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如何设计并权衡无线充电发射机和接收机?

2018-04-23 22:00:06 赵明灿 阅读:
对于中国市场来讲,苹果和三星这两大厂商,基本上都有无线充电的手机,这覆盖了很大的市场。而发射机市场对于中国来说,是个很好的市场……
广告

无线充电目前主要有3个不同标准,但现在市场上有90%以上用的都是WPC Qi标准。市场发展到今天非常好,原因之一是苹果去年2月份就宣布,其iPhone 8/X将支持无线充电。第二,从发射端角度讲,汽车业现在对无线充电也非常感兴趣。今年大概有100多个车型会用前装无线充电器。而且现在Qi无线充电(接收端输出功率)最大可以达到15W,如果用这样大的功率来充电,手机电池按3000mAh来算的话,开车40分钟就可以把手机充满60%。因此,其相对于5W来讲,实用价值非常高。这也将进一步推动无线充电产业的发展。

那么,这些消息有没有数据来证明呢?据市场分析机构I.H.S预估,今年市场上无线充电接收器IC出货将达5亿片以上,市场相当可观。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今年采用无线充电的手机出货量已达2亿部,与该数据吻合。另外,对于中国市场来讲,苹果和三星这两大厂商,基本上都有无线充电的手机,这覆盖了很大的市场。而发射机市场对于中国来说,是个很好的市场——目前中国本土公司生产了很多Tx产品,包括15W、5W和苹果无线快充的产品。此外,上个月我们也了解到,小米和华为都宣布了带无线充电的旗舰手机以及配套的无线充电器。

这是日前在ASPENCORE旗下《电子工程专辑》、《EDN》和《国际电子商情》共同举办的“无线充电与快速充电技术论坛”上,笔者从IDT公司产品定义和系统应用高级总监Rui Liu博士的演讲中听到的有关无线充电的一个好消息。他的议题是“无线充电:发射机和接收机设计及权衡”,里面详述了各种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在设计发射机和接收机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参数,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干货满满,下面和大家分享。

三种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

电磁感应(WPC Qi标准)。电磁感应原理和变压器的差不多,即有初级线圈(Tx线圈)和次级线圈(Rx线圈),能量通过磁场从初级传到次级。“与变压器的唯一区别在于,它是通过空气耦合而不是磁性耦合过去的。”刘博士表示,“以前的电动牙刷插上去就可以充电,和这个道理差不多,只不过它磁芯是立体的,我们是平面的。”这个技术最关键的问题是耦合,从而把效率做得高。

由于是根据变压器原理实现的,所以它功率和频率不是太高,比如WPC标准的频率小于205kHz。另外在设计发射机时,还要考虑所卖地区的EMI和法规要求。

电磁共振(A4WP标准)。这个标准频率比较高,它是通过磁共振的方式实现的。“这种方式有点像收音机——需要有一个谐振电路,调到那个频率上才能收到音,调不到频率则收不到音。”刘博士介绍,磁共振接收端要调到它的工作频率6.78MHz,调不到这个频率则收不到电力。

A4WP的规范比较高大上:第一它可以一对多,第二它可以随便怎么放。另外,它的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通信也比较容易,是用BLE而不是用in-band来实现的。它的缺点是,采用比较大的线圈做到一对多,因此存在磁场没有被充分利用和能量饱和的情况——目前效率能做到50%就相当不错了(最高可以做到55%)。第二是成本高。“在座如果有做过DC/DC电源的话就知道,1M和6M开关电源的效率是完全不一样的,要做6.78M的效率就可想而知。”刘博士表示,“因为6.78M是个通信频段,有频段要求,精度要高。它必须要用晶振,避免干扰,所以成本比较高。另外,它的线圈比较大,有磁场(EMI)辐射。6.78M对人体有没有什么影响,目前还没有好的结论。”

电场耦合。目前,电场的产品还没有看到有,即使有,也是在极端特殊的情况下根据电场的原理来实现传输的。目前来看电场还没有大功率产品,也没有什么市场。

无线充电是怎样工作的?

