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干式接触印刷系统,可将多个硅纳米线移植到软性的大面积基板上,从而开发出有效控制电子特性的高性能超薄电子层…

英国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干式接触印刷系统,能将多个硅纳米线移植于软性的大型基板上,从而开发出能够有效控制其电子特性的高性能超薄电子层。这为大规模使用软性和可弯曲的电子产品开启了新机会,包括物联网(IoT)和智能城市等应用。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教授Ravinder Dahiya在接受《EE Times》采访时指出,“单晶硅是一种硬脆的材料,一旦将它弯曲,就会裂开。因此,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客制、闭路接触式印刷系统,能够印刷多个100纳米(nm)硅纳米线接脚,在软性基板上形成电子层。这种电子材料能直接接触基板,因此是干式印刷而非湿式印刷。我们可以实现高产量的一致纳米线,在较大面积上产生均匀的响应。”

这项研究由Ravinder Dahiya主导的可弯曲电子与感测技术(Bendable Electronics and Sensing Technologies;BEST)研究小组进行,最新成果就发表在《微系统和纳米工程》(Microsystems and Nanoengineering)期刊。这一团队已经开发出许多创新技术,包括太阳能发电的软性“电子皮肤”,可用于打造义肢,以及可伸缩的健康传感器,用于监测用户汗水的pH值。
180814_ND_1_400.png
将硅纳米线用于大面积电子产品的一大挑战在于实现均匀的组件响应。较小尺寸的纳米线也增加了与整合有关的难度,特别是在非传统软性基板上打造大型电子产品。这些问题都需要新的方法来合成具有均匀长宽比的半导体纳米线,并以由其制成的电子层组合对准的纳米线,从而在大面积上打造出具有均匀响应的组件。

在其研究论文中,研究人员介绍如何使用硅晶和氧化锌来制造半导体纳米线,并将其印刷在软性基板上,用于开发电子组件和电路。在此过程中,他们发现这种方式能够产生均匀的硅纳米线——这些硅纳米线均以相同的方向排列,而不是像类似的氧化锌工艺一样随机的树枝状排列。

文中还描述了这种接触式印刷方法,包括如何从对齐的纳米线获得这种电子层,以及使用整体纳米线组合来开发组件。相较于基于单纳米线的组件,统计上来看,纳米线组合的尺寸变化更少得多,因此,基于多纳米线的组件在大面积上较具有可接受的响应均匀度。

该研究团队还进行了一连串的实验,使用他们在实验室中开发和制造的印刷组件,将导线印刷到软性的表面上。经过一连串的实验后,他们成功地找到压力和速度的最佳组合,能够有效地一次又一次地印刷纳米线。
180814_ND_2_400.png
Dahiya教授补充说:“这篇论文象征着迈向新一代软性和印刷电子产品的重要里程碑。为了让未来的电子设备融合更多的灵活性于其设计中,业界需要更节能高效的电子组件,使其能更经济实惠地在较大表面积上进行生产。”

“随着这一发展,我们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才达到这样的成果。”Dahiya说:“这种接触式印刷系统让我们能够可靠地制造具有高可重复性的软性电子组件,并朝着创造各种可弯曲、软性且可扭曲的新设备迈出令人振奋的一步。”

编译:Susan Hong

本文授权编译自EE Times,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qrcode_EETCwechat_120.jpg

关注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请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感兴趣
一种基于铥元素的拍瓦级(petawatt-class)铥激光器(thulium laser),有望大幅提升芯片制造效率,开启“超越EUV”的新时代。
这一创新技术使得AI能够自主发现全新的人造生命体,而无需繁琐的手工设计过程,标志着人工生命(Artificial Life, ALife)研究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里程碑。
目前受到脑机接口技术和伦理、安全等因素的制约,无论是各国科研院所还是企业,研究重点都侧重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但是作为脑机行业的风向标,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选择的却是植入式方案,哪种路线更具发展潜力?在具体应用上现状如何?又需要什么样的芯片来帮助脑机技术突破目前瓶颈?
“科学探索奖”自2018年设立以来,已成为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
他们首创了全前向智能光计算训练架构,并成功研制出“太极-Ⅱ”光芯片,这一成果标志着光计算系统在大规模神经网络的高效精准训练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前,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曾在多起案件中,公开批评苹果公司拒绝为执法部门解锁犯人手机,认为它们在面对执法需求时,应当优先考虑协助解锁犯罪分子的设备,协助执法机关打击犯罪,而非固守用户隐私原则。没想到,这次他成为了主角……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作为功率半导体领域的创新领导者,Power Integrations(以下简称:PI)始终专注于前沿技术研发,持续为全球客户提供突破性解决方案。PI 在功率变换架构、电力电子驱动系统及汽车电子领域构建
本文来源:物联网展行业变革:“位置即服务”正催生万亿级市场裂变数据洞察:2025年全球GNSS市场规模预计达6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8%,其中智能穿戴、资产追踪、工业安全三大场景贡献超50%。增量
引言 嘿,各位电动汽车的爱好者们!咱们今儿个就来聊聊电动汽车里那些“看不见,摸不着”,但又至关重要的零部件。要说电动汽车这玩意儿,那可真是科技含量满满,各种高精尖的技术都往里堆。但要让这些
国际电子商情讯,昨日(3月3日)晚间,TCL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以115.62亿元收购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A股市场又一起百亿并购2025年
Silicon Labs(芯科科技)宣布其MG26系列无线片上系统(SoC)现已通过芯科科技及其分销合作伙伴全面供货。作为业界迄今为止最先进、高性能的Matter和并发多协议解决方案,MG26 SoC
从上表可知,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40强PCB企业总营收约416.7亿美元,同比增长7.6%。其中,营收排名第一位的是臻鼎科技(36.05亿美元),排名第2~5位的分别是欣兴电子(26.85亿美元)、
新思科技与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基金会(SEMI 基金会)近日在新思科技总部宣布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MoU),携手推动半导体芯片设计领域的人才发展。据预测,到 2030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需要新增 10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SUBSCRIBE to USImage: SwitchBotSwitchBot价格实惠、可调节的智能窗帘终于问世了。SwitchBot窗帘(SwitchBot Roller Sha
新品EVAL-2ED3146MC12L–带辅助电源的6.5A双通道隔离栅极驱动器评估板EVAL-2ED3146MC12L评估板用于评估功率半桥电路中的2ED3146MC12L 6.5A隔离栅极驱动器I
    内容概要:目前,全球半导体、光电等电子信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转移,东亚、东南亚等地区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行业的主要市场和发展重心;同时由于我国医药卫生、半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