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消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于敏,于今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
他曾“隐身”长达三十年之久,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
1999年9月18日,在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5年1月9日,于敏院士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同年4月3日获得凤凰卫视颁发的“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在2018年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人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于敏在工作中(1980年摄)。 (图:新华社)
面对纷至沓来的极高荣誉,于敏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谦逊。在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同于敏会晤,称其是“中国的氢弹之父”时,于敏婉拒了这个称谓,他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核物理学家于敏(1985年摄)。(图:新华社)
于敏个人简介:
于敏,男,1926年8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他的父亲是当时天津市的一位小职员,母亲出生于普通百姓家庭。
和很多普通家庭一样,于敏的父母亲起早贪黑的工作,用着不多的工资来养家糊口,他们对于敏的并没有太多的教导。
而于敏年少的时候正是中国兵荒马乱之时,军阀混战接着日本又大举侵略中国。有一次,于敏差一点遭到一辆横冲直撞的日本军车碾压。
那时候,12岁的于敏深深的感受到了旧中国的落后和苦难。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于敏无不想象着自己能够有朝一日也能为国家崛起效力,建功立业。
(图:央视新闻)
终于不负众望,1944年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但是由于父亲突然失业,正愁着学费该怎么办,还好在同窗好友的资助下,于敏才得以再次走进校门。
1945年8月6日,一颗从天而降的炸弹打在了广岛上,原子裂变的巨大火球就像是魔法世界的里的火海一样在广岛上空翻滚,所过之处灰飞烟灭。
全世界第一次见识了这种,能在极短时间内摧毁一座城市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力,这也给当时的于敏很大的震撼,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祖国积贫积弱。
正是因为这次的事情,于敏在1946年的时候,离开了工学院,转系到物理学院,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而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于敏的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张宗遂这样说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在一次代数考试中,由于试题极难,数学系的平均成绩竟然不足20分,而有一张成绩单几乎轰动了整个北大校园:于敏,100分!
1949年,于敏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在张宗遂、胡宁教授的指导下,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毕业后,于敏被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这个所1950年才成立,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上世纪50年代,于敏在国内率先开展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在物理学报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与北京大学杨立铭教授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
上世纪60年代起,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这其中就有于敏日后挚友,两弹元勋邓稼先。
不过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当时于敏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从此隐姓埋名长达28年。
连于敏的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年轻的于敏夫妇(图:央视新闻)
他历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副主任、九所副所长、所长、九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氢弹突破中,于敏组织领导攻关小组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带领科研队伍完成了核装置的理论设计,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装备部队。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氢弹突破和武器化”工作,荣获198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核武器小型化突破中,他领导突破了气态引爆弹(初级)原理和高比威力次级原理。作为小型化关键的气态引爆弹主要负责人,主持研究并解决了裂变材料的压紧、中子注入及其增殖规律、氘氚点火燃烧规律、轻重介质混合对聚变的影响、高能中子裂变反馈规律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提出了加大两个关键环节设计裕量的具体措施。气态引爆弹的研制成功,为我国第二代核武器的研制奠定了可靠基础。作为第二完成人的“气态引爆弹装置的突破”工作,荣获198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中子弹突破中,作为主要领导人和参加者,提出了中子弹的设计指标,明确了中子弹探索的主攻方向,指出了某些关键技术问题和难点,研究了热核反应中等离子体过程,分析了中子弹的反应规律并归纳为三个阶段,提出了判断聚变点火裕量的主要判据和提高裕量的措施。作为第一完成人的“中子弹装置的突破”工作,荣获198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核武器基础理论发展中,揭示了武器核反应内爆过程的运动规律,解决了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驰豫过程、辐射波与冲击波的传播规律等一系列基础问题。作为第四完成人的“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研究,荣获198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在核武器发展战略中,与邓稼先提出了“加快核试验进程”建议。建议书提前规划了我国核试验的部署,使党中央做出果断决策,为我国争取了宝贵的10年核试验时间,为提升我国核武器水平、推动核武器装备部队并形成战斗力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前瞻性作用。针对禁核试,提出了以精密实验室实验等几个方面支撑禁核试后武器研究的设想,该建议被采纳并演化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四大支柱,至今仍然是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上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国防高科技项目尤其是我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领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
于敏是一位忠于祖国、无私奉献、文理兼修、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科学家,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本文综合自人民网、中国科学院网站、新浪看点、光明日报、北京青年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