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发表“人工智能,怎样火下去”的文章,表示“AI技术被夸大,太多乘机炒作、骗取资本的人士,做大了潜在的泡沫。”另一家央级媒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栏目,再批人工智能的伪创新——不要像“炒作明星”一样炒作人工智能“创新”。
阿里巴巴前CEO卫哲,前段时间发文论断——就是今天的人工智能项目当中,存在大量的“伪人工智能”。伪人工智能比例可能高达 90%,或者 99%。
有媒体根据对中国以人工智能为驱动技术或业务的非上市公司的信息整理,其中,25.7%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成立于2015年,2017年截至10月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数量就与2015年整年相当。
表格数据来源:人工智能机器人联盟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在2015年以后成立的公司,超过了五成,这表明在过去三年中,人工智能确实是成为投资热点。而相关技术工程师的年薪起点就是50万起,也应证了资本为了抢人才是付出真金白银。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确实是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内,最大的应用创新点。在传统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走向成熟之际,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能给人们生活的改善,带来无数的想像空间。几乎所有的EDA/IP公司,半导体公司、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开发的公司,都在为之付出努力。
虽然中国的上市公司不少是蹭热度借机推高股价,就如华为发布业界第一颗人工智能的手机SoC麒麟970芯片时,国内所有做CPU、AP处理器甚至是传感器的厂商股价都出现涨停的现象。而相关的软件厂商例如科大讯飞这些,也在过去短短几个月内的股价大幅成长一倍,而这些上市公司的盈利几乎没有任何增长。毕竟除了智能音箱,人工智能的产品快速出货期还没有到来。
作为人工智能的龙头企业,美国特斯拉盈利也受到了投资者和分析机构的质疑,导致其在股票从今年的高位回调了超过两成,这也反应了美国投资者近期对于人工智能等领域企业的投资回归冷静。
对于媒体提出要防止人工智能投资过热,本人是分两层看。上市公司来炒作,蹭人工智能的热点来带高股价,散户们一定要看清。人工智能的技术是核心竞争力,不去投资研发沉下心的企业,肯定没有未来的机会。机构投资者或个人投资者,投钱支持有技术有人才的创新公司,给人工智能工程师发高薪,这是很理性的投资,值得肯定。
至于阿里巴巴前CEO卫哲关于人工智能99%是伪创新的观点,本人认为这个观点不是很客观。人工智能并不是指限于某一个特定领域,它和物联网IoT一样,任何都有可能。
亲爱的读者朋友,您对于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持什么观点?欢迎在文章下面发表评论。或是邮件联系本文作者mike.zhang@aspencore.com,私下交流您的观点。
本文为《电子工程专辑》原创,版权所有,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