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区域车辆架构集成起原有的通信协议并充分利用高时效的网络功能,达到最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仅仅在一代人的时间里,电子技术和处理器技术几乎就已经改变了我们生活中的所有方面 – 在车辆工程上最为显著。电子元件、软件和处理能力的范畴不仅改变了车辆的运行方式,而且还改变了我们对车辆的看法 – 车辆现在更像是移动的计算机,而不再是机器。

根据麦肯锡公司一份报告的说法,在 2010 年到 2016 年之间,现代汽车中软件代码的行数 (SLOC) 已经在以 15 为系数不断的扩张,从 1000 万行发展到了约 1.5 亿行。预计对于全部车辆来说,软件的平均份额将以 11% 的年复合增长率发展下去,从当今 D 级车或者更大型汽车的 10%(约为 1,220 美元)增至 2030 年的 30%(5,200 美元左右)。

强大的计算能力、巨大的带宽和速度都是处理形形色色的传感器生成的海量数据的必备条件,从而满足车辆日益实现网络化与自动化的要求。5G 移动网络连接的目标是将我们周围的万事万物全部互连到一个数据网络,该网络可以提供必要的速度与响应时间,从而供完全的利用自动驾驶汽车的各种功能。

半导体公司当前都在开发新型的微处理器,能够为多区域车辆架构(图 1)实现高达 10 Gbps 及以上的高带宽数据传输速率。这就会将车辆从移动的计算机转化成车轮上的数据中心,并且使自动驾驶汽车实时做出复杂的决策。

汽车以太网的兴起

随着现有的汽车网络已经不足以应对未来汽车的各种需求,以太网现已作为高速数据传输的一种最重要的协议而浮现了出来。对数据速率的需求正在不断的攀升,愈发提升了多层安全措施以及无缝连接起软硬件及互连布线系统所需的各种接口的重要性。以太网是一种成熟、稳定而又久经考验的技术,可以提供极高的速度与安全性,从而成为了一种标准。然而,与大多数传统上的以太网应用相比,以太网架构必须能够在车辆中恶劣的多的条件下良好工作。如此一来,这类网络就必须要更加的稳健,因为它们要接触到极端的温度、湿度、水分、振动和冲击,并且还必须能够耐受极大的电磁干扰 (EMI)。

走向多区域

将车辆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设备分布到多个区域中,可以使 CAN 和 LIN 之类较老一些的汽车通信协议以及各种新的标准整合到基于以太网的车辆架构之中。专用网关可以构成原有的 ECU 设备与发展中的车载以太网络之间的接口,便于形形色色的协议通信方式融入到更大规模的以太网架构当中。它们可以聚合起传感器数据,然后转发到一个或多个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自动驾驶 (AD) 传感器,在其中做出决策并将相应产生的车辆命令通过高速网络传输到各个区域的网关。在那里,网关会将命令通过以太网或原有的网络转发到控制单元。

安全是第一要务

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例如雷达、激光雷达以及高分辨率摄像头等等,都在不断的收集有关周边环境的数据,并且通过以太网连接到网关。车辆工程师将会依靠高时效网络 (TSN) 来实现域间通信并满足实时的要求。TSN 可以确保为网络流量划分出所需的优先级,从而对于安全性至关重要的各种功能就不会被来自信息娱乐系统方面的数据流之类的其他活动所阻碍。

在后视摄像头的例子中,一个负责检测物体是否阻挡进一步传播的信号会通过 100 兆比特的以太网线缆发送到网关。网关将所有的引入数据聚合到一个大的数据流中,然后通过 10 千兆的以太网链路实时发送到 ADAS/AD 服务器。在那里,软件会对来自后视摄像头的信号做出决策。然后,将向制动控制单元发送一个制动命令,该单元就会相应的启动制动器以使车辆停下。后视摄像头的信号转发会优先处理,这样关键的功能就不会被非关键的网络流量所中断。

多区域网关控制的概念采用了冗余来建立起自动防故障的功能性网络,从而达到所需的极高安全性。

接插件式的连接器和线缆能够在车辆的总寿命期间提供信号上的完整性,对于高速网络连接的可靠性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可靠性不得受到 EMI 或者热过程的影响。

新的技术可以将传感器数据、控制数据和信息娱乐系统数据与集成的多区域冗余和高时效网络 (TSN) 功能结合到一起,从而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使可靠性提升至最高程度。采用设备认证的多层安全方法可以确保满足车辆制造商提出的严格的安全要求。

