入光储充交流群,请加微信:hangjiashuo888据报道,阳光电源南京研发中心项目是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得到有效抑制,而只对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差分电路的电路构型    上图是差分电路。    目标处理电压:是采集处理电压,比如在系统中像母线电压的采集处理,
国际电子商情讯,昨日(3月3日)晚间,TCL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以115.62亿元收购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A股市场又一起百亿并购2025年
UN低耗LED照明驱动电源IC U6116值得一选LED驱动电源在LED整灯成本中占比不小,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整灯企业希望能够降低LED驱动电源的成本,同时LED驱动电源的品质和性价比也成为主要焦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有多久没看电视了?对老局来说,最近这几年除了春晚和国庆阅兵,其他情况下,基本已经不会看电视了。当然了,连着PS5打游戏那是另外一回事。不过,虽然我们不怎么看电视了,但电视的市场却并
高通又放大招了!3月3日,也就是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第一天,高通正式宣布,推出自家的最新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解决方案——高通X85。高通X85对于高通X85的发布,行业早有关注。因为高通的手机So
    内容概要:目前,全球半导体、光电等电子信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转移,东亚、东南亚等地区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行业的主要市场和发展重心;同时由于我国医药卫生、半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