第一要有发射机,要有直流电源,利用半桥产生一个方波。然后经过一个电感电容,从直流变成交流。一旦产生交流电流,它就会通过电感产生一个磁场——特别是WPC的Qi标准,就是采用磁场传输能量的。

第二,有了这个磁场以后,就必须有接收机来接收这个能量。交变磁场通过接收线圈时,就会使它产生一个交变电压。然后就需要用一个全桥(或半桥,全桥更多)去整流,产生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直流电压。一旦回路闭合,就会有电流传输。这就实现了无线充电。
002ednc20180423
“当然,发射端线圈下面的磁场不需要。下面如果有电路板或其他金属,会产生涡流损耗。同理,接收端上面的磁场在空气里,也不需要。因此,不需要磁场的地方,要想办法把它屏蔽掉。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线圈后面都加了一个隔磁吸波材料。”他补充。

此外,还需要对能量进行控制。能量的需求方是接收机。接收机需要发送一个信号,告诉发射机能量够不够。进而发射机加大或减少能量。通信可以用BLE,而现在WPC用的是ASK(In-Band),即调幅方式。调幅的频率是2kHz;100多kHz的功率经过载波、调幅,就可以把信号加进去。这样就成了完整的无线充电器。

确定线圈尺寸及距离

系统到这步是可以工作的,但我们还需要确定线圈尺寸以及距离。下图是发射线圈的磁场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看出,磁场密度集中在中间这一带。离发射机线圈越远,磁场强度越低。所以,要做一个效率比较高的发射机的话,Rx线圈和Tx线圈不能隔太远——目前Qi要求是在8mm以下,通常是4到5mm。第二,线圈越小效率越低。如果接收机的线圈能够把发射机的磁通全部包进去,那么效率就高。
003ednc20180423
由于是利用变压器的原理,因此其可以用变压器的互感原理来实现。要解决设计上的不稳定,可以通过以下互感公式来解决。
004ednc20180423
耦合系数k理想情况是0.2~0.8,变化范围比较大,越往中间耦合越好。线圈越小耦合越差。知道两个线圈的电感以及之间的互感,就能够计算出k值。

纵向、横向和角度位移对耦合系数的影响

下图中,左边是Rx和Tx线圈耦合示意。右边是耦合系数k与位移d之间的关系。未对准包括纵向、横向和角度三种情况。其中,纵向变化影响特别大;横向变化(比如在5~7mm以内)影响相对小一点。这个曲线也解释了,符合WPC的接收机(比如手机)放在充电板上,从中心外旁边挪5mm,对效率的影响不是太大;7mm就比较大了。“z的距离在5mm以内,xy/半径不超过5mm,效率就比较好。有多好呢?在5V输入、5V输出、5W的情况下,如果接收机的线圈交流电阻(ACR)做到120mΩ或150mΩ以下,那么效率可以做到78%~80%;如果是12V输入、12V输出,15W时,效率可以做到87%到88%。这很大情况下取决于接收机的线圈,也就是ACR。”刘博士谈道,为什么是接收线圈?因为WPC对发射机线圈要求非常高。要设计一个发射机,就必须按照它的参考设计来做。换句话说,就是在发射机设计上基本上没有多大的改动余地。而接收机线圈则没有太多规定。
005ednc20180423
下图中的绿色部分是比较好的曲线。纵轴是效率,横轴是线圈距离。当线圈大小比例或距离太大时,效率都会变差。
006ednc20180423
“我们基本上都是以Tx线圈作为标准,为什么?因为Tx线圈是受WPC控制的,你没有办法去改变线圈。你在做Qi认证的时候,你必须要告诉他,你用的是哪一个线圈,哪一个Tx参考设计。他会根据那个设计的标准,来检查你的Tx有没有通过。检查不通过,你就需要重新设计。”他强调说。

如果能够满足图中绿色部分以内的参数,那效率就可以做得比较好(70%以上)。

Qi的局限性在于不能离太远。“我在和客户以及同事讨论无线充电的时候,大家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就是认为我们的无线充电,应该是我把手机放在裤兜里,在我的屋里走就可以充电。这在Qi的标准里是实现不了的。但是现在有人在搞远距离无线充电研究。”他指出。

电能传输效率优化总结

下面总结一下,对于Qi标准,怎么样实现最大效率的电能传输。

1.Rx线圈一定不能离Tx线圈太远(控制在5mm以内是最佳状态)。

2.Rx线圈不要做到太小,而应尽量做到和Tx线圈差不多大(目前在手机里Rx线圈是做到直径35~54mm。线圈大的好处是很容易和Tx配对,缺点是成本相对较高)。

3.用一些对准方法,比如视觉(图像)、机械或磁铁(如可穿戴产品)。说到磁铁,有一点要注意:永久磁铁放在发射机中心,对发射损耗有不小影响,可以达到5~10%,因此推荐最好是用三个磁铁,放在线圈外面。