根据麦肯锡的说法,预计汽车以太网将“崛起成为汽车的支柱”,然而,对更高速度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并且未来的网络系统将以这些不断提高中的速度为目标。自动驾驶汽车网络 (NAV) 联盟和 OPEN 联盟之类的组织正在使行业的领导者们携起手来,促进下一代多千兆级汽车以太网络的发展与使用,原因在于,这种技术很有可能代表了车载连接和 V2X 连接的未来。

Molex_Achieving High Performance in Automotive Networks-Fig1

图 1:新型微处理器通过多区域车辆架构可以实现高达 10 Gbps 及以上的高带宽数据传输速率。(图像来源:莫仕)

  • 失败的报导是较难见到的,我找到了一篇。Spanish startup ready for 1Gbit/s automotive Ethernet。September 23, 2016 // By Julien Happich(Spanish startup ready for 1Gbit/s automotive Ethernet | eeNews Automotive)
  • 失败的报导是较难见到的,我找到了一篇。Spanish startup ready for 1Gbit/s automotive Ethernet。September 23, 2016 // By Julien Happich(Spanish startup ready for 1Gbit/s automotive Ethernet | eeNews Automotive)
您可能感兴趣
若交易达成,安森美将获得Allegro在磁传感器领域的技术与客户资源,显著增强其在汽车和工业市场的垂直整合能力。
“物理智能(Physical AI)”,黄仁勋在CES 2025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提出的新概念。他指出,即将全面到来的“Physical AI”时代,将是在1000万工厂、20万仓库、15亿汽车和卡车及海量人形机器人之上应用的下一波万亿规模市场驱动力。
这一里程碑标志着意法半导体和三安正朝着于2025年年底前实现在中国本地生产8英寸碳化硅这一目标稳步迈进,届时将更好地满足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源及能源等市场对碳化硅日益增长的需求。
股价飙升不仅让小米在资本市场大放异彩,也让其创始人雷军以近 4400 亿元人民币的财富估值登顶中国首富,超越了……
鉴于意法半导体在意大利经济和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意大利政府对其业绩表现高度关注。知情人士透露,意大利政府认为谢里未能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行业挑战,因此计划更换 CEO。
若四方联盟成型,可能重塑全球电动车产业格局。目前合作仍处初期阶段,需关注2025年3月可能的协议签署进展。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引言 嘿,各位电动汽车的爱好者们!咱们今儿个就来聊聊电动汽车里那些“看不见,摸不着”,但又至关重要的零部件。要说电动汽车这玩意儿,那可真是科技含量满满,各种高精尖的技术都往里堆。但要让这些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得到有效抑制,而只对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差分电路的电路构型    上图是差分电路。    目标处理电压:是采集处理电压,比如在系统中像母线电压的采集处理,
从上表可知,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40强PCB企业总营收约416.7亿美元,同比增长7.6%。其中,营收排名第一位的是臻鼎科技(36.05亿美元),排名第2~5位的分别是欣兴电子(26.85亿美元)、
本文来源:智能通信定位圈自动跟随类的产品属于比较酷炫功能的“黑科技”产品。要实现自动跟随的技术可以有很多,但是最常用的就是UWB,因为UWB定位精度高,现在的成本也在下降,手机中也开始逐渐普及UWB等
新思科技与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基金会(SEMI 基金会)近日在新思科技总部宣布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MoU),携手推动半导体芯片设计领域的人才发展。据预测,到 2030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需要新增 10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有多久没看电视了?对老局来说,最近这几年除了春晚和国庆阅兵,其他情况下,基本已经不会看电视了。当然了,连着PS5打游戏那是另外一回事。不过,虽然我们不怎么看电视了,但电视的市场却并
新品EVAL-2ED3146MC12L–带辅助电源的6.5A双通道隔离栅极驱动器评估板EVAL-2ED3146MC12L评估板用于评估功率半桥电路中的2ED3146MC12L 6.5A隔离栅极驱动器I
  合景智慧建设 (广东)有限公司子品牌合洁科技电子净化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合洁科技”)作为洁净工程领域的领军企业,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创新的设计理念和高效的施工能力,在多个行业
    内容概要:目前,全球半导体、光电等电子信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转移,东亚、东南亚等地区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行业的主要市场和发展重心;同时由于我国医药卫生、半导
Mar. 5, 2025 产业洞察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5G时代下的突破机会:论全球电信商FWA布局》报告指出,随着美国电信商T-Mobile、Verizon转移营运重心至拓展建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