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扫一扫”的开锁技术是否构成侵权,“摩拜”被告上了法庭。上海知识产权法院14日对原告胡某与被告摩拜(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拜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进行了宣判,判决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
原告胡某诉称,其于2013年6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一种电动车控制系统及其操作方法”的发明专利,于2016年5月获得授权,该专利至今有效。原告认为,摩拜单车车锁控制系统的技术特征与原告享有的发明专利权雷同,要求法院认定摩拜公司侵犯了自己的专利权,并赔偿人民币50万元。
原告有图为证:
原告方提供的技术原理PPT。
被告摩拜公司辩称,被控侵权产品摩拜单车锁控制系统并不侵犯涉案专利权利,不构成侵权。
被告也有图为证:
被告摩拜提供的PPT,认为原告不当扩大其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调查官参与断案,法院为何判摩拜胜诉?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一审判决摩拜胜诉,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
“这个案件审理上存在两个难点。”该案件主审法官商建刚分析。
第一是技术问题,涉案专利主题名称为“一种电动车控制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是否只能应用于电动车?用于自行车是否不构成侵权?技术领域的问题决定了被控侵权产品与涉案专利是否有比对的前提。从法律角度分析,这个问题关键就在于主题名称对专利权的限定作用。
第二是技术比对问题,涉案专利是两方交互,即车上的锁具与二维码,被控侵权产品是三方交互,即车上的锁具、手机、云端服务器。三方交互与两方交互是否就当然不等同?从技术分析,我们要界定电连接的技术方案,电连接是否包括无线连接就是审理重点。
为此,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在审理中,特别安排了技术调查官——周涛系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总工程师,参加合议庭的人民陪审员胡波系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在弄清技术的基础上再确认专利范围,上海知产法院认为,构成“二维码识别器”的四个组成部分“微型摄像头、图形解码器、存储器及二维码比对器”需集成在一起,且由于,说明书中未明确“电连接”的具体技术特征,鉴于本发明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阅读说明书对“电连接”的理解,电连接是指物理接触的电路连接,不包括无线通信信号连接。比较涉案专利技术特征与摩拜单车锁控制系统的相应结构,被控侵权摩拜单车锁控制系统缺少涉案专利权利要求1记载的“二维码识别器”“图形解码器……与二维码比对器电连接”的技术特征,也不构成等同。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认为,被告摩拜单车锁控制系统没有落入原告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不构成对涉案专利权的侵害。
从判决书来看,可以理解双方的技术方案是不同的。通俗一点的话来讲,原告的技术是将电动车的钥匙设计为二维码,通过电动车上安装的摄像头识别,如果二维码正确则可以开锁,本质上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通过无线通信信号连接。而被告的技术则是三方互动的技术方案,摩拜单车二维码是“单车身份证”,通过互联网连结消费者、云端服务器,获得解码权限。
商建刚表示,法院在该案审理中贯彻了两个原则,“一是平等保护原则,原告的专利有效,法律保护他的专利权;二是公平原则,我们比对了专利的技术方案和被告的技术方案,认为二者是不同技术路径,没有支持原告主张。发明创造的范围和被保护范围要一致,不能将不是你发明创造的纳入保护范围。”
原告:将会上诉;被告:已提交专利申请超200项
原告胡某今天没有到庭,在电话中他告诉东姐,因为台风原因,没能从温州赶到上海,“我觉得判决中有许多不当的地方,后面我会找个律师团队继续上诉。”胡某称,他做电动车控制器技术做了六七年,和家人一起开发了这项专利,不能忍受被他人据为己有。如果上诉仍判败诉,“就将专利公开,让公众来评评理,看摩拜有没有侵权。”
摩拜代理律师佘轶峰对审判结果很满意。摩拜公司给东姐发来一份文字材料,摩单车知识产权负责人梁健表示:“摩拜自公司十分重视科技自主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致力于持续改善用户体验、不断提升产品性能,截至目前,摩拜单车仅在物联网领域的研发投入即已超过30亿元,已经提交专利申请超过200项。摩拜拥抱任何公平的竞争和善意的合作、尊重任何公司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权利,但若摩拜遭遇不正当的诉讼,摩拜将通过法律手段坚决捍卫自身的权益。”
本文综合自中新网、海外网报道
关注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请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微信公众号”。