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升级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中,为解决企业在产品、方案、技术、销售渠道、代工厂还是人脉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到企业未来几年的起起伏伏的痛点问题,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新的经济科技新形势,今日(5月23日)在深圳科兴科学园国际会议中心,ASPENCORE旗下《电子工程专辑》、《电子技术设计》、《国际电子商情》三大媒体联合举办了2019国际电子产业链资源对接会。在此次国际电子产业链资源对接会上, 来自中国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熊垓智与现场观众分享了”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的相关政策以及发展机遇“。那么如何抓住机遇,进行智慧产业建设,打造智慧城市?在熊秘书长的演讲中,他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向我们诠释了答案。
熊秘书长认为,在智慧城市和智慧产业发展中,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将是促进智慧城市发展和智慧产业的落地起到重要的支撑和载体。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2月18日)正式出台,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进入快车道!《规划纲要》中确定了四个发展的主要城市定位: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 ”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
那么具体如何推动这些创新示范区建设呢?推动香港、澳门和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称珠三角九市)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支持创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支持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支持香港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纺织及成衣、资讯及通信技术、汽车零部件、纳米及先进材料等五大研发中心及香港科学园、香港数码建设。支持澳门中医药科技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推进香港澳门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建设。
无疑,上述城市的各项建设都是其智慧产业的一部分,在打造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发挥者举足轻重的作用,物联网建设更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中国在物联网产业中,现在是各项技术都在突飞猛进,但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服务平台,也没有统一的相关体系。未来,做好“智慧城市”群,还需要投入哪些“智慧”,还望各行各业群策群力。
深圳:全面完善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深圳是大湾区内陆核心区,在整个发展促进过程中,正在进行相关规划和产业布局。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科技创新之城,其科研研发规模和创新产业化成绩优异,尤其具有领先的创新产业中心,基于创新视角评价的发展基础最好。得益于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深圳在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已经拥有很明显的领先优势,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德勤2018年发布的《超级智能城市》报告就显示,深圳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得分排名中位居第一。
雄厚科创实力让深圳足以担当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的科技与创新“引擎”。目前,深圳也正在加快出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工作方案,实施高速宽带网络、全面感知体系等十大工程。全面完善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光纤入户率超过90%。
香港:重点发展传感器和生物科技
香港从某一程度来说,其发展电子产业或者半导体产业,跟内地相比没有那么快,在内地智慧城市在五年前、七年前已经开始推动。但在2002年成立的香港科技园公司在这17年多的时间对香港的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功不可没。其公司总监杨天宠在2019国际电子产业链资源对接会上向观众具体阐述了香港在大湾区产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杨天宠先生向在场观众介绍,大概在半年以后,为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香港科技园跟香港政府在微电子方面有大的措施和比较大的投资,这也是因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挑战和壮大整个国家在半导体行业技术发展的基础。而香港科技园在这其中担任重要的角色,那么如何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推动创新生态圈
呢?香港科技园有两大研发重点,第一个重点是传感器。如果要作为一个智慧城市,要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传感器的作用非常重要。第二是发展生物科技,怎么利用数据AI分析所有拿到的数据,推动整个城市的发展,非生物科技莫属。
如何推动大湾区建设,香港的定位非常清楚。在香港,香港政府和香港科技园区,除了科技方面利用到电子、生物科技以外,特别注重四个大的平台:第一个是智慧城市,另外三个是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健康科技。
另外,香港科技园公司将从四个层面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一是环保,二是出行(主要是交通),三是生活,四是怎么把这些方面跟智慧城市融合在一起。园区覆盖不同的网络,比如Sigfox、LoRa的网络,还有Testbed(SCIC)推动科研发展,怎么利用传感器推动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发展。传感器是最基础的技术,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零部件。园区有支持整个传感器发展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