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联新世界需要仰赖各式无线技术才能达成…

作为一家“小而美”的公司,u-blox一直致力于为全球汽车、工业和消费市场提供领先的定位和无线通信技术。2017年,该公司综合收入达到4.037亿瑞士法郎,较2016年增长了12.1%,净利润率达到12.7%。得益于中国经济对整个地区的积极推动,u-blox在亚太地区实现了13%的收入增长。日前,u-blox首席执行官、市场营销及销售总裁Thomas Seiler就工业物联网(IIoT)、智能驾驶、5G等热门话题接受了《电子工程专辑》(EE Times)中国版的专访。

20181010-ublox-Thomas-Seiler.jpg

u-blox首席执行官、市场营销及销售总裁Thomas Seiler

在公司2017年营收市场分布中,工业占据了第一的位置,而工业物联网也恰好是近两年的热门领域。u-blox对这一市场的发展如何看待?哪些应用会为公司带来发展机会?

Seiler:工业物联网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当前很多工业系统彼此独立,并没有实现互相连接,这意味着u-blox会有非常多的机会。对于工业市场而言,技术和产品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不但需要知道相关技术在哪里使用,如何使用,还需要保证它们的安全性、易用性和兼容性,因为工业领域涉及的都是极为重要的基础设施。

u-blox拥有的很多技术其实都能应用于工业物联网领域,比如短距离无线技术、5G/LTE蜂窝技术等,产品类型也非常丰富,完全能够满足客户多种多样的部署和运营需求。但单纯的机器对 机器(M2M)连接其实并不能满足工业物联网的需求,因为无线技术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和演进,要想让数十亿的设备连接在一起,技术必须要和物联网有着更高的适配性。

部署NB-IoT/eMTC网络是运营商首次全面针对物与物连接经营的尝试,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全球运营商的大力追捧。在您看来,为什么运营商会对部署NB-IoT/eMTC这样的低功耗广域网(LPWAN)如此积极?u-blox有没有和中国的运营商展开进一步的合作?

Seiler:NB-IoT对于物联网产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在中国也有着非常广泛的部署。之所以说它重要,是因为它能够以极低的功耗实现数以十亿计的物-物相连,实现了很多在过去很难想象的事情,比如智能计量、智能楼宇、智能城市、农业与环境,而且只需一颗电池就可以让终端设备运作多年,有时甚至超过十年,从而减少了对维护的需求。此外,良好的室内和地下信号渗透和广泛覆盖能力使得物联网可以应用于其他极具挑战性的地点,如地下室、地下深处或偏远地区。目前,u-blox的NB-IoT模块已经通过了中国电信的认证,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认证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目前人们所谈论的智能驾驶或是无人驾驶,更多集中在智能单车。有人将其描述为“短视”,意指只有全面导入V2V场景,才能真正表示智能驾驶时代的到来。您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V2V的引入是否意味着全面实现智能驾驶的难度被进一步放大?

Seiler:除了工业外,汽车也是u-blox的重点关注领域,智能汽车更是大家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其中也涉及到很多与自动驾驶相关的技术。我们当前正在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将这些不同的技术进行很好的整合,最新推出的高精准度定位解决方案F9技术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新平台中,我们将多频段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与航位推算法和高精准度算法结合,并兼容各种GNSS校正数据服务,实现了公分级的精确度水平,从而为下一代高精准度导航、增强现实(AR)和无人驾驶车辆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V2V应用中,车辆需要了解周边的环境状况和周边车辆的驾驶意图,需要大量道路基础设施的辅助,所以我们必须要能够提供非常稳健、非常强有力的无线蜂窝技术,才能够确保稳健的因特网连接。u-blox不久前推出的业内最小的V2X通信芯片UBX-P3,就可用于基于DSRC/802.11p标准的V2X无线通信。

当然,所有的车辆和基础设施连接都是自动化的,我们在保证它的功能性运作良好的前提下,还要确保它的安全性,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很好地遵守各项安全协议。

您认为u-blox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里?

