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中国三维声标准确定在即,这家德国机构功不可没

2018-04-11 01:00:43 邵乐峰 阅读:
其实中国早在2016年5月就发布了《3D Audio技术需求草案》、《3D Audio测试方案草案》、《工作章程》以及《IPR政策草案》四份文件,准备推进3D Audio技术产业的发展,并计划于2018年4月完成3D Audio标准草案……
广告

为迎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高质量试听创作和供给,并为观众带来更加完美的沉浸式及交互式视听体验,工信部、广电总局将超高清电视产业列入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并明确指出:业界需要加快4K超高清电视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接收终端应支持三维声标准,将全新视听技术纳入智慧广电技术体系协同推进,并保障内容生产、分发传播、协同覆盖、智能终端、优质服务以及监测监管等各技术环节的一体化演进。

“沉浸式声音支持全新的叙述方式,是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引导客户的。”Fraunhofer IIS 中国区代表Toni Fiedler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尽管H.265和HE-AAC成为当前主流编解码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的眼光还要看的再远一些”,这就是Fraunhofer IIS三年前推出MPEG-H标准的初衷。

目前,MPEG-H电视音频系统已经被DVB标准采纳,并已成为ATSC 3.0数字电视标准中的正式音频标准。此外,韩国于2017年5月31日推出基于ATSC 3.0标准的超高清电视服务,这也是首个采用MPEG-H电视音频系统的常规广播电视服务。

广告

有关MPEG-H最新的消息来自于中国,在不久前结束的2018年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华表示,MPEG-H电视音频系统,被AVS 3D音频工作组推选为我国广电三维声音频候选解决方案之一,捷成世纪则作为制作+渲染标准草案提供方。

其实中国早在2016年5月就发布了《3D Audio技术需求草案》、《3D Audio测试方案草案》、《工作章程》以及《IPR政策草案》四份文件,准备推进3D Audio技术产业的发展,并计划于2018年4月完成3D Audio标准草案。而Fraunhofer IIS 自2015年起就积极参与到中国三维声标准的制动过程中,针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广电市场需求,Fraunhofer IIS结合自身在国际标准领域的实践经验,为中国市场推荐了MPEG-H电视音频系统。

“中国3D Audio标准的推出,将有效引领中国超高清音频产业发展,并带动消费电子终端产业发展。”Toni Fiedler表示,根据规划院的测试,MPEG-H的音频效率和质量均排名第一。而将MPEG-H融入到中国3D Audio标准之中,将有助于国内外节目交流互通,便于国际间节目直播转播工作,节目制作人员无需再为转码烦恼。

MPEG-H电视音频系统是专门为未来广播电视和流媒体设备而设计的,基于对象的音频系统能够带来沉浸式及互动式音频效果。通过MPEG-H,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调节混音并且显著提升声音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此外,MPEG-H还能够根据不同的设备和环境定制最佳的声音还放效果。

下图是Fraunhofer IIS与捷成世纪为中国3D音频标准定义的解码器。

20180410-3D-audio-2

Fraunhofer IIS的合作商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第一是设备厂商,一起开发电视台用的编解码设备;第二是电视制造商,比如三星等可以设置页面;第三是电视台,可以帮助工程师适用于下一代音频的内容。Toni Fiedler说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中国广电厂商利用好MPEG-H技术,Fraunhofer IIS不但可以向半导体厂商提供代码,使得他们能够生产出支持此种技术的芯片,还可以提供打包方案给厂商,使其能够不只实现超高清播放,同时也可向下兼容。此外,Fraunhofer IIS还提供测试和培训服务,以保证在原有功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实现新服务。

本文为《电子工程专辑》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链接

EETC wechat barcode


关注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请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微信公众号”。

邵乐峰
ASPENCORE 中国区首席分析师。
  • 去除示波器和数字化仪中的噪声和干扰 即使在最佳设计中,噪声和干扰也会悄然降低信噪比、掩盖所需信号并影响测量精度和可重复性。示波器和数字化仪等数字化仪器集成了多种功能,用于表征、测量和减少噪声对测量的影响。
  • 准备好耳塞了吗?让我们制造点噪声吧! 本文介绍了一些生成常见且有用的噪声类型的好方法,包括白色、粉色和褐色(可选)。核心组件是一个经过编程的MCU,用于生成原始白噪声,以及一个改进的滤波器,用于将白噪声转换为粉色噪声。
  • 罗姆:ESG理念下开启“Power Eco Family”创新征程 面对当下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资源枯竭、人口增长与少子高龄化等社会突出问题,罗姆不但适时提出“Electronics for the Future”愿景,还在2020年制定了新的企业经营愿景,专注于功率电子和模拟技术,助力客户实现产品“节能”和“小型化”,以解决社会课题,并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 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射频设计 人类的发明,即工程系统,依赖于物理学和数学基本原理,如麦克斯韦方程、量子力学和信息论等,以实现特定目标。然而,随着工程系统复杂性和规模迅速增长,其子组件的功能可能呈现出非线性特性,这使得基于第一原理的设计方法受到限制。
  • 安森美65纳米Treo平台,给模拟混合信号技术带来了什么? Treo是一个统一的、模块化的、可裁剪的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功能和应用,快速的提供本地智能化和计算功能,实现灵活配置,并显著提高终端应用的性能和精度。
  • 芯联集成拟全资持有芯联越州,作价58.97亿元收购剩余72.33%股权 按照芯联集成的说法,这次并购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芯联集成对芯联越州的控制力,并利用上市公司的技术、客户和资金优势,重点支持碳化硅、高压模拟IC等新兴业务的发展。
  • 赤池昌二先生升任TEL集团副总裁兼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 2025年无线连接的七大趋势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 4月必逛电子展!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 ASML公布2025年度股东大会议程,并提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 PI不断创新,为您提升效率和可靠性 作为功率半导体领域的创新领导者,Power Integrations(以下简称:PI)始终专注于前沿技术研发,持续为全球客户提供突破性解决方案。PI 在功率变换架构、电力电子驱动系统及汽车电子领域构建
  • 小米又一预研技术全球首发 小米宣布全球首发光学预研技术——小米模块光学系统,同时发布官方宣传视频。简单来说,该系统是一个磁吸式可拆卸镜头,采用定制M4/3传感器+全非球面镜组,带来完整一亿像素,等效35mm焦段,配备f/1.4
  • 披露金额超1.5亿元-2月AGV/AMR领域中标项目一览 千万级中标项目5个,百万级中标项目12个。文|新战略根据公开信息,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5年2月,国内发布35项中标公告,披露总金额超15527.01万元。(由新战略移动机器人全
  • 研报|台积电扩大对美投资至1650亿美元,预计最快2030年实现量产 Mar. 5, 2025 产业洞察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TSMC(台积电)近日宣布提高在美国的先进半导体制造投资,总金额达1650亿美元,若新增的三座厂区扩产进度顺利,预计最快20
  • 深创投出手!这家高精度定位厂商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本文来源:智能通信定位圈最新消息显示,全球领先的厘米级定位导航企业苏州天硕导航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天硕导航”)近期宣布获得数千万元级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目的是扩展业务、产品开发和团队建设,深创投作为本
  • UWB的跟随类市场,从小众逐渐扩大 本文来源:智能通信定位圈自动跟随类的产品属于比较酷炫功能的“黑科技”产品。要实现自动跟随的技术可以有很多,但是最常用的就是UWB,因为UWB定位精度高,现在的成本也在下降,手机中也开始逐渐普及UWB等
  • 低耗LED照明驱动电源ICU6116值得一选 UN低耗LED照明驱动电源IC U6116值得一选LED驱动电源在LED整灯成本中占比不小,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整灯企业希望能够降低LED驱动电源的成本,同时LED驱动电源的品质和性价比也成为主要焦
  • 再过几年,日本人或许只能购买中国电视机了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有多久没看电视了?对老局来说,最近这几年除了春晚和国庆阅兵,其他情况下,基本已经不会看电视了。当然了,连着PS5打游戏那是另外一回事。不过,虽然我们不怎么看电视了,但电视的市场却并
  • 脊髓伤患重获新生,XoMotion开启站立与舞动的可能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SUBSCRIBE to USXoMotion许多脊髓受伤的人都有惊心动魄的灾难经历:潜水事故、车祸、建筑工地灾难等。但Chloë Angus的故事却截然不同。2015年的一个晚上,
  • 优云科技:“边缘云+大数据”赋能 研发创新再加速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当下,海量数据不断涌现。传统云计算模式下,数据传输到远程云端处理,产生延迟、带宽压力,难以满足实时性和隐私需求。为应对挑战,边缘计算应运而生,将部分计算任务下沉到网络边缘,降低延迟、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