4.使用利兹线来尽可能降低线圈交流电阻。

5.设计合适的线圈增益(输出电压/输入电压)来维持最佳工作条件。

强调一点,发射机侧,在DC-DC甚至DC/AC时,有一个使能引脚用于实现自我保护。在接收机侧,整流是4个MOSFET(几百V),没有办法关掉,否则功耗太大。所以接收机自我保护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大功率(5W以上)、高电压(9V以上)的情况下。

Qi的通信采用的是2kHz/500μs幅移键控(ASK)。他强调说,无线充电是一个系统,有接收机和发射机,接收机是主控,发射机是从控。发射机需要接收机告诉它需要多大功率。因此,通信一定不能中断,否则就会出问题。要是接收机的自我保护再做不好,就会出现更大的问题。

ASK通信既可以用电压也可以用电流来反映。目前做得比较好的是通过电压、电流两路来反映,这样可以提高可靠性。

此外,为了方便用户(尤其是中小型用户)设计,IDT提供评估板,包括1~3W、5W和15W三种类型。同时,IDT也提供1~15W Turnkey参考设计,方便用户评估和实现各种无线充电应用。

本文授权编译自EDN China,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EETC wechat barcode


关注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请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赵明灿
电子技术设计(EDN China)资深技术分析师。
  • 拆解iPhone 16:除了看设计创新,还要破解“爆炸”阴谋论 iPhone 16系列一经发售,除了被拆解分析机构盯上,也因为近期的黎巴嫩寻呼机爆炸事件,被一些造谣者盯上。网上出现了大量“禁止携带苹果手机”的通知,正好多家机构日前对iPhone 16进行了拆解,我们借此文还看看里面有没有引爆装置……
  • 航空通用电子的百年经验,eVTOL能沿用多少? 至今,航空通用电子技术已经有超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它是eVTOL行业发展的基石,不仅关系到飞行器的性能和安全,也是推动eVTOL技术创新和商业化的关键因素。但毕竟就像油车和电车的区别,eVTOL采用的电驱动力,和传统燃油动力的飞行器有着本质区别,究竟这百年的经验,eVTOL能用到多少?又有哪些部分需要自己去摸索创新?
  • 氮化镓功率器件应用的大跨度拓展——从PD快充到户外储能 珠海镓未来科技有限公司(GaNext)CTO兼IEEE Fellow吴毅锋发表了“氮化镓功率器件应用的大跨度拓展——从PD快充到户外储能”的主题演讲。
  • 苹果回应iPhone 12电磁辐射超标:测试方法不同 苹果公司反驳了日前法国对iPhone 12电磁辐射超标的说法,并表示将与法国合作,以证明iPhone 12符合标准。苹果还表示,将向官方提供了内部和第三方实验室测试,以证明产品在合法范围内。中国也有机构对多款iPhone进行了电磁辐射测试,结果是……
  • EOS/ESD每个电子制造工程师都面临的问题,来听听老师傅怎么说(图文) ESD EOS问题如何解决,又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人机台和物料究竟哪个更容易发生问题。
  • ESD&EOS产品特性简析,帮你避开保护盲区 科技产品永远不缺天马行空的想象,设计师们脑洞大开,创造了各种既炫酷又实用的高科技电子产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有趣。因此,创新是电子行业经久不衰的长期逻辑根基,而这背后支撑创新的引擎的则是半导体产业的频繁迭代和工艺技术升级。
  • “一碰交互,共触未来”ITMA峰会盛大 目前,智能终端NFC功能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面对新场景新需求,ITMA多家成员单位一起联合推动iTAP(智能无感接近式协议)标准化项目,预计25年上半年发布1.0标准,通过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确保新技术产业应用。
  • 中科院微电子所在忆阻神经-模糊硬 中科院微电子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刘明院士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记忆交叉阵列的符号知识表示解决方案,首次实验演示并验证了忆阻神经-模糊硬件系统在无监督、有监督和迁移学习任务中的应用……
  • 直角照明轻触开关为复杂电子应用提 C&K Switches EITS系列直角照明轻触开关提供表面贴装 PIP 端子和标准通孔配置,为电信、数据中心和专业音频/视频设备等广泛应用提供创新的多功能解决方案。
  • 投身国产浪潮向上而行,英韧科技再获 投身国产浪潮向上而行,英韧科技再获“中国芯”认可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