Seiler:竞争是无处不在的。但u-blox每年会将销售收入的18%投入研发,确保能够持续创新以保持竞争优势,自动驾驶、LTE连接、智能调制解调器、安全、产品强健性、降低尺寸和成本是主要研发方向。同时,我们也拥有超强的技术支持能力,可以提供包括评估套件、评估软件、参考设计、制造商小区支持、技术支持团队在内的完整解决方案。

我们的竞争对手规模有大有小,对u-blox来说,无论是针对生命周期短暂的消费电子领域,还是工业和汽车这种长生命周期的产业,首先要确保产品质量的绝对出色。此外,提供不同技术间的整合,以及丰富的产品组合,也是有效应对客户需求的法宝,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喜欢采用模块化产品的原因所在。

另一方面,我们在产品中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尤其是在定位产品中。比如接收器如何去智能的获得数据?如何在信号比较弱的时候进行数据挖掘?…等,只不过没有刻意提出来。

本文为《电子工程专辑》十月刊杂志文章,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qrcode_EETCwechat_120.jpg

关注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请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
2024年全年,小米市值增加4440亿人民币,比亚迪市值增加2459亿人民币……
物理世界对智能的需求正在推动边缘设备支持复杂计算,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字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等。这增加了能源需求,而这些设备通常处于能源匮乏状态。因此,迫切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考虑制造这些设备的计算硬件以提高能源效率。
​​​​​​​本文探讨了当今最前沿的无线和物联网(IoT)技术,并预测了这些技术在未来50年的发展方向。
2024年,AI技术在移动设备、个人电脑和汽车智驾等领域飞速发展,成为多个领域中创新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作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与半导体市场,中国在“Feature+AI”的端侧应用中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展望2025年,中国半导体行业有望在端边侧AI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利扬芯片拟收购李玲、李瑞麟、封晓涛、贾艳雷、孙絮 研及李亮合计持有的国芯微 100%股权。最终收购价格需在完成尽职调查及审计、 评估程序后经协商确定,并在正式的转让协议中明确......
UWB技术的精准定位需要与支付系统的安全性相结合。此外,UWB无感支付需要解决多人同时通过闸机时的精准识别问题,以及防止插队和误扣费等情况。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作为功率半导体领域的创新领导者,Power Integrations(以下简称:PI)始终专注于前沿技术研发,持续为全球客户提供突破性解决方案。PI 在功率变换架构、电力电子驱动系统及汽车电子领域构建
千万级中标项目5个,百万级中标项目12个。文|新战略根据公开信息,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5年2月,国内发布35项中标公告,披露总金额超15527.01万元。(由新战略移动机器人全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得到有效抑制,而只对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差分电路的电路构型    上图是差分电路。    目标处理电压:是采集处理电压,比如在系统中像母线电压的采集处理,
在储能行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安富利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与广泛的市场影响力,荣获2025“北极星杯”储能影响力BMS/EMS供应商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安富利过往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在储能领域持续创新与
3月4日,中国商务部接连发布三则公告,对26家美国实体/企业采取不同的管制措施。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13号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
面板价格预测(3月)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面板研究中心《TrendForce 2025面板价格预测月度报告》最新调研数据:2025年3月,电视面板与显示器面板价格预期上涨,笔记本面板价格
新品EVAL-2ED3146MC12L–带辅助电源的6.5A双通道隔离栅极驱动器评估板EVAL-2ED3146MC12L评估板用于评估功率半桥电路中的2ED3146MC12L 6.5A隔离栅极驱动器I
                                                                                                
文|金融街老李奇瑞终于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了。其实,支持奇瑞汽车实现IPO,此前就已经被安徽省列在了汽车产业2025年重点工作的第38条,但正如奇瑞汽车一贯的低调作风,此次赴香港上市,奇瑞在资本市
Mar. 5, 2025 产业洞察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5G时代下的突破机会:论全球电信商FWA布局》报告指出,随着美国电信商T-Mobile、Verizon转移营运重心至拓